自动对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020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对位装置,是应用于网版印刷机上供网版与印刷物之间的对位使用,包含:一底座是设置在印刷台的下方,其中央设有一支撑座并连结于印刷台的底面,其上并设有至少三组取像装置如电荷耦合元件(CCD),且使其中两组取像装置设在底座的一侧而使其中一组取像装置设在底座的另一侧;一印刷台供可承载并定位印刷物,并配合上述各取像装置对应设有一透孔以及光源装置以使其光源可通过透孔向上照射;以及一自动移位机构是设置在印刷台上方,其上组设一网版,所述的自动移位机构可带动网版作X、Y、Y平面方向的移动。如此,使网版与印刷物可达成自动、迅速、准确对位的使用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版印刷机,尤指一种应用于网版印刷机上供网版与印刷 物之间的对位使用的自动对位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在网版印刷机的印刷物与网版的对位,是以人工方式调整印刷物与网 版的对位,并凭借人工以目测方式判定对位结果,而为了提高印刷精确效果, 则需要重复多次比对印刷位置才会符合印刷标准,如此以目测对位方式不仅速 度緩慢,也耗费较多人力以及生产成本,而且容易发生误判以致品质降低造成 损失。又为了提高印刷品质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一般是利用设置一个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 )取像装置在印刷台上方以供对位使用, CCD取像装置由印刷台上方向下方印刷台上的印刷物进行取像,并通过安幕显 示对位结果,再以人工方式做调整以及目测方式判定对位结果,其结果虽然可 些许提升印刷品质,但仍然无法满足现今需对位准确迅速,降低所需时间、人 工,并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印刷需求,而且设置在印刷台上方的 CCD取像装置与印刷头或操作人员之间常会产生位置以及操作空间上的冲突情 况;又上述的印刷情形通常将取像与印刷设计在二个不同位置区域,也就是印 刷物先在取像区域进行取像再移至印刷区域进行印刷,如此却会增加印刷时间 而造成生产效率降低的缺点。然而,随着工业进步网版印刷机已普遍在高科技产品的印刷上使用,对于 如何利用自动对位方式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现有网版印刷 机的对位方式无法或难以同时兼顾上述多重条件,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现有网版印 刷机的缺点而专利技术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位装置,在网版印刷机的印刷台上的 印刷物与网版可达成自动、迅速、准确对位的使用功效,进而提高印刷物的印 刷品质以及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对位装置,是应用于网版印刷机上的网版与印刷物的对位使用,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印刷台以及一自动移位机构,其中底座,设置在印刷台下方,其中央设有一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连结于印 刷台的底面,底座周缘上设有至少三组取像装置供取像使用,其中两组取像装 置设在底座的一侧,且其中一组取像装置设在底座的另 一侧;印刷台,其台面上供承载并定位印刷物,其并配合各取像装置对应设有一 透孔,所述的透孔内对应设置一透光件,又其底面周缘配合各取像装置分别对 应设有一光源装置,光源装置的光源可通过透孔向上照射;自动移位机构,设置在印刷台上方,其上组设一网版,并可带动网版作X、 Y、 Y平面方向的移动动作;所述的取像装置与电脑连接,并将取像所得到的资料传送给所述的电脑, 所述的电脑与自动移位机构连接,并能够驱动自动移位机构及其上的网版移动, 以使网版对位于印刷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在网版 印刷机的网版与印刷台上的印刷物可达成自动、迅速、准确对位的使用功效, 进而提高印刷物的印刷品质以及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以及印刷台的分解立体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移位机构与网版的分解立体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座的分解立体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的上升状态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的下降状态示意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取像装置向左移动的示意图7B是本专利技术的取像装置向右移动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自动对位装置l;网版10;靶标11;印刷物20;底座30; 支撑座31;取像装置32;移位机构33;气压缸331;滑动件332;升降机构34; 马达装置341;曲柄轴342;滑动座343;滑轨固定座344;顶版345;印刷台 40;透孔41;透光元件42;光源装置43;自动移位机构50;底座51;驱动装 置52;移载机构60。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加明确详实,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示,将本专利技术 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请参考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对位装置l,是应用于网版印刷机上 的网版10与印刷物20的对位使用,所述的自动对位装置1包含 一底座30、 一印刷台40以及一 自动移位机构50,其中,所述的底座30是设置在印刷台40 下方,其中央设有一支撑座31并连结于印刷台40的底面,其周缘上设有至少三 组取像装置32供取像使用,且使其中两组取像装置32设在底座30的一侧而使 其中一组取像装置32设在底座30的另一侧,以本实施例而言,所述的底座30 上设有五组取像装置32,且使其中两组取像装置32设在底座30的一侧而使其 中三组取像装置32以一对一方式设在底座30的另三侧;又所述的取像装置32 可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其进一步可配合设置 移位机构33,如图7A、 7B所示,所述的移位机构33包含一气压釭331以及一 滑动件332,凭借气压缸331的伸缩移动而驱动CCD取像装置32在滑动件332 上移动,以使所述的CCD取像装置32在底座30上作X或Y平面方向的移动(即 如图7A、图7B所示,CCD取像装置32在XY平面上作X轴方向移动或作Y 轴方向移动),以配合不同大小尺寸的印刷物20或印刷物20上的靶标作对位移 动。所述的支撑座31进一步可包含一升降机构34 (如图4~图6所示),所述 的升降才;L构34包含一马达装置341、 一曲柄轴342、 一滑动座343以及两个滑 轨固定座344,并可凭借一顶板345与印刷台40的底面对应结合,而所述的升 降机构34是利用马达装置341同步驱动曲柄轴342转动进而带动滑动座343在 两个滑轨固定座344中作向上移动(如图5所示)或向下移动(图6所示)。所述的印刷台40其台面上供可承载并定位印刷物20,配合CCD取像装置 32设有对应的透孔41,以本实施例而言,所述的印刷台40上配合五组CCD取像装置32对应设有五个透孔41,所述的透孔41内分别对应设置一透光件42, 所述的透光件42可由一般玻璃或水晶玻璃或压克力组成;所述的印刷台40的 底面周缘配合各CCD取像装置32 —对一对应设置一光源装置43,所述的光源 装置43是一 闪频的光源,所述的闪频光源为 一稳定光源以避免在取像时受到其 他光源或阴影的影响而发生错误的取像数据;所述的印刷台40的底面凭借升降 机构34而与底座30对应连结,并凭借升降机构34的向上或向下升降动作同步 带动印刷台40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的自动移位机构50是设置在印刷台40上方,其上组设一网版10,所 述的网版10上设有可与印刷物20的耙标一对一对应的靶标11,并凭借自动移 位^ L构50可带动网版IO作X、 Y、 Y平面方向的移动动作(即如图3所示, 在XY平面上作X轴方向移动、Y轴方向移动,以及XY平面上6角度的转动); 又所述的自动移位机构50的底座51上配合设有复数个呈X与Y平面方向的驱 动装置52,供可凭借复数个驱动装置52的作动以同步带动网版10作X、 Y、 Y 平面方向的移动(即如图3所示,在XY平面上作X轴方向移动、Y轴方向 移动,以及XY平面上6角度的转动),又所述的驱动装置52可为伺服马达或 步进马达。请参考图8所示,其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对位装置1配合网版印刷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对位装置,是应用于网版印刷机上的网版与印刷物的对位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印刷台以及一自动移位机构,其中:    底座,设置在印刷台下方,其中央设有一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连结于印刷台的底面,底座周缘上设有至少三组取像装置供取像使用,其中两组取像装置设在底座的一侧,且其中一组取像装置设在底座的另一侧;    印刷台,其台面上供承载并定位印刷物,其并配合各取像装置对应设有一透孔,所述的透孔内对应设置一透光件,又其底面周缘配合各取像装置分别对应设有一光源装置,光源装置的光源可通过透孔向上照射;    自动移位机构,设置在印刷台上方,其上组设一网版,并可带动网版作X、Y、Y平面方向的移动动作;    所述的取像装置与电脑连接,并将取像所得到的资料传送给所述的电脑,所述的电脑与自动移位机构连接,并能够驱动自动移位机构及其上的网版移动,以使网版对位于印刷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钦
申请(专利权)人:东远精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