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出特性优异的全固体电池和可构成前述全固体电池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实用化等,越来越需要小型、轻量且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
2、目前,在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锂二次电池、尤其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正极活性物质使用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等含锂复合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石墨等,作为非水电解质,使用含有有机溶剂和锂盐的有机电解液。
3、而且,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应用设备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进一步长寿命化、高容量化、高能量密度化等各种特性的提高。
4、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性提高方面,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改良例等,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将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平均粒径相对于由根据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得到的平均粒径之比设为特定值以下的、含有镍的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
5、此外,锂离子二次电池也要求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但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的有机电解液含有作为可燃性物质的有机溶剂,因此电池中发生短路等异常情况时,存在有机电解液异常发热的可能性。此外,伴随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和有机电解液有机溶剂量增加的倾向,进一步要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在以上那样的情况下,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全固体型锂二次电池(全固体电池)备受关注。全固体电池是利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固体电解质的成型体来代替以往的有机溶剂系电解质的电池
7、全固体电池中也尝试了活性物质的改良。例如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使用比表面积与电容满足特定关系的物质而提高全固体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的容量的技术,此外,专利文献3中,进行了通过使用以钛酸锂作为活性物质的电池,使得活性物质与固体电解质粒子的接触良好,从而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的尝试,所述钛酸锂具有特定的比表面积且将平均粒径进行了调整以使得与固体电解质粒子的平均粒径具有特定关系。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8445号公报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87876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436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目前,全固体电池的应用领域在快速扩大,例如从在要求以大电流值放电的用途中的应用方面出发,要求提高输出特性以能够应付这种需求。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输出特性优异的全固体电池和可构成前述全固体电池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5、本专利技术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的特征在于,具有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固体电解质和导电助剂的负极合剂的成型体,作为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一次粒径dp与粒径d50之比dp/d50大于0.6且比表面积为2m2/g以上的锂钛氧化物粒子。
6、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全固体电池的特征在于,具有正极、负极和存在于前述正极与前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作为前述负极,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
7、专利技术效果
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输出特性优异的全固体电池和可构成前述全固体电池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体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其为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所述固体电解质为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所述固体电解质为硫银锗矿系的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
4.一种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正极、负极和存在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作为所述负极,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固体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其为全固体电池中使用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所述固体电解质为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体电池用负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一挥,佐藤优太,西村政辉,上剃春树,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