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936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15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尼龙区、涤纶区、氨纶纤维线,涤纶区位于尼龙区的一侧,尼龙区包括立体叉单元、连线单元,立体叉单元设有相互错开的四组叉条,叉条与叉条设有夹角,连线单元包括直接线、第一弧接线,直接线连接于多组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叉条的端部,第一弧接线连接于多组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叉条的端部,氨纶纤维线绕设于第一弧接线与涤纶区之间,优点为,由于立体叉单元的设置,使得涤纶面料具有多向的弹性且不拘限于一平面上,第一弧接线使得相邻组的立体叉单元具有双层连接,当尼龙区受拉而导致直接线失去弹性作用时,第一弧接线能够承继的对尼龙区起到弹性作用,提升尼龙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是一种弹性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1、弹性涤纶面料是一种采用涤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面料,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轻盈、耐磨、不易皱、易清洗等特点,弹性涤纶面料广泛应用于婚礼服装、运动服、瑜伽服、休闲装等,因为这些服装需要具备舒适性和弹性,能够跟随身体的运动而不影响活动,但是现有的弹性涤纶通常使涤纶具有一定的结构形状,从而使得涤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弹性的性能,但是现有的具有弹性的涤纶面料,通常包括层状的涤纶区、层状的尼龙区、氨纶纤维线,涤纶区与尼龙区上下设置,涤纶区包括多组方形的第一形变单元,尼龙区包括多组菱形的第二形变单元,氨纶纤维线自第二形变单元的端角朝向所述第一形变单元的端角绕设,当尼龙区正投影在所述涤纶区上时,第一形变单元与第二形变单元呈错开设置,上述的尼龙区中,其尼龙区的结构为平面设置,导致尼龙区只在尼龙区所处的平面中具备弹性,而涤纶面料在现实使用中,其受力方向是多个方向的,不限于只在同个平面内,所以当受到非尼龙区所处的平面的作用力时,上述文件中公开的尼龙区所发挥的弹性作用较小,进而使得涤纶面料的弹性较小;

2、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对涤纶面料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现有的尼龙层的结构为近似平面设置,而使得尼龙层只在尼龙层所处的平面中具备弹性,导致涤纶面料在现实使用中,涤纶面料的弹性较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弹性涤纶面料。

2、技术提供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尼龙区、涤纶区、用于连接所述涤纶区与所述尼龙区的氨纶纤维线,所述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一侧,所述尼龙区包括立体叉单元、用于连接所述立体叉单元与所述立体叉单元的连线单元,所述立体叉单元设有相互错开的四组叉条,四组所述叉条的端部为异面设置,所述叉条与所述叉条设有夹角,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直接线、第一弧接线,所述直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所述叉条的端部,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所述叉条的端部,所述氨纶纤维线绕设于所述第一弧接线与所述涤纶区之间。

4、其中,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第二弧接线,所述第二弧接线竖向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的端部之间。

5、其中,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第三弧接线,所述尼龙区分为上平层、中平层、下平层,所述上平层、所述下平层分别位于所述中平层的两侧,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二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中平层,所述第三弧接线连接于所述中平层的同组所述连线单元的两所述叉条。

6、其中,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一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上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位于所述上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之间。

7、其中,所述第一弧接线为多组设置,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一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下平层,另一组所述第一弧接线位于所述下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之间。

8、其中,在所述中平层上,同组所述立体叉单元在两所述叉条之间的夹角为90度。

9、其中,朝向位于所述上平层的所述叉条与朝向位于所述下平层的所述叉条之间的夹角为90度。

10、其中,所述涤纶区设有多组缠绕孔,所述直接线与所述第一弧接线间隔设置,所述缠绕孔与所述间隔贯通设置,所述氨纶纤维线穿过所述间隔与所述缠绕孔而使所述涤纶区与所述尼龙区缠接。

11、其中,所述涤纶区包括第一涤纶区、第二涤纶区,所述第一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上侧,所述第二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下侧。

12、其中,还包括亲肤层、防水层、第一胶层、第二胶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第一涤纶区的上侧,所述第一胶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第一涤纶区之间,所述亲肤层位于所述第二涤纶区的下侧,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亲肤层与所述第二涤纶区之间。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直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立体叉单元之间且连接于叉条的端部,使得相邻组的立体叉单元互相连接,由于立体叉单元的设置,使得涤纶面料具有多向的弹性且不拘限于一平面上,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立体叉单元之间且连接于叉条的端部,使得相邻组的立体叉单元具有双层连接,当尼龙区受拉而导致直接线失去弹性作用时,第一弧接线能够承继的而对尼龙区起到弹性作用,降低尼龙区失去弹性作用的风险,提升尼龙区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尼龙区、涤纶区、用于连接所述涤纶区与所述尼龙区的氨纶纤维线,所述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一侧,所述尼龙区包括立体叉单元、用于连接所述立体叉单元与所述立体叉单元的连线单元,所述立体叉单元设有相互错开的四组叉条,四组所述叉条的端部为异面设置,所述叉条与所述叉条设有夹角,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直接线、第一弧接线,所述直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所述叉条的端部,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所述叉条的端部,所述氨纶纤维线绕设于所述第一弧接线与所述涤纶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第二弧接线,所述第二弧接线竖向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第三弧接线,所述尼龙区分为上平层、中平层、下平层,所述上平层、所述下平层分别位于所述中平层的两侧,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二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中平层,所述第三弧接线连接于所述中平层的同组所述连线单元的两所述叉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一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上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位于所述上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接线为多组设置,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一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下平层,另一组所述第一弧接线位于所述下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平层上,同组所述立体叉单元在两所述叉条之间的夹角为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朝向位于所述上平层的所述叉条与朝向位于所述下平层的所述叉条之间的夹角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区设有多组缠绕孔,所述直接线与所述第一弧接线间隔设置,所述缠绕孔与所述间隔贯通设置,所述氨纶纤维线穿过所述间隔与所述缠绕孔而使所述涤纶区与所述尼龙区缠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区包括第一涤纶区、第二涤纶区,所述第一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上侧,所述第二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亲肤层、防水层、第一胶层、第二胶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第一涤纶区的上侧,所述第一胶层位于所述防水层与所述第一涤纶区之间,所述亲肤层位于所述第二涤纶区的下侧,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亲肤层与所述第二涤纶区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尼龙区、涤纶区、用于连接所述涤纶区与所述尼龙区的氨纶纤维线,所述涤纶区位于所述尼龙区的一侧,所述尼龙区包括立体叉单元、用于连接所述立体叉单元与所述立体叉单元的连线单元,所述立体叉单元设有相互错开的四组叉条,四组所述叉条的端部为异面设置,所述叉条与所述叉条设有夹角,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直接线、第一弧接线,所述直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所述叉条的端部,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且连接于所述叉条的端部,所述氨纶纤维线绕设于所述第一弧接线与所述涤纶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第二弧接线,所述第二弧接线竖向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单元包括第三弧接线,所述尼龙区分为上平层、中平层、下平层,所述上平层、所述下平层分别位于所述中平层的两侧,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二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中平层,所述第三弧接线连接于所述中平层的同组所述连线单元的两所述叉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叉单元的其一组所述叉条位于所述上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位于所述上平层,所述第一弧接线连接于相邻组的所述立体叉单元的所述叉条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健鹏张晖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色婚纱礼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