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散热器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咬边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与汽车制造相关的主机、配件等也在迅猛发展。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持发动机在一个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防止发动机过热导致损坏。
2、现有的散热器在制造时,需要对水室和散热器芯体进行咬边处理,咬边工艺是将水室和散热器芯体放入咬边模具内,通过夹具带动咬齿块移动而夹紧散热器芯体的主片侧边,以使主片侧边形成夹紧水室的弯卷,再通过上模下压咬齿块而对上翘的弯卷下压,以完成水室和散热器芯体的咬边。
3、但是,现有水室连接的进水口、出水口和安装卡扣同时集中在局部,或水室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长度过大,此时,为了避让水室的进水口、出水口等结构,咬齿块需要水平向外延伸,上模对咬齿块的下压点位置也需向外挪动,导致上模的下压点位置和咬齿块对散热器主片咬边之间的距离增加,为了防止咬齿块断裂,咬齿块的厚度需要增加,导致咬边模具的内部结构也要相应进行改进,咬边模具的结构改动大,需要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咬边模具,以解决现有咬边模具为了避让水室的进水口、出水口和安装卡扣,防止咬齿块断裂而增加咬齿块厚度,导致咬边模具的内部结构需要进行改动,且结构改动大,咬边模具需要重新设计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咬边模具,具有两两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上下方向,包括:
4、
5、下模,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所述下模连接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
6、咬齿结构,所述咬齿结构包括有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压紧翘板和咬齿翘板,所述压紧翘板和所述第一支座铰接,所述咬齿翘板和所述第二支座铰接,所述压紧翘板的铰接轴线和所述咬齿翘板的铰接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压紧翘板包括有下压端和第一抵接端,所述咬齿翘板包括有第二抵接端和咬合端,所述第一抵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抵接端的下方,所述压紧件和所述下压端上下对应,且所述压紧件能向下抵压于所述下压端,以使所述第一抵接端向上摆动并抵接所述第二抵接端,令所述咬合端向下摆动。
7、本技术至少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上模连接有压紧件,当上模向下滑移并靠近下模时,压紧件向下抵接压紧翘板的下压端。
8、压紧翘板通过铰接的第一支座相对下模转动,咬齿翘板通过铰接的第二支座相对下模转动,由于压紧件和下压端上下对应,压紧件向下抵接下压端,压紧翘板通过杠杆原理以其自身的铰接轴线为转轴,下压端被带动向下摆动,此时第一抵接端被带动向上摆动,由于第一抵接端位于第二抵接端的下方,咬齿翘板通过杠杆原理以自身的铰接轴线为转轴,因此,向上摆动的第一抵接端抵接咬齿翘板的第二抵接端并带动第二抵接端向上摆动,以使咬合端向下摆动,以将上翘的弯卷边沿下压至咬合贴紧水室,完成散热器芯体和水室的咬边操作。
9、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压紧翘板和咬齿翘板形成的咬齿结构可令压紧件对咬齿结构的下压位置沿第二方向向外挪动,以避让水室的进水口、出水口及安装卡扣等结构。同时,压紧翘板和咬齿翘板将压紧件对咬齿结构的长力臂分成两个短力臂,避免出现咬齿结构断裂而增加咬齿结构的厚度,散热器咬边模具的内部结构需要根据咬齿结构增加的厚度进行相应调节和改进,导致散热器咬边模具需要重新设计才能投入使用的问题。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沿第二方向滑移连接有平移装置,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架设连接于所述平移装置。
11、通过上述设置,压紧翘板和咬齿翘板分别通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连接于平移装置上,在进行咬边操作时,平移装置可沿第二方向相对下模平移并靠近散热器芯体,以使咬合端水平滑移抵接散热器芯体,以将散热器芯体形成初步咬合水室的弯卷。平移装置还可相对下模水平滑移并远离散热器芯体,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咬合完成的散热器芯体和水室。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件向下抵接所述平移装置时,所述平移装置相对所述下模水平滑移,以驱动所述咬合端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散热器芯体,以夹弯散热器芯体以咬合水室。
13、通过上述设置,当限位件随上模下移,限位件抵接并驱动平移装置沿第二方向滑移,以令与平移装置连接的咬合端也沿第二方向移动,且靠近并夹弯散热器芯体,以使散热器芯体形成用于咬合水室的弯卷,令弯卷的形成更加省力、精准且智能化。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座包括有第一转轴和第一支柱,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压紧翘板,所述第一支柱的下端和所述平移装置连接。
15、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支柱和平移装置连接,即第一支柱和平移装置相对固定,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穿设第一支柱和压紧翘板,即压紧翘板的铰接轴线为第一转轴,以使压紧翘板的下压端和第一抵接端以第一转轴为支点相对转动,实现压紧翘板与平移装置和下模的铰接。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平移装置的抵接面分别为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朝向所述下模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竖直延伸于所述第一支柱远离所述第一抵接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柱朝向所述上模的一端延伸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平行。
17、通过上述设置,当限位件下移时,限位件的第一斜面和第一支柱的第二斜面相抵接,以将限位件的下移运动转化为平移装置沿第二方向的水平移动,当下移的限位件的第一抵接面与第一支柱和平移装置的第二抵接面相抵接时,平移装置和下模相对固定,咬合端已将散热器芯体咬合成弯卷。第二抵接面延伸至第一支柱,第二斜面设于第一支柱,可避免平移装置的厚度增加,导致散热器咬边模具的内部结构需要重新进行设计调整。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平移装置均设有两组且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咬齿结构设有两组且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
19、通过上述设置,两组对称的咬齿结构分别通过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支座和两组第二支座连接于两组平移装置上。当限位件下移时,沿第二方向对称的两组咬合端互相靠近并同时从第二方向的两侧抵接散热器芯体,以使散热器芯体的两侧均形成咬合水室的弯卷,当压紧件随上模下移时,对称的两组咬合端同时转动下压将两侧的弯卷上翘压紧贴合至水室,稳固完成散热器芯体和水室的咬边操作。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设有用于卡接散热器芯体的定位槽,所述咬合端通过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平移装置驱动至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21、通过上述设置,散热器芯体在送入散热器咬边模具时,散热器芯体可卡接于定位槽内,以对散热器芯体咬合水室的一端进行定位,避免咬合端对散热器芯体的咬合位置发生偏移。当限位件抵接平移装置时,咬合端被移动至定位槽的上方以对定位槽上的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咬边模具,具有两两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上下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沿第二方向滑移连接有平移装置,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架设连接于所述平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件向下抵接所述平移装置时,所述平移装置相对所述下模水平滑移,以驱动所述咬合端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散热器芯体,以夹弯散热器芯体以咬合水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包括有第一转轴和第一支柱,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压紧翘板,所述第一支柱的下端和所述平移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平移装置的抵接面分别为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朝向所述下模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竖直延伸于所述第一支柱远离所述第一抵接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柱朝向所述上模的一端延伸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平移装置均设有两组且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咬齿结构设有两组且沿第二方向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有用于卡接散热器芯体的定位槽,所述咬合端通过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平移装置驱动至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端朝向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咬合散热器芯体的咬合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连接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包括有用于抵接水室的按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导向套,所述下模连接有上下延伸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滑移穿设于所述导向套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咬边模具,具有两两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上下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沿第二方向滑移连接有平移装置,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架设连接于所述平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当所述限位件向下抵接所述平移装置时,所述平移装置相对所述下模水平滑移,以驱动所述咬合端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散热器芯体,以夹弯散热器芯体以咬合水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包括有第一转轴和第一支柱,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压紧翘板,所述第一支柱的下端和所述平移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咬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平移装置的抵接面分别为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朝向所述下模的一端延伸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竖直延伸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庆,罗沛强,植活,冯运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同巨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