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全地形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910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13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驱动系统以及车用电池系统,所述行走组件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驱动系统被所述车架支撑,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组件运动。车用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液冷模组、电池管理模组以及多组电池模组。由于多个电芯单元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电池壳体的底面,以使得多个横置的电芯单元封装之后的整体高度小于电芯单元的轴向高度,优化整体结构布局,从而降低了车用电池系统对于全地形车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ruv(recreational utility vehicle)是一种多功能全地形车,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通常应用于沙滩、河床、林道、溪流、沙漠等恶劣的地形环境中。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全地形车使用电能代替汽油、柴油等化学能作为主要能源。

2、在一些特殊的地形环境中,全地形车具有超高功率的放电需求。此处的超高功率,是指在一些极限的越野环境中,全地形车为了脱困或爬升而需要对车轮提供超过电池额定功率的输出功率。然而,相关技术手段中的全地形车通常搭载动力电池,其本身的额定功率无法满足全地形车超高功率的放电需求。为了达到全地形车的功率需求,相关技术一般采用较大的增程器来弥补动力电池放电功率的不足的问题。然而,由于动力电池以及增程器长时间大功率放电,对热管理的要求非常高。一般采用电芯之间加导热铝板、模组双侧液冷或者三侧液冷的方式进行散热,结构复杂冗余,占用空间,不利于电池及整车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车用电池系统对于全地形车的空间占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驱动系统以及车用电池系统,行走组件连接于所述车架,驱动系统被所述车架支撑,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组件运动。所述车用电池系统安装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驱动系统以输出电能。所述车用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多组电池模组以及电池管理模组,所述电池壳体被所述车架支撑,所述电池壳体具有容置腔且所述电池壳体设置有高压接头与低压接头。所述多组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高压接头连接所述多组电池模组,以用于通过所述高压接头向所述驱动系统输出电能;每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电池管理模组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低压接头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组,以向所述电池管理模组传递控制信号;所述电池管理模组电性连接所述多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管理模组接收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多组电池模组输出电能。所述电芯单元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底面;所述车用电池系统还包括液冷模组,所述液冷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多组电池模组的一侧,所述液冷模组连接所述电芯单元的侧面。

3、上述实施例中,车用电池系统安装于车架,以使得全地形车能够通过车用电池系统连接驱动系统以输出电能,从而通过驱动系统驱动车架运动。电池壳体的侧壁设置高压接头与低压接头,低压接头连接电池管理模组并向电池管理模组传递控制信号,电池管理模组接收此控制信号并控制多组电池模组输出电能,多组电池模组通过高压接头向驱动系统提供电能,从而驱动全地形车运动。由于多个电芯单元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电池壳体的底面,以使得多个横置的电芯单元封装好之后的整体高度小于电芯单元的轴向高度,从而在提高电池模组能量密度的情况下降低电池模组的整体高度。同时,相比于液冷模组连接电芯单元的端面,液冷模组连接电芯单元的侧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对于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更好。液冷模组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位于多组电池模组的一侧,由于液冷模组的单侧散热效果好,从而减少了电池模组另一侧的散热设计,优化整体结构布局,精简了结构,进一步降低了车用电池系统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了车用电池系统对于全地形车的空间占用,有利于电池及整车轻量化。

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车用电池系统还包括采样线束模组和汇流排,采样线束模组和汇流排均安装于容置腔内;电池管理模组与低压接头通过采样线束模组电性连接,高压接头与多组电池模组通过汇流排电性连接。

5、上述实施例中,全地形车的控制信号通过低压接头输入,并通过采样线束模组传递至电池管理模组,采样线束模组能够从多组电池模组以及电池管理模组之间的间隙通过,提高车用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多组电池模组的电能通过汇流排从高压接头输出,汇流排的电荷承载能力强,从而保证电能输出稳定。

6、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液冷模组包括液冷板、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液冷板横向延伸设置于容置腔底部,多组电芯单元横向设置于液冷板上表面;液冷板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液冷流道,液冷流道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液冷流道轴对称设置,且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均位于液冷流道的对称轴上,进液管连通进液口,出液管连通出液口。

7、上述实施例中,液冷流道轴对称设置,且液冷模组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均位于液冷流道的对称轴上,以使得液冷流道中的冷却介质从液冷流道的对称轴位置流入并从液冷流道的对称轴位置流出,多组电芯单元横向设置于液冷板的上表面,位于液冷流道对称轴两侧的电池模组独立散热,从而改善多组电池模组的热量单侧累积问题。

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进液口设置于液冷板的对称中心。

9、上述实施例中,多组电池模组的中心位置由于四周封闭,热量容易产生累积,通过将进液口设置于液冷板的中心位置,以使得温度最低的冷却介质首先通过冷凝板的中心,通过将多组电池模组贴合于液冷板,从而将多组电池模组中心位置的热量首先通过冷却介质进行吸收,从而改善多组电池模组的中心热量累积问题。

10、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包覆多个电芯单元的包覆壳,包覆壳具有封口面,相邻两组电池模组的封口面朝向相反。

1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相邻两组电池模组的封口面朝向相反,以使得在电芯单元热失控的过程中,不同电池模组中电芯单元的喷射物朝向不同,以使得整个车用电池系统的热量分布均匀,且降低各个电池模组由于热失控带来的相互影响,从而降低温度叠加对于整个车用电池系统的危害。

12、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体包括下壳和上盖,容置腔形成于下壳和上盖之间,下壳固定至车架,上盖可拆卸地设置于下壳。

13、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壳体设置为上盖和下壳,以使得车用电池系统的装配更加方便,且下壳固定至全地形车的车架,下壳起到承载作用,并在全地形车行驶过程中对多组电池模组进行保护。上盖可拆卸设置于下壳,以使得整个车用电池系统在检修以及维护过程中更加方便。

1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上盖的内表面具有耐热防火层,液冷模组设置于下壳内表面。

15、上述实施例中,上盖的内表面具有耐热防火层,从而对上盖的内表面进行热失控的防护,减少了电池模组的上部包覆材料,整个车用电池系统的热量由设置于下壳内表面的液冷模组进行吸收,从而降低车用电池系统的整体高度。

16、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之间具有间隙槽,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至少部分地伸入间隙槽内,全地形车的传动主轴沿避让槽延伸。

17、上述实施例中,全地形车的传动主轴沿避让槽延伸,上盖外表面设置的避让槽至少部分地伸入间隙槽内,由于间隙槽位于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之间,因此避让槽不会对电池模组本身的高度空间进行侵占,同时利用了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槽,提高车用电池系统的结构紧凑性。

1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单元采用三元锂离子电芯,电池模组中包括12n组串联的电芯模块,每组电芯模块包括n组并联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池系统还包括采样线束模组和汇流排,所述采样线束模组和所述汇流排均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池管理模组与所述低压接头通过所述采样线束模组电性连接,所述高压接头与所述多组电池模组通过所述汇流排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组包括液冷板、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液冷板横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底部,多组所述电芯单元横向设置于所述液冷板上表面;所述液冷板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液冷流道轴对称设置,且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均位于所述液冷流道的对称轴上,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对称中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包覆所述多个电芯单元的包覆壳,所述包覆壳具有封口面,相邻两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封口面朝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下壳和上盖,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下壳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下壳固定至所述车架,所述上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下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表面具有耐热防火层,所述液冷模组设置于所述下壳内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具有间隙槽,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间隙槽内,所述全地形车的传动主轴沿所述避让槽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采用三元锂离子电芯,所述电池模组中包括12N组串联的电芯模块,每组所述电芯模块包括N组并联的所述电芯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池系统还包括导热结构胶,所述导热结构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电池系统还包括采样线束模组和汇流排,所述采样线束模组和所述汇流排均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池管理模组与所述低压接头通过所述采样线束模组电性连接,所述高压接头与所述多组电池模组通过所述汇流排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模组包括液冷板、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液冷板横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底部,多组所述电芯单元横向设置于所述液冷板上表面;所述液冷板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液冷流道,所述液冷流道具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液冷流道轴对称设置,且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均位于所述液冷流道的对称轴上,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液冷板的对称中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包覆所述多个电芯单元的包覆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华张明环李鑫娟叶天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