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边坡工程支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及支护空间狭小、对安全等级要求更高、对变形控制更严格的永久性建筑边坡支护工程中。
技术介绍
1、常用于建筑边坡支挡加固的结构有: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土墙、加筋土式挡土墙、桩板式挡墙、锚杆格构挡墙等。这些支挡结构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且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计算模型和实践经验。但同时,这些传统支挡结构同样具备诸多缺点:要么圬工体积更大、对工作面要求更高;要么对机械化施工的依赖性更强、造价更高;要么施工工序复杂,不便于快速施工等。这就导致在很多工况下,特别是当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空间及支护空间狭小时,传统支挡结构无法实施。
2、微型桩一般是指桩径约70~300mm的小直径钻孔桩,具备施工简便、桩位布置灵活、施工速度快、对施工场地的适应性强、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但是微型桩又由于单桩长细比大、刚度较小,导致其在对安全等级要求更高、对变形控制更严格的永久性建筑边坡支护工程领域鲜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3、基于以上原因,亟需开发一种新型支挡结构,既能摒弃传统支挡的缺点,又能充分发挥微型桩支护的优势,使其能够应用在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空间及支护空间狭小、且对安全等级要求更高、对变形控制更严格的永久性建筑边坡支护工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支挡在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空间及支护空间狭小而无法实施,且微型桩鲜有成功应用在永久性建筑边坡支护工程的问题。为此,本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锚杆和圬工体;其中,所述支护桩为由多根微型桩按照一定间距集约式密排布置形成的微型群桩,且多根支护桩按一定间距沿坡体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圬工体包括冠梁、现浇钢筋砼面板和腰梁,所述冠梁设于支护桩的桩顶,将所有支护桩连接成整体,所述腰梁设于最外排支护桩外侧,多根所述锚杆按照一定间距锚入坡体内并锁定在所述腰梁上,所述现浇钢筋砼面板设于最外排支护桩的外侧,其顶部与冠梁连接,底部锚固于深部地层。
4、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多根微型桩按照300~500mm的间距呈矩形阵列的密排布置形成微型群桩。这种设计能够大大增强整个微型桩支护体的刚度,避免采用单根微型桩作为支护桩由于抗弯刚度不足发生挠曲破坏。
5、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桩采用小型地质钻机成孔,孔内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桩内筋材采用横截面为圆形、u型、“工”型中的一种。这种设计可以为支护结构提供足够的水平抗剪力及竖向承载力。
6、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现浇钢筋砼面板顶部的主筋与冠梁的主筋绑扎相连,其下部通过钻孔注浆的方式植入深部地层,钻孔孔径约50~90mm,深度根据是地层硬度情况决定,一般为1.0~3.0m,浆液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
7、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冠梁的宽度b≥(n-1)b+2d,其中:n为微型桩的排数,b为微型桩的中心距,d为微型桩的桩径,所述冠梁的高度h≥0.8b。
8、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锚杆采用预应力锚索。
9、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现浇钢筋砼面板上按照一定间距至少布置一排泄水孔,所述泄水孔采用pvc管材,且伸入坡体内一定深度。
10、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冠梁上设有斜面,在斜面上加设一排锚入坡体内的锚杆。这种设计适用于对变形要求更加严格的工程,同时该锚杆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冠梁尺寸。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术设计的联合支护结构,结构形式灵活多变、且受力合理明确,能够克服传统支挡结构及微型桩单桩支护的缺点,且施工简便快速、无需大型机械设备施工、造价更低,施工对工作面宽度要求低、适性强,特别适用于施工空间及支护空间受限、周边环境复杂且支护结构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建筑边坡工程支护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锚杆和圬工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微型桩按照300~500mm的间距呈矩形阵列的密排布置形成微型群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采用小型地质钻机成孔,孔内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桩内筋材采用横截面为圆形、U型、“工”型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钢筋砼面板顶部的主筋与冠梁的主筋绑扎相连,其下部通过钻孔注浆的方式植入深部地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的宽度B≥(n-1)b+2d,其中:n为微型桩的排数,b为微型桩的中心距,d为微型桩的桩径,所述冠梁的高度H≥0.8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采用预应力锚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上设置斜面,在斜面上加设一排锚入坡体内的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锚杆和圬工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微型桩按照300~500mm的间距呈矩形阵列的密排布置形成微型群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采用小型地质钻机成孔,孔内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桩内筋材采用横截面为圆形、u型、“工”型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式微型群桩-锚杆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钢筋砼面板顶部的主筋与冠梁的主筋绑扎相连,其下部通过钻孔注浆的方式植入深部地层。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煜,曹青,司鹏飞,周鹏超,郝以根,熊灿,彭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