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测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分析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1、目前,新疆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采棉,但对于长绒棉来说仍然是人工采摘,主要是由于国内主流的水平摘锭式采棉机采摘长绒棉时摘锭会对长绒棉绒纤维造成损害,降低长绒棉的品质,削弱长绒棉的品质优势。可以说采收难度大、人工成本高是长绒棉产业萎靡的根本原因,其中探索气力采摘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摘锭对长绒棉纤维的损害,以气力采摘的方式对长绒棉进行机械化采摘是对长绒棉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有效探索途径。
2、在气力摘棉的基础上加入对棉株的碰撞,使棉株发生振动,可以有效的降低籽棉与铃壳之间的连接力,使籽棉更加松散,可以有效的提高气力摘棉的效率和采净率,降低风机的消耗功率。在振动辅助下气力采摘能更好的对长绒棉进行机械化采摘生产,对棉株受到撞击后的振动形态进行分析,能对长绒棉机械化采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棉株在采收过程所受碰撞时所呈现的振动形态,以及对采棉时的影响。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棉株碰撞振动试验平台,包括:底座,面板中间设有矩形开口,两侧设有通孔1和槽口1。棉株移动座为π型,面板中间设有槽口2,两侧板设有通孔2。棉株固定器用来固定棉株。l型固定板,短面设有通孔3,长面设有槽口3。碰撞齿固定板,一面设有通孔4,一面设有槽口4。碰撞齿,后端设有通孔。电机,提供棉株移动时的动力。电机支架,固定电
3、所述底座面板中间设有一矩形开口,两侧设有槽口1和通孔1。
4、所述棉株移动座为π型与所述底座的矩形组合形成一个移动副,使所述棉株移动座能在所述底座的矩形开口中进行滑动,模拟籽棉采收过程中棉株与摘棉器碰撞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所述棉株移动座面板中间设有槽口2,两侧板设有通孔2。
5、所述棉株固定器由l型底座和u型双头螺柱两部分组成,所述l型底座底端设有一通孔与所述棉株夹持座的槽口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2中进行滑动改变棉株固定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棉株的间距;所述l型底座侧端设有四个通孔分别与两个u型双头螺柱通过螺母螺纹连接,固定棉株。
6、所述l型固定板数量为两个分别置于所述底座矩形开口两侧,长面设有槽口3,短面设有通孔3与所述底座的槽口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1中进行移动改变所述l型固定板在所述底座上的位置,调节所述碰撞齿与棉株之间的距离。
7、所述碰撞齿固定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相连,所述碰撞齿固定板一面设有槽口4,另一面设有通孔4,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l型固定板的两个槽口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3中进行移动,调节所述碰撞齿对棉株的碰撞高度。
8、所述碰撞齿后端设有一通孔,与所述碰撞齿固定板的槽口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4中进行滑动,调节碰撞齿之间的间隔,以此调节碰撞间隔。
9、所述电机数量为两个,置于底座下端,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的矩形开口两侧,提供棉株移动座前进的动力。
10、所述电机支架数量为两个,置于所述底座下端,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的矩形开口两侧,两端设有通孔5与所述底座的通孔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中间设有通孔6用来固定所述电机。
11、所述齿轮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电机通过键连接。
12、所述齿条为两个,侧面设有通孔,分别置于所述棉株移动座两侧板两侧,与所述棉株移动座的通孔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夹持棉株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与碰撞齿进行碰撞的实验平台,模拟采棉过程中棉株与装有碰撞装置的摘棉器之间的相对碰撞,并对棉株间隔,碰撞点的位置以及碰撞齿间隔进行调节,有效模拟棉株移动过程中的碰撞过程,帮助获得棉株受碰撞后的振动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包括底座(1),棉株移动座(2),棉株固定器(3),L型固定板(4),碰撞齿固定板(5),碰撞齿(6),电机(7),电机支架(8),齿轮(9),齿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棉株移动座(2)为π型与所述底座(1)的矩形开口(11)组合形成一个移动副,使所述棉株移动座(2)能在所述底座(1)上滑动;所述棉株移动座(2)面板中间设有槽口2(21);所述棉株移动座(2)两侧板设有通孔2(22)与所述齿条(1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由此所述电机(7)通过所述齿轮(9)与所述齿条(10),带动所述棉株移动座(2)在所述底座(1)上进行滑动,模拟籽棉采收过程中棉株与摘棉器碰撞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碰撞,同时所述底座(1)的矩形开口起到限位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棉株固定器(3)由两个U型双头螺柱(31)和L型底座(32)组成;所述L型底座(32)底端设有通孔与所述棉株移动座(2)的槽口2(2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2(21)中进行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L型固定板(4)长面设有槽口3(42)数量为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4)短面设有通孔3(41)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底座(1)两端的槽口1(1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1(13)中进行移动,改变所述L型固定板(4)在所述底座(1)上的位置,调节所述碰撞齿(6)与棉株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碰撞齿固定板(5)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两个所述L型固定板(4)相连,所述碰撞齿固定板(5)一面设有通孔4(51)数量为两个,与所述L型固定板(4)的两个槽口3(4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3(42)中进行移动调节所述碰撞齿(6)对棉株的碰撞高度;所述碰撞齿固定板(5)另一面设有槽口4(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碰撞齿(6)后端设有通孔与所述碰撞齿固定板(5)的槽口4(5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4(52)中进行移动调节碰撞齿之间的间隔,以此调节棉株的与碰撞齿的碰撞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包括底座(1),棉株移动座(2),棉株固定器(3),l型固定板(4),碰撞齿固定板(5),碰撞齿(6),电机(7),电机支架(8),齿轮(9),齿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棉株移动座(2)为π型与所述底座(1)的矩形开口(11)组合形成一个移动副,使所述棉株移动座(2)能在所述底座(1)上滑动;所述棉株移动座(2)面板中间设有槽口2(21);所述棉株移动座(2)两侧板设有通孔2(22)与所述齿条(1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由此所述电机(7)通过所述齿轮(9)与所述齿条(10),带动所述棉株移动座(2)在所述底座(1)上进行滑动,模拟籽棉采收过程中棉株与摘棉器碰撞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碰撞,同时所述底座(1)的矩形开口起到限位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株碰撞振动实验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棉株固定器(3)由两个u型双头螺柱(31)和l型底座(32)组成;所述l型底座(32)底端设有通孔与所述棉株移动座(2)的槽口2(2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可在所述槽口2(21)中进行滑动改变棉株固定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棉株的间距;所述l型底座(32)侧端设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玉,马怡翔,张伟杰,耿仁杰,林哲,古丽巴哈尔·托乎提,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