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部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65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部件和空调器,换热器部件包括换热器支架、换热器和电辅热件,换热器支架包括上支架,上支架具有容纳腔;换热器设于换热器支架,上支架位于换热器的上端面;电辅热件设于换热器支架且位于换热器的一侧,电辅热件包括发热部和设于发热部的上端的保护罩,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且容纳于容纳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部件,通过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且容纳于容纳腔,可以减少保护罩挡风,保证换热器的进风面积以及进风量,提升换热效果,例如当换热器部件用于空调器时,减少保护罩挡风,有助于保证空调器的进风量,还可以减轻风道异音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部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辅热件通常是安装于换热器支架且位于换热器的一侧,电辅热件的上端的保护罩具有严重的挡风问题,这样会影响换热器进风,当换热器和电辅热件用于空调器时,保护罩挡风还会影响空调器的进风量,还容易造成风道异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器部件,通过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且容纳于容纳腔,可以减少保护罩挡风,保证换热器的进风面积以及进风量,提升换热效果,例如当换热器部件用于空调器时,减少保护罩挡风,有助于保证空调器的进风量,还可以减轻风道异音的现象。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部件的空调器。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部件,包括:换热器支架,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容纳腔;换热器,设于所述换热器支架,所述上支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电辅热件,设于所述换热器支架且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电辅热件包括发热部和设于所述发热部的上端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且容纳于所述容纳腔。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部件,通过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且容纳于容纳腔,可以减少保护罩挡风,保证换热器的进风面积以及进风量,提升换热效果,例如当换热器部件用于空调器时,减少保护罩挡风,有助于保证空调器的进风量,还可以减轻风道异音的现象。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整个所述保护罩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所述保护罩的下端面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间距范围为5mm~15mm。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与所述保护罩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不大于5mm。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护罩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为10mm~30mm。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支架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形成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适于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保护罩定位于所述凸起部。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的上端具有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辅热件的电辅热线束连接于所述电连接结构,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电连接结构的外部,所述上支架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上支架的走线孔,所述电辅热线束适于通过所述走线孔走线。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上支架的外周壁形成有过线缺口,所述过线缺口贯穿所述走线孔的内壁以与所述走线孔连通,所述电辅热线束适于通过所述过线缺口安装至所述走线孔。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支架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上支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下支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面,所述下支架上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电辅热件的下端适于容纳于所述限位凹槽。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电辅热件包括设于所述发热部的下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部件。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部件,保护罩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上方且容纳于容纳腔,可以减少保护罩挡风,保证换热器的进风面积以及进风量,提升换热效果,例如当换热器部件用于空调器时,减少保护罩挡风,有助于保证空调器的进风量,还可以减轻风道异音的现象。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与所述保护罩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不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为10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形成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适于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保护罩定位于所述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的上端具有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辅热件的电辅热线束连接于所述电连接结构,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电连接结构的外部,所述上支架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上支架的走线孔,所述电辅热线束适于通过所述走线孔走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外周壁形成有过线缺口,所述过线缺口贯穿所述走线孔的内壁以与所述走线孔连通,所述电辅热线束适于通过所述过线缺口安装至所述走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支架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与所述上支架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下支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底面,所述下支架上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电辅热件的下端适于容纳于所述限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热件包括设于所述发热部的下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限位凹槽,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部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与所述保护罩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不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完全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为10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具有向上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形成于所述容纳腔的顶壁,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适于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保护罩定位于所述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的上端具有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辅热件的电辅热线束连接于所述电连接结构,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平陈良锐胡海涛毛先友李小兵吴波梁焯劲周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