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大容量外挂电池受电芯数量的增加,导轨及锁定结构强度较弱,在电池取出后不便于携带。通常情况下,需要将电池装入电池包内,实现一体运输的目的,然而,在电池在装入车架后,由于导轨强度以及电池锁入方式受限,现有技术中二重锁定的锁定结构无法使电池包稳定,且解锁步骤较为繁琐,对定位的要求较高。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锁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二重锁定结构解锁步骤较为繁琐,对定位的要求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锁定装置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二重锁定结构解锁步骤较为繁琐,对定位的要求较高的缺陷。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锁定装置,用于对电池包进行二次锁定,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底板和电池包盖板,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4、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单元和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安装于所述电池包盖板,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锁孔,所述第二锁定单元能够与所述锁孔插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锁定单元与所述电池包底板锁定或解锁;
5、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电池包底板,其上设置有第一锁定部,所述第二锁定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包盖板,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以使所述锁定部将所述电池包底板锁定或解锁。
6、该锁定装置利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实现二重锁定,其
7、作为上述锁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锁定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未设置有所述锁定部的一端。
8、利用第一弹性件实现第一锁定件的复位,便于在电池放入和取出后,及时对电池包进行锁定,以保证对电池的保护。
9、作为上述锁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定部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抵接于所述第一斜面,并能够使所述第一锁定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锁定部将所述电池包底板锁定或解锁。
10、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配合,以改变第二锁定件对第一锁定件的作用力方向,进而第一锁定件的运动方向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进行运动,上述结构能够尽可能减小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解锁和锁定时所占用的空间,实现简单便捷的优点。
11、作为上述锁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锁定件复位。
12、利用复位件实现第二锁定件的复位,从而为下一次锁定或解锁做准备。
13、作为上述锁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三锁定件,所述第三锁定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未设置有所述锁定部的一端。
14、利用第二弹性件实现第三锁定件的复位,便于在电池放入和取出后,及时对电池包进行锁定,以保证对电池的保护。
15、作为上述锁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定单元还包括:
16、锁芯,转动安装于所述电池包盖板,所述锁孔设置于所述锁芯上,所述锁芯上设置有周向槽;
17、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安装于所述电池包盖板,且抵接于所述周向槽一侧,用于限制所述锁芯移动;
18、所述锁芯的端部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三锁定件的中间部分,所述锁芯转动以使所述第三锁定件和所述电池包底板锁定和解锁。
19、利用锁芯和锁芯上的凸起,使得解锁单元能够通过锁芯上的锁孔带动锁芯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锁锁定件进行移动,达到将电池包底板锁定和解锁的目的,同时,利用限位销和锁芯上的周向槽限制锁芯移动,使锁芯更加稳定。
20、作为上述锁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起被配置为圆弧状。
21、圆弧状的凸起能够使得该第一锁定单元将凸起的转动转变为第三锁定件移动的过程更加平滑。
22、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底板、电池包盖板以及上述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二次锁定。
23、该电池包利用锁定装置对电池包底板和电池包盖板进行二重锁定,使得电池包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该电池包的锁定装置对部件的定位要求较为宽松,并且,还存在简单便捷,易操作的特性。
24、作为上述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包底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能够与电池滑动连接。
25、通过在电池底板设置导轨使得电池的安装更加便捷。
26、作为上述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包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结构。
27、通过在电池包底板的底部设置的凹槽结构,以方便使用者携带,使电池包更加易于携带。
2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9、本技术提出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利用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实现二重锁定,其中,第一锁定机构实现电池包底板与电池包盖板的第一重锁定,具体而言,在第一锁定单元上的锁孔能够与第二锁定单元相配合,以实现整体的锁定和解锁,从而达到简单便捷的目的;第二锁定机构实现了电池包底板与电池包盖板的第二重锁定,具体而言,利用第二锁定件带动第一锁定件相对于电池底板滑动,从而达到将电池包盖板和电池包底板锁定和解锁的目的,实现了电池包的二次锁定,除此之外,该锁定装置对部件的定位要求较为宽松,并且,还存在简单便捷,易操作的特性。
30、本技术提出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利用锁定装置对电池包底板和电池包盖板进行二重锁定,使得电池包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该电池包的锁定装置对部件的定位要求较为宽松,并且,还存在简单便捷,易操作的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锁定装置,用于对电池包进行二次锁定,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底板(100)和电池包盖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包括第一锁定部(211)和第一弹性件(212),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锁定部(211),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200),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未设置有所述锁定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21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213),所述第一凹槽(213)包括第一斜面(2131),所述第二锁定件(22)包括第二斜面(2211),所述第二斜面(2211)抵接于所述第一斜面(2131),并能够使所述第一锁定件(2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锁定部将所述电池包底板(100)锁定或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2)还包括复位件(23),所述复位件(2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200),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单元(11)包括第二弹性件(111)和第三锁定件(122),所述第三锁定件(1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锁定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200),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未设置有所述锁定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单元(11)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15)被配置为圆弧状。
8.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底板(100)、电池包盖板(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二次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底板(100)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能够与电池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底板(10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锁定装置,用于对电池包进行二次锁定,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底板(100)和电池包盖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包括第一锁定部(211)和第一弹性件(212),所述第一锁定件(2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锁定部(211),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200),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21)未设置有所述锁定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部(21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凹槽(213),所述第一凹槽(213)包括第一斜面(2131),所述第二锁定件(22)包括第二斜面(2211),所述第二斜面(2211)抵接于所述第一斜面(2131),并能够使所述第一锁定件(2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锁定部将所述电池包底板(100)锁定或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2)还包括复位件(23),所述复位件(23)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池包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