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交流接触器及充电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交流接触器及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751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和充电桩,涉及配电装置技术领域,其中,该交流接触器包括安装座、互感器模组、接触器集成模组以及控制电路板,互感器模组包括设于安装座上的互感器和铜排组件,铜排组件穿设互感器,接触器集成模组包括控制模组和触头模组,控制模组用于控制触头模组与铜排组件的一端通断连接,控制电路板竖装于安装座上,控制电路板具有第一安装面用于安装电子元件,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模组并排设置在第一安装面的同一侧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上,通过将控制电路板竖装于安装座的侧边,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集成模组均设于第一安装面的同一侧且并排设于安装座上,以使得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紧凑,可极大节省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场地安装有电动汽车充电桩,为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使用安全,因此每一充电桩内均安装有具备控制配电系统内配电通道的通断控制的接触器,以及对配电系统的电流具有监测作用的互感器和控制电路板,而目前现有设有互感器和控制电路板的接触器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的空间,不利于安装至充电桩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交流接触器及充电桩,旨在解决现有接触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交流接触器包括:

3、安装座;

4、互感器模组,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互感器模组包括互感器和铜排组件,所述铜排组件穿设于所述互感器上,所述互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铜排组件上的电流;

5、接触器集成模组,包括控制模组和触头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触头模组驱动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触头模组的一端与所述铜排组件的一端通断,所述铜排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触头模组的另一端均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以及

6、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供电子元件安装的第一安装面,所述互感器模组和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在所述安装座上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同一侧,所述互感器模组和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集成模组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的厚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互感器模组和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沿第三方向并排设置,所述铜排组件和所述触头模组相互远离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铜排组件远离所述触头模组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触头模组远离所述互感器模组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安装座上相对设置或相邻设置。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安装壳,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触头模组设于所述安装壳并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控制模组设于所述触头模组顶部;所述控制模组在第一方向上高于所述互感器模组,以使所述互感器模组上方形成容置区,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至少部分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容置区。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组包括线圈、第一导磁件、转动件以及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设于所述安装壳的顶部,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件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件产生对应的磁场,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线圈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磁件在所述磁场内用于推动所述转动件翻转。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模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导通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导通支架上用于与所述互感器模组通断连接,所述导通支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控制模组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处于断开状态的第二位置。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头模组还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的动触点,所述铜排组件靠近所述触头模组的一端设有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分离。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交流接触器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设于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朝向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通支架上设有连动柱,所述连动柱与所述监测模块连动连接,在所述触头模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电路断开,在所述触头模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电路导通。

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充电桩,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交流接触器。

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规划交流接触器中安装座上互感器模组、接触器集成模组以及控制电路板的排布方式,以减小交流接触器的整体体积,具体的,该交流接触器包括安装座、互感器模组、接触器集成模组以及控制电路板,互感器模组包括设于安装座上的互感器和铜排组件,铜排组件穿设互感器,互感器用于检测流经铜排组件的电流;接触器集成模组包括控制模组和触头模组,控制模组用于控制触头模组与铜排组件的一端通断连接,铜排组件和触头模组相互远离的一端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竖装于安装座上,控制电路板具有第一安装面用于安装电子元件,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模组并排设置在第一安装面的同一侧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互感器测量流过铜排组件的电流,控制电路板根据预设的电流范围值调控接触器集成模组,以使控制模组控制触点模组和铜排组件的通断。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交流接触器还包括有外壳,该外壳用于与底座连接并围合形成安装腔,互感器模组、接触器集成模组和控制电路板设于该安装腔内,通过将控制电路板竖装于安装座的侧边,即控制电路板靠近外壳的内壁面且相互平行设置,以使控制电路板占用极少部分的空间,控制电路板远离壳体内壁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面,且该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电子元件,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集成模组均设于第一安装面的同一侧且并排设于安装座上,以上可知,通过将控制电路板竖装,可极大节省其占用的空间,再将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模组并排设置,以使的交流接触器内部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各部件之间的间隙,以达到缩小交流接触器整体体积的目的,占用空间更小便于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集成模组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的厚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模组和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沿第三方向并排设置,所述铜排组件和所述触头模组相互远离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铜排组件远离所述触头模组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触头模组远离所述互感器模组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安装座上相对设置或相邻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安装壳,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触头模组设于所述安装壳并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控制模组设于所述触头模组顶部;所述控制模组在第一方向上高于所述互感器模组,以使所述互感器模组上方形成容置区,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至少部分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容置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线圈、第一导磁件、转动件以及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设于所述安装壳的顶部,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件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件产生对应的磁场,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线圈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磁件在所述磁场内用于推动所述转动件翻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模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导通支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导通支架上用于与所述互感器模组通断连接,所述导通支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控制模组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导通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处于断开状态的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模组还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两端的动触点,所述铜排组件靠近所述触头模组的一端设有第一静触点,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两个所述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分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接触器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设于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朝向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通支架上设有连动柱,所述连动柱与所述监测模块连动连接,在所述触头模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电路断开,在所述触头模组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电路导通。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互感器模组和接触器集成模组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所述安装座的厚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厚度方向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模组和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沿第三方向并排设置,所述铜排组件和所述触头模组相互远离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铜排组件远离所述触头模组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触头模组远离所述互感器模组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外部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安装座上相对设置或相邻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集成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安装壳,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触头模组设于所述安装壳并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所述控制模组设于所述触头模组顶部;所述控制模组在第一方向上高于所述互感器模组,以使所述互感器模组上方形成容置区,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多个电子元件,至少部分所述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容置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线圈、第一导磁件、转动件以及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设于所述安装壳的顶部,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件上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飞乐金辉罗小虎沈状王河城姜育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揽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