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744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03
本技术涉及锚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一端两个边角处螺纹贯穿插设有入地螺栓,所述底座板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延长板。本技术通过安装移动组件,可实现自动将锚杆主体插入到事先钻好的孔洞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装置的整体体积较为小巧,便于平时的运输和存放。通过安装底座板、入地螺栓、紧固螺丝、延长板、限位夹板和开设的滑槽之间配合使用,可实现对锚杆主体的夹持和限位,使得锚杆主体不会轻易晃动跑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锚杆,具体为一种锚杆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1、锚杆施工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地基加固技术。它通常用于加固岩土体或者松软土壤,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锚杆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解决地基不稳定、土体松软、地下水位较高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为各类土木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锚杆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目前的锚杆在施工时大多仍采用人工手动插入锚杆的方式,不便自动插入锚杆,这种传统方式很浪费人力资源,而且人工操作的错误率较高,会影响到施工的效果,而市面上部分自动插入锚杆的施工装置高度过高,一般要求和锚杆的长度接近,使得其造价成本较高,体积也较大,平时运输和存放时都不太方便,并且普通的锚杆施工装置不便对锚杆进行夹持和限位,在插入锚杆时很容易导致锚杆歪斜倒塌,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率。

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锚杆施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方式很浪费人力资源,市面上部分自动插入锚杆的施工装置体积较大,平时运输和存放时都不太方便,并且普通的锚杆施工装置不便对锚杆进行夹持和限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底座板对称分布,所述底座板的一端两个边角处螺纹贯穿插设有入地螺栓,所述底座板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延长板,且延长板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夹板。

3、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一端两侧远离所述入地螺栓处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插设有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所述延长板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4、优选的,所述限位夹板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夹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夹板分别对称分布在两组所述延长板的一端,所述限位夹板的内表面转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滚珠均匀等距分布在所述限位夹板的内表面处。

5、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顶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对称分布在两组所述底座板的顶端,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板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夹持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中间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承,并且轴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中间滑动贯穿插设有移动滑杆,且移动滑杆的一端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复位弹簧。

6、优选的,所述移动滑杆的一端靠近所述夹持板处设置为半圆体,所述移动滑杆的另一端设置为柱体,且柱体滑动贯穿所述旋转块的内部,所述半圆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半圆体的一侧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夹持板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旋转块和所述半圆体的中间,所述复位弹簧的直径小于所述旋转块的宽度和所述半圆体的直径。

7、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一端设置为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中间滑动套设在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所述夹持板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片,所述夹持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板对称分布,两组所述夹持板的中间滑动设置有锚杆主体。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

9、通过安装移动组件,可实现自动将锚杆主体插入到事先钻好的孔洞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人力投入。其次还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人为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影响,而不断呈矩形轨迹运动的夹持板会不断带动锚杆主体向下移动,不需要耗费过多成本建造较大体积的装置,使得装置的整体体积较为小巧,便于平时的运输和存放,经济成本也不会过高。

10、通过安装底座板、入地螺栓、紧固螺丝、延长板、限位夹板和开设的滑槽之间配合使用,可实现对锚杆主体的夹持和限位,使得锚杆主体不会轻易晃动跑偏,保证锚杆主体可顺利插入到孔洞中,可以确保锚杆主体在安装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置和方向,避免了由于位置偏移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问题,通过限位夹持,工人可以更快速地完成锚杆的安装工作,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且两组限位夹板的间距可调节,能适用不同直径大小的锚杆主体,加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一端两侧远离所述入地螺栓(2)处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滑动插设有紧固螺丝(4),所述紧固螺丝(4)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3)的内部与所述延长板(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板(6)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夹板(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夹板(6)分别对称分布在两组所述延长板(5)的一端,所述限位夹板(6)的内表面转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滚珠均匀等距分布在所述限位夹板(6)的内表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顶端设置有移动组件(7),所述移动组件(7)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7)对称分布在两组所述底座板(1)的顶端,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第一固定板(71),且第一固定板(71)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板(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72),且第二固定板(72)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柱(73),所述限位柱(73)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移动杆(74),所述移动杆(74)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夹持板(79),所述第一固定板(71)的背面中间安装有电机(75),且电机(75)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承,并且轴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71)的一侧固定有旋转块(76),所述旋转块(76)的中间滑动贯穿插设有移动滑杆(77),且移动滑杆(77)的一端外表面滑动套设有复位弹簧(7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滑杆(77)的一端靠近所述夹持板(79)处设置为半圆体,所述移动滑杆(77)的另一端设置为柱体,且柱体滑动贯穿所述旋转块(76)的内部,所述半圆体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半圆体的一侧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夹持板(79)的一侧铰接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8)位于所述旋转块(76)和所述半圆体的中间,所述复位弹簧(78)的直径小于所述旋转块(76)的宽度和所述半圆体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79)的一端设置为矩形块,且矩形块的中间滑动套设在所述移动杆(74)的外表面,所述夹持板(79)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滑硅胶垫片,所述夹持板(79)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板(79)对称分布,两组所述夹持板(79)的中间滑动设置有锚杆主体(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一端两侧远离所述入地螺栓(2)处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的内部滑动插设有紧固螺丝(4),所述紧固螺丝(4)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3)的内部与所述延长板(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板(6)设置为弧形,所述限位夹板(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夹板(6)分别对称分布在两组所述延长板(5)的一端,所述限位夹板(6)的内表面转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滚珠均匀等距分布在所述限位夹板(6)的内表面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顶端设置有移动组件(7),所述移动组件(7)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7)对称分布在两组所述底座板(1)的顶端,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第一固定板(71),且第一固定板(71)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板(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71)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72),且第二固定板(72)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柱(73),所述限位柱(73)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移动杆(74),所述移动杆(7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