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741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包括肌体间植入体,肌体间植入体插设在相邻两个棘突的间隙中,肌体间植入体一端设有固定件,肌体间植入体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肌体间植入体内部设有连动机构,连动机构用于控制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的开合运动,上开合翼与固定件相互配合将上部的棘突夹持固定,下开合翼与固定件相互配合将下部的棘突夹持固定。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对骨组织的破坏性小,能有效的实现棘突间的固定,适用于腰椎管狭窄、退变性椎间盘疾病和腰椎滑脱的患者,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1、人体的脊椎是由多节椎体所组成,前方较厚的圆形结构是椎体,椎体后方是椎管,椎管后方有个向后方凸起的骨性结构,称为棘突。棘突不仅位置比较表浅,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棘突上附着有很多韧带,上下节的棘突有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能把不同段的脊椎联系起来。脊柱疾病会导致严重的病状,这些疾病包括椎骨、椎间盘、椎小关节和围绕脊柱的连接组织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机械损伤或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这些异常可导致脊柱不稳定,使脊柱变得不齐整并在相邻椎骨间产生微动,脊椎不齐整和微动可能导致脊椎骨表面磨损并最终引起剧烈的疼痛。此外,这些疾病常常是慢性的和会逐渐加重的问题。

2、外科手术技术如脊椎融合对于治疗脊椎病是必要的,脊椎融合通常在脊椎无法正确实施主要功能或由于退化或错乱而影响相关神经时被使用,脊椎融合涉及通过外科手术方法被定位以在邻近椎骨之间形成桥接部并稳固邻近椎骨的人造合成融合器。现有的椎间隙-椎板间融合器一般采用填充块放置在椎间,然后加以钉棒系统(或单独)固定在两节椎体间,用于实现椎体的固定和稳定,最后完成椎间的融合。现有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对病人的骨组织破坏性较大,不利于后期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包括肌体间植入体,所述肌体间植入体插设在相邻两个棘突的间隙中,肌体间植入体一端设有固定件,肌体间植入体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肌体间植入体内部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用于控制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的开合运动,上开合翼与固定件相互配合将上部的棘突夹持固定,下开合翼与固定件相互配合将下部的棘突夹持固定。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连动调节杆、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所述连动调节杆滑动设置在肌体间植入体内部,所述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的一端均与连动调节杆转动配合,上连接臂的另一端与上开合翼转动配合,下连接臂的另一端与下开合翼转动配合。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连动调节杆的一端设有u形限位槽,所述u形限位槽内设有连动销轴,所述上连接臂和下连接臂的一端均与连动销轴转动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连动调节杆远离u形限位槽的一端设有螺纹安装孔。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肌体间植入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一端延伸至肌体间植入体的端面上,限位孔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连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连动调节杆与限位孔滑动配合。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中心销轴,所述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均与中心销轴转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开合翼的内侧设有上销轴,所述上连接臂的一端与上销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开合翼的内侧设有下销轴,所述下连接臂的一端与下销轴转动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开口槽与上开合翼之间的间隙以及下开口槽与下开合翼之间的间隙中设有骨修复物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肌体间植入体包括植入螺杆,所述植入螺杆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尖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植入螺杆螺纹连接,固定螺母的一侧设有压紧环片。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连动机构控制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分别隐藏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内部后,肌体间植入体呈直线状,有利于肌体间植入体穿过肌肉组织;连动机构控制上开合翼和下开合翼展开后,上开合翼与固定件将上部的棘突夹持固定,下开合翼与固定件将下部的棘突夹持固定,使相邻两个棘突保持固定,有利于实现椎体的固定和稳定功能。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对骨组织的破坏性小,能有效的实现棘突间的固定,适用于腰椎管狭窄、退变性椎间盘疾病和腰椎滑脱的患者,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肌体间植入体(1),所述肌体间植入体(1)插设在相邻两个棘突(2)的间隙中,肌体间植入体(1)一端设有固定件(3),肌体间植入体(1)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开合翼(4)和下开合翼(5),肌体间植入体(1)内部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用于控制上开合翼(4)和下开合翼(5)的开合运动,上开合翼(4)与固定件(3)相互配合将上部的棘突(2)夹持固定,下开合翼(5)与固定件(3)相互配合将下部的棘突(2)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连动调节杆(6)、上连接臂(7)和下连接臂(8),所述连动调节杆(6)滑动设置在肌体间植入体(1)内部,所述上连接臂(7)和下连接臂(8)的一端均与连动调节杆(6)转动配合,上连接臂(7)的另一端与上开合翼(4)转动配合,下连接臂(8)的另一端与下开合翼(5)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调节杆(6)的一端设有U形限位槽,所述U形限位槽内设有连动销轴(9),所述上连接臂(7)和下连接臂(8)的一端均与连动销轴(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调节杆(6)远离U形限位槽的一端设有螺纹安装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体间植入体(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一端延伸至肌体间植入体(1)的端面上,限位孔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连通;所述连动调节杆(6)与限位孔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内设有中心销轴(11),所述上开合翼(4)和下开合翼(5)均与中心销轴(1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合翼(4)的内侧设有上销轴(12),所述上连接臂(7)的一端与上销轴(12)转动连接;所述下开合翼(5)的内侧设有下销轴(13),所述下连接臂(8)的一端与下销轴(13)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槽与上开合翼(4)之间的间隙以及下开口槽与下开合翼(5)之间的间隙中设有骨修复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肌体间植入体(1)包括植入螺杆(14),所述植入螺杆(14)远离固定件(3)的一端设有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固定螺母(15),所述固定螺母(15)与植入螺杆(14)螺纹连接,固定螺母(15)的一侧设有压紧环片(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肌体间植入体(1),所述肌体间植入体(1)插设在相邻两个棘突(2)的间隙中,肌体间植入体(1)一端设有固定件(3),肌体间植入体(1)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所述上开口槽和下开口槽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开合翼(4)和下开合翼(5),肌体间植入体(1)内部设有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用于控制上开合翼(4)和下开合翼(5)的开合运动,上开合翼(4)与固定件(3)相互配合将上部的棘突(2)夹持固定,下开合翼(5)与固定件(3)相互配合将下部的棘突(2)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连动调节杆(6)、上连接臂(7)和下连接臂(8),所述连动调节杆(6)滑动设置在肌体间植入体(1)内部,所述上连接臂(7)和下连接臂(8)的一端均与连动调节杆(6)转动配合,上连接臂(7)的另一端与上开合翼(4)转动配合,下连接臂(8)的另一端与下开合翼(5)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调节杆(6)的一端设有u形限位槽,所述u形限位槽内设有连动销轴(9),所述上连接臂(7)和下连接臂(8)的一端均与连动销轴(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间棘突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调节杆(6)远离u形限位槽的一端设有螺纹安装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贵玲康雅平张津硕朱更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