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成形体以及成形体的成形方法技术_技高网

成形体以及成形体的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596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形体以及成形体的成形方法,该成形体的成本更低且品质更良好,表皮材料的配置精度更良好,成品率更良好,抑制了发泡树脂的漏出。成形体(1)具备表皮材料(2)、基材(4)以及发泡体(6)。发泡体(6)配置于由表皮材料(2)和基材(4)包围的部分。表皮材料(2)与作为基材(4)的端部的缝制部相邻部(30)接触。另外,表皮材料(2)具有缝制线(L)以及从缝制线(L)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缝头(21)和第二缝头(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具有表皮的成形体以及将该成形体成形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作为通过向将多个片材彼此的边缘缝合而形成的袋状的表皮体的内部注入发泡树脂而得到表皮一体发泡成形体的方法,已知有日本特开2005-34212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平5-1621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

2、在日本特开2005-34212号公报的方法中,将多个片材彼此的边缘与起毛的带状的密封材料一起缝合,从翻过来的状态向表面翻转而成为将缝头隐藏在内部的状态,从而形成表皮材料,在该表皮材料的内部空间填充液状的发泡树脂。

3、在日本特开平5-162148号公报的方法中,对于通过多个片材的缝合而形成为具有开口部的袋状的表皮体,在以缝头为内侧的状态下从开口部注入发泡树脂。与开口部中的片材的一对自由端部中的一方相邻地配置有一个缝合部。由于与向内侧突出的缝头的关系而在远离开口部的方向上产生的复原力而立起的该自由端部在注入发泡树脂后,被分型模向另一方的自由端部按压。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212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621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如本申请的图5的(a)以及图5的(b)所示,在如上述的各方法那样将缝头ss作为内侧的表皮材料ee与作为嵌入件的基材bb之间填充发泡树脂ff的情况下,在发泡时,如图5的(a)所示那样,表皮材料ee以两张片材的缝头ss与基材bb的边缘接触的状态固定于模具。小的片材中的缝头ss以外的部分成为卷入部cc,在发泡时,以从基材bb分离的状态固定于模具。然后,在发泡后,如图5的(b)所示,卷入部cc通过形成于基材bb的表面的爪nn或者钉机而固定于基材bb。

3、在该情况下,需要在发泡后将卷入部cc固定的工序以及用于固定的爪nn,相应地,花费的工夫以及基材bb的构成要素增加。另外,由于在日本特开平5-162148号公报的方法中存在的复原力,欲从基材bb分离的力(箭头rr)作用于卷入部cc。因此,需要分别考虑表皮材料ee向模具的设置、以及卷入部cc相对于基材bb的固定的维持。

4、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考虑在将卷入部cc固定于基材bb’的爪nn’的状态下填充发泡树脂ff。

5、在该情况下,虽然不需要发泡后的卷入部cc的固定所涉及的后续工序,但为了即使受到发泡的压力也不使卷入部cc从爪nn’分离,需要将爪nn’的形状设为钩状等复杂的形状。另外,需要将带有这样的复杂形状的爪nn’的基材bb’固定于模具,模具的形状变得更复杂。而且,在该情况下,欲从基材bb’分离的力也作用于卷入部cc,因此需要考虑维持卷入部cc相对于基材bb’的配置精度。

6、因此,本公开的第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材和模具的形状更简单、基材和表皮材料向模具的设置更容易进行、成形性更良好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提供成本更低且品质更良好的成形体。

7、另外,本公开的第二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表皮材料的配置精度更良好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得到配置精度更良好的成形体。

8、进一步地,本公开的第三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缝头对发泡的阻碍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得到成品率更良好的成形体。

9、更进一步地,本公开的第四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发泡树脂从缝制部漏出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得到抑制了发泡树脂的漏出的良好的成形体。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构成的特征在于,具备表皮材料、基材以及发泡体,发泡体配置于由表皮材料和基材包围的部分,表皮材料与基材的端部接触,并且具有缝制线以及从缝制线向外侧突出的缝头。

12、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基材的一个端部在夹着缝制线而对置的表皮材料的两个接触部位与表皮材料接触。

13、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表皮材料被按压于基材的一个端部。

14、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基材的一个端部带有圆角。

15、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基材的带有圆角的端部的最大厚度比基材的与该端部相邻的部分的厚度厚。

16、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基材的带有圆角的端部的最大厚度比基材的与该端部相邻的部分的厚度薄。

17、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从发泡体观察,表皮材料配置在比基材靠外侧的位置。

18、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表皮材料与基材紧贴。

19、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基材具有被表皮材料覆盖的贯通孔。

20、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表皮材料具有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在缝制线处被缝合。

21、第一构成的另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表皮材料具有连续的片材,片材具有缝制线。

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二构成是一种成形方法,利用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对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缝头的成形体进行成形,其特征在于,在缝头被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入并固定的状态下,对发泡体进行成形。

2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三构成是一种成形方法,利用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对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缝头的成形体进行成形,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于缝头的辅材固定于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下,对发泡体进行成形。

24、专利技术效果

25、根据本公开,提供基材和模具的形状更简单、基材和表皮材料向模具的设置更容易进行、成形性更良好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提供成本更低且品质更良好的成形体。

26、另外,根据本公开,提供表皮材料的配置精度更良好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得到配置精度更良好的成形体。

27、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提供抑制缝头对发泡的阻碍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得到成品率更良好的成形体。

28、更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提供抑制发泡树脂从缝制部漏出的成形体的成形方法,得到抑制了发泡树脂的漏出的良好的成形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的一个端部(30)在夹着所述缝制线(L、L’)而对置的所述表皮材料(2)的两个接触部位与所述表皮材料(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材料(2)被按压于所述基材(4、4’)的一个端部(3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的一个端部(30、30’)带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的带有圆角的端部(30、30’)的最大厚度比所述基材(4、4’)的与该端部(30、30’)相邻的部分的厚度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的带有圆角的端部(30、30’)的最大厚度比所述基材(4、4’)的与该端部(30、30’)相邻的部分的厚度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发泡体(6)观察,所述表皮材料(2)配置在比所述基材(4、4’)靠外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材料(2)与所述基材(4、4’)紧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具有被所述表皮材料(2)覆盖的贯通孔(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成形体(1、1’)的成形方法,利用第一模具(M1)以及第二模具(M2)对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1、1’)进行成形,

13.一种成形体(1、1’)的成形方法,利用第一模具(M1’)以及第二模具(M2’)对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1、1’)进行成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的一个端部(30)在夹着所述缝制线(l、l’)而对置的所述表皮材料(2)的两个接触部位与所述表皮材料(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材料(2)被按压于所述基材(4、4’)的一个端部(3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的一个端部(30、30’)带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的带有圆角的端部(30、30’)的最大厚度比所述基材(4、4’)的与该端部(30、30’)相邻的部分的厚度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4、4’)的带有圆角的端部(30、30’)的最大厚度比所述基材(4、4’)的与该端部(3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刚正坂下幸宏续木敏晴金俊儿岛佳甫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