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及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及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5739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及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车辆驾驶室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操作系统与第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包括方向盘、上转向柱、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并设置上转向柱与车辆滑动连接,方向盘与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的方式,实现了车辆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习惯和法规要求快速调整驾驶位置,并可以将无需使用或者由于相关法规无法启动的操作系统进行收缩折叠,避免了副驾驶位误操作影响驾驶的安全性,优化了用户跨地区驾驶过程中的驾驶体验,提升了跨地区驾驶的便捷性,提高了车辆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及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前“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背景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的全面转型。这种转型涉及底盘结构的解耦和线控技术(如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汽车设计的灵活性和功能性的提升。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舵汽车设计在实用性上遇到了重大挑战。

2、例如,在不同驾驶规则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驾驶规则的差异(例如有的地区驾驶规则为右行,而其他地区驾驶规则为左行),传统的单舵汽车设计往往不能在规定的地区之外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驾驶的便捷性与汽车自身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及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2、一种车辆驾驶系统,所述驾驶系统包括:

3、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上转向柱、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一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

4、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上转向柱、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二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

5、可选的,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6、线控转向系统,所述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所述第一上转向柱、所述第二上转向柱、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与前悬架带轮胎总成;其中,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和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相连,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相连。

7、可选的,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8、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所述第二制动踏板、制动控制器与卡钳带制动盘总成;其中,所述制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踏板和所述第二制动踏板相连,所述制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卡钳带制动盘总成的输入端相连。

9、可选的,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10、线控动力系统,所述线控动力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油门踏板、所述第二油门踏板、动力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动力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门踏板和所述第二油门踏板相连,所述动力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连。

11、可选的,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上转向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硬线连接,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机械固定连接。

12、可选的,所述线控转向系统还包括:

13、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所述第二上转向柱和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相连。

14、一种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驾驶系统包括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上转向柱、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一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上转向柱、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二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15、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与所述操作系统的故障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输入信息与所述操作系统的故障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驾驶模式;

16、根据所述驾驶模式,启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和/或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所述车辆进行驾驶控制。

17、可选的,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转向系统,所述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所述第一上转向柱、所述第二上转向柱、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与前悬架带轮胎总成;其中,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和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相连,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响应于用户的转向操作,控制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根据所述第一上转向柱或所述第二上转向柱获取所述转向操作对应的转向角度信息与转向扭矩信息;

19、通过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根据所述转向角度信息与转向扭矩信息控制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对所述车辆进行转向控制。

20、可选的,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所述第二制动踏板、制动控制器与卡钳带制动盘总成;其中,所述制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踏板和所述第二制动踏板相连,所述制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卡钳带制动盘总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21、响应于用户的制动操作,控制所述制动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或所述第二制动踏板的制动踏板行程信息和制动踏板力信息;

22、通过所述制动控制器根据所述踏板行程信息和踏板力信息控制所述卡钳带制动盘总成对所述车辆进行制动控制。

23、可选的,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动力系统,所述线控动力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油门踏板、所述第二油门踏板、动力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动力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门踏板和所述第二油门踏板相连,所述动力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24、响应于用户的驱动操作,控制所述动力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一油门踏板或所述第二油门踏板的油门踏板行程信息;

25、通过所述动力控制器根据所述油门踏板行程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对所述车辆进行驱动控制。

26、一种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驾驶系统包括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上转向柱、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一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上转向柱、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二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上转向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硬线连接,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机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还包括:

7.一种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包括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上转向柱、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一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上转向柱、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二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转向系统,所述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所述第一上转向柱、所述第二上转向柱、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与前悬架带轮胎总成;其中,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和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相连,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制动系统,所述线控制动系统包括所述第一制动踏板、所述第二制动踏板、制动控制器与卡钳带制动盘总成;其中,所述制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踏板和所述第二制动踏板相连,所述制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卡钳带制动盘总成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动力系统,所述线控动力系统包括所述第一油门踏板、所述第二油门踏板、动力控制器与驱动电机;其中,所述动力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门踏板和所述第二油门踏板相连,所述动力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11.一种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包括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上转向柱、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一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上转向柱、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二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所述装置包括: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与所述上转向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硬线连接,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机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转向系统还包括:

7.一种车辆驾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包括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包括第一方向盘、第一上转向柱、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一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盘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一制动踏板与第一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辆驾驶室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包括第二方向盘、第二上转向柱、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其中,所述第二上转向柱与所述车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方向盘与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方向盘为可翻转结构,所述第二制动踏板与第二油门踏板均为可收缩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控转向系统,所述线控转向系统包括所述第一上转向柱、所述第二上转向柱、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与前悬架带轮胎总成;其中,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转向柱和所述第二上转向柱相连,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带控制器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前悬架带轮胎总成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系统还包括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森林曹入月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