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外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566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装外箱结构,主要由第一片体、第二片体所组成,且第一片体的第一侧板设有预撕部。当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弯折后包装物品,并置于放置面上后,撕取预撕部,即可以平行放置面的方向取出物品,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避免取出过程中物品脱落而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包装外箱,特别是一种可便于取出内容物品的包装外 箱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包装物品的外箱,多是以纸板或适当厚度的平面包装材料, 经弯折后装订制成中空的六面箱体,再将欲包装的物品装入箱体内,并 会置入保利龙、海绵等发泡材料所成的缓冲材料,保护箱体内的物品, 用以进行搬运、仓储或贩卖等作业。当包装内容物为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在拆卸时,必须先将包材与物品一同抬起并移至预定位s处,开启外箱后再以垂直地面的方向将物品抬出外箱,但由于内容物本身体积大、重量不轻,加上包覆物品的缓 冲材料密集的贴附在箱体内,取出实在是有困难,不仅相当费时费力, 甚至需动员多人合作才能自外箱取出物品,取出过程中也会因脱落而导 致物品损坏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包含第一片体、第二 片体。第一片体主要由第一基板、二第一侧板、二第一延伸板、多个第 一结合板所组成。第一基板具有二第一侧边及二第二侧边,二第一侧边 分别连接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设有预撕部,并可经由弯折而形成插置5部,二第二侧边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一基板弯折的第一延伸板。多个第一 结合板连接于二第一延伸板,于第一延伸板朝向第一基板弯折后分别插 入插置部。第二片体主要由第二基板、二第二延伸板所组成。第二基板 具有二第三侧边及二第四侧边,二第四侧边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二基板弯 折的第二延伸板。将二第二延伸板分别定位于二第一延伸板,使第二片 体罩覆第一片体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取预撕部后,多个第一结合板离 开插置部以摊平第一片体。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包含第一基板、二第一侧板、二 第一延伸板、多个第一结合板、第二基板、第二延伸板。第一基板具有 二第一侧边及二第二侧边,二第一侧边分别连接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 设有预撕部,并可经由弯折而形成插置部,二第二侧边分别连接可朝向 第一基板弯折的第一延伸板。多个第一结合板连接于二第一延伸板,于、夕第一延伸板朝向第一基板弯折后分别插入插置部。第二基板连接于第一 延伸板,具有二第三侧边及二第四侧边,其中一第四侧边分别连接可朝 向第二基板弯折的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定位于第一延伸板,使第二 基板、第二延伸板及二第一延伸板罩覆第一基板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 取预撕部后,多个第一结合板离开插置部以摊平第一基板。本专利技术包装物品并置于放置面上后,使用者仅需撕取预撕部,即可 使第一基板向外翻开摊平,用以让使用者以平行放置面的方向取出大体 积或较重的物品,解决常用包装外箱包装大体积或较重物品时,必须费 力地将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向上抬出,或是多人共同施力才能取出物品 的问题。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 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一);图1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二);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于组装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于组装完成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于取出物品的示意图(一);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于取出物品的示意图(二);图4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于取出物品的示意图(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于两片体摊平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一);图6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于组装完成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A、图1B、图2及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包装外箱结构,包含有第一片体IO、第二片体30。第一片体IO主要由第一基板11、 二第一侧板12、 二第一延伸板13、多个第一结合板14所组成。第一基板11概呈矩形,具有约略相互垂直的二第一侧边lla与二第二侧边llb,并于二第一侧边lla上适当位置处设置穿孔IIO,其中,二第一侧边lla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2,且第一侧板12设有预撕部121,并可经由弯折而形成插置部122,此外,第一侧板12于未连接第一基板11的侧边延伸设有对应于穿孔110的凸部123,于第一侧板12弯折后,凸部123嵌入其所对应的穿孔110内;二第二侧边lib分别连接第一延伸板13,且每一第一延伸板13连接有多个第一结合板14,于第一延伸板13朝向第一基板11弯折后,分别将多个第一结合板14插入插置部122内,使第一片体10概呈盒体状(如图2所示)。于前述说明中,预撕部121可由多个戳点或裁切线形成,其可仅设置于其中一第一侧板12,或是每一第一侧板12均设置有预撕部121。第二片体30主要由第二基板31、 二第二侧板32、 二第二延伸板33、多个第二结合板34所组成。第二基板31概呈矩形,具有约略相互垂直的二第三侧边31a及二第四侧边31b,其中,二第三侧边31a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的第二侧板32, 二第四侧边31b分别连接可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的第二延伸板33,于第二侧板32、第二延伸板33朝向第二侧板32弯折后使第二片体30概呈盖体状。多个第二结合板34连接于第二延伸板33的两端,于第二延伸板33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后,第二延伸板33板两端的第二结合板34分别插入第一基板11两侧的插置部122内,用以结合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使第二片体30罩覆第一片体IO而形成容置空间,使物品5可收容在容置空间内(如图3所示)。此外,第一片体10上设有多个第一弯折线18,位于第一基板11与每一第一侧板12之间、第一基板11与每一第一延伸板13之间及第一延伸板13与每一第一结合板14之间,以供第一侧板12、第一延伸板13沿着第一弯折线18朝向第一基板11弯折,第一结合板14沿着第一弯折线18朝向第一延伸板13弯折而插入插置部122内。第二片体30上设有多个第二弯折线38,位于第二基板31与每一第二侧板32之间、第二基板831与每一第二延伸板33之间及第二延伸板33与每一第二结合板34之间,以供第二侧板32、第二延伸板33沿着第二弯折线38朝向第二基板31弯折,第二结合板34沿着第二弯折线38朝向第二延伸板33弯折而插入插置部122内。再者,本专利技术更可于其中一第二延伸板33上设置握持部4,较佳地可于第二延伸板33设置穿孔331而穿设握持部4,以便使用者进行搬运。如图4A、图4B及图4C所示,使用者以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外箱结构包装物品5后,将其移至预定位置处的放置面9上,稳固放置后再沿着预撕部121撕取而撕开第一侧板12,并向外拉开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31,使第一结合板14与第二结合板34脱离插置部122,即可使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向外翻开摊平(如图5所示)。此时使用者可以平行放置面9的方向取出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5,即施力推或拉动物品5平行移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外箱结构,而不需费力地将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向上抬出外箱,并可避免物品5于取出过程中脱落而导致损坏。此外,使用者于放置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外箱结构于放置面9上时,除以第一延伸板13与第二延伸板33贴附放置面9的竖立放置外,也可以第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31贴附放置面9的平躺放置,于撕取预撕部121后,使第一片体10与第二片体30向外翻开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外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片体,包含:  第一基板,包含两个第一侧边及两个第二侧边;  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侧边,上述这些第一侧板分别弯折以形成插置部,每一个上述第一侧板的外侧包含预撕部;两个第一延伸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二侧边;及  多个第一结合板,连接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朝向上述第一基板弯折,使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分别插入上述插置部;及  第二片体,包含:  第二基板,包含两个第三侧边及两个第四侧边;及  两个第二延伸板,分别连接于上述这些第四侧边,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朝向上述第二基板弯折,上述这些第二延伸板分别定位于上述这些第一延伸板,使上述第二片体罩覆上述第一片体而形成容置空间,于撕取上述预撕部后,上述这些第一结合板离开上述插置部以摊平上述第一片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宏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