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服装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衬衣袖型。
技术介绍
1、参照图1、图3,目前市面上的衬衣袖型包括有前片和后片,通过前片和后片进行缝制形成,为了便于穿着的舒适,在前片上开设有调整前前袖窿弧线,位于调整前前袖窿弧线的底端水平设置为调整前前袖窿,在后片上相对于前片的位置开设有调整前后袖窿弧线,位于调整前后袖窿弧线的底端水平设置有调整前后袖窿,调整前前袖窿和调整前后袖窿齐平。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目前市面上常规袖型的前片位于调整前前袖窿弧线极点处的前胸宽为19cm,调整前后袖窿弧线极点处的前胸宽为22.5cm,调整前前袖山弧线的1/4处与弧线两端连线之间的长度为1.7cm,调整前后袖山弧线的下端部与调整前前袖山弧线的下端部之间的连线水平设置。
3、使得传统正装长袖衬衣在制版时,袖窿较深,前后片拼合后,袖窿呈现椭圆形,匹配袖制版时袖山很低,袖肥较大,前后袖山弧线较平缓,成衣呈现的状态为前袖斜绺严重,袖子起吊,穿着肥大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袖子前绺,减少前袖隆存量,袖型在缝制成衣后,穿着更加复合人体,更好的修饰身体,本申请提供一种衬衣袖型。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衬衣袖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衬衣袖型,包括有前片,所述前片的一侧缝合有后片,所述前片上开设有调整后前袖窿弧线,所述后片上开设有调整后后袖窿弧线,所述前片位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的底端水平设置有调整后前袖窿,所述后片位于所述调整后后袖窿弧线的底端水平
4、可选的,所述调整前前袖窿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之间的间距为1.5cm,所述调整前后袖窿与所述调整后后袖窿的间距为1.5cm。
5、可选的,所述前片上的调整后前袖窿弧线的极值位置处形成的前胸宽为17.8cm,所述后片上的调整后后袖窿弧形的极值位置处形成的后胸宽为22cm。
6、可选的,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的极值位置处的竖向垂线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之间的交点距离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最近的距离为3cm。
7、可选的,所述前片上设置有调整后前袖山弧线,所述调整后前袖山弧线的两端端点连线与所述调整后前袖山弧线的下1/4处的间距为3cm。
8、可选的,所述后片上设置有调整后后袖山弧线,所述调整后后袖山弧线的下端端点低于所述调整前后袖山弧线的下端端点。
9、可选的,所述调整前后袖山弧线的底端端点与所述调整后后袖山弧线的底端端点之间的间距为0.8cm。
10、可选的,所述前片与所述后片缝合后形成调整后前袖底缝和调整后后袖底缝,所述调整后前袖底缝和调整后后袖底缝均为弧形结构,所述调整后前袖底缝两端端部连线与调整前前袖底缝最远距离为2cm,所述调整后后袖底缝两端端部连线与调整前后袖底缝最远距离为1.5cm。
1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2、1、新袖型在缝制成衣后,穿着更加复合人体,更好的修饰身体。
13、2、新袖型穿着后,前袖斜绺明显减少,袖肥适中美观,穿着外套后,袖笼压迫感明显减轻,增强穿着舒适度,体验感。
14、3、新袖型穿着后由于较贴合人体,可以很大程度增加抬手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片(1),所述前片(1)的一侧缝合有后片(2),所述前片(1)上开设有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所述后片(2)上开设有调整后后袖窿弧线(22),所述前片(1)位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的底端水平设置有调整后前袖窿(14),所述后片(2)位于所述调整后后袖窿弧线(22)的底端水平设置有调整后后袖窿(24),所述调整后前袖窿(14)高于调整前前袖窿(13),所述调整后后袖窿(24)高于调整前后袖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前前袖窿(13)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14)之间的间距为1.5cm,所述调整前后袖窿(23)与所述调整后后袖窿(24)的间距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上的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的极值位置处形成的前胸宽为17.8cm,所述后片(2)上的调整后后袖窿(24)弧形的极值位置处形成的后胸宽为22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的极值位置处的竖向垂线与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上设置有调整后前袖山(31)弧线,所述调整后前袖山(31)弧线的两端端点连线与所述调整后前袖山(31)弧线的下1/4处的间距为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2)上设置有调整后后袖山(41)弧线,所述调整后后袖山(41)弧线的下端端点低于调整前后袖山(4)弧线的下端端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前后袖山(4)弧线的底端端点与所述调整后后袖山(41)弧线的底端端点之间的间距为0.8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与所述后片(2)缝合后形成调整后前袖底缝(51)和调整后后袖底缝(61),所述调整后前袖底缝(51)和调整后后袖底缝(61)均为弧形结构,所述调整后前袖底缝(51)两端端部连线与调整前前袖底缝(5)最远距离为2cm,所述调整后后袖底缝(61)两端端部连线与调整前后袖底缝(6)最远距离为1.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片(1),所述前片(1)的一侧缝合有后片(2),所述前片(1)上开设有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所述后片(2)上开设有调整后后袖窿弧线(22),所述前片(1)位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的底端水平设置有调整后前袖窿(14),所述后片(2)位于所述调整后后袖窿弧线(22)的底端水平设置有调整后后袖窿(24),所述调整后前袖窿(14)高于调整前前袖窿(13),所述调整后后袖窿(24)高于调整前后袖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前前袖窿(13)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14)之间的间距为1.5cm,所述调整前后袖窿(23)与所述调整后后袖窿(24)的间距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上的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的极值位置处形成的前胸宽为17.8cm,所述后片(2)上的调整后后袖窿(24)弧形的极值位置处形成的后胸宽为22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衬衣袖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后前袖窿弧线(12)的极值位置处的竖向垂线与所述调整后前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昌贤,陈忠全,吴致广,龚立超,周莎莎,蔡昌弓,王久林,赵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格雷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