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烟囱筒体的安装方法。钢烟囱筒体的安装方法,钢烟囱筒体的安装分两部分进行,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部分筒体标高为至第一部分筒体以埋设的中心标板作为第一部分筒体中心点用16~25t汽车吊进行安装;2)第二部分标高为至第二部分筒体共分三段安装:第一段筒体的标高为至第二段筒体的标高为至第三段筒体的标高为至每段筒体的每一节筒体采用两套10吨固定滑轮组作为主吊系统进行倒装;第三段筒体与第一部分筒体、第二段筒体与第三段筒体、第一段筒体与第二段筒体之间均采用两套10吨固定滑轮组作为主吊系统进行顺装。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烟囱筒体安装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加热炉烟囱为高耸钢烟囱,全高74.5m,钢烟囱高于塔架15m,烟囱内壁设有耐火材料内衬,分段安装重量大,由于场地窄小无法使用大型吊装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成本低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钢烟囱筒体的安装分两部分进行,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部分筒体标高为V-4. 5m至V-0. 5m,第一部分筒体以埋设的中心标板作为第一部分筒体中心点用16 25t汽车吊进行安装,并检验第一部分筒体的中心度和椭圆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第一部分筒体的底座法兰分二部分在V-4. 5m处拼装、焊接; 2)第二部分标高为V-O. 5m至V+70m;第二部分筒体共分三段安装第一段筒体的标高为V+36m至V+70m,高为34m ;第二段筒体的标高为V+11. 5m至V+36ra,高为24. 5m ;第三段筒体的标高为V-O. 5m至V+11. 5m,高为12m ; ①第一段筒体的安装第一段筒体分成17节筒体,每节筒体的高度为2米;在已安装好的钢烟囱塔架的55米处采用两套10吨固定滑轮组作为主吊系统,起重采用4 16mm钢丝绳,将固定滑轮组固定在钢烟闺塔架上;通过主吊系统将第一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送至钢烟闺塔架的中心,然后向上提升2米,留出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下一节筒体至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然后再向上提升2米,留出再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再下一节筒体至上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上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上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再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依此类推,直到第一段筒体全部安装完毕; 待第一段筒体拼装完毕后再整体提升到最上面第一段筒体的上口位于标高55. 5米处,然后将第一段筒体临时固定在钢烟闺塔架上;在第一段筒体的上口实施烟闺帽子和烟囱爬梯的安装和焊接,然后采用三根揽风绳固定于烟囱帽子的外壁吊环上; 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一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将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一段筒体的最下一节筒体固定,再将第一段筒体与钢烟囱塔架的临时固定解开,将第一段筒体整体提升到最上面第一段筒体的上口到标高71. 5米处,再将第一段筒体临时固定在钢烟囱塔架上;再将两套10吨滑轮组向下移动到标高45米处作为第二段筒体的主吊系统; ②第二段筒体的安装第二段筒体分成11节筒体; 通过主吊系统将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送至钢烟闺塔架中心,然后向上提升,留出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下一节筒体至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然后再向上提升,留出再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再下一节筒体至上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上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上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再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依此类推,直到第二段筒体全部安装完毕; 待第二段筒体拼装完毕后再整体提升到第二段筒体的上口位于标高37. 0米处,然后将第二段筒体临时固定在钢烟囱塔架上;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两套10吨滑轮组向下移动到标高35米处作为第三段筒体的主吊系统; ③第三段筒体的安装第三段筒体分成6节筒体,每节钢烟囱筒体的高度为2. 0米; 通过主吊系统将第三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送至钢烟闺塔架中心,然后向上提升,留出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下一节筒体至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然后再向上提升,留出再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再下一节筒体至上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上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上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再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依此类推,直到第三段筒体全部安装完毕; 待第三段筒体拼装完毕后再整体提升到第三段筒体的上口位于标高12. 0米处, ④在第一部分筒体的上端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第三段筒体回落对位焊接; 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三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两套10吨滑轮组向上移动到标高45米处作为第二段筒体回落的主吊系统;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第二段筒体与钢烟闺塔架的临时固定解开;第三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的上端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第二段筒体回落到第三段筒体上对位焊接; 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两套IO吨滑轮组向上移动到标高55米处作为第一段筒体回落的主吊系统;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一段筒体的最下一节筒体固定,再将第一段筒体与钢烟囱塔架的临时固定解开;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的上端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 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第一段筒体回落到第二段筒体上对位焊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施工简便,可操作性强;不受安装场地条件的限制,适用范围广。 2、使用此法安装钢烟囱筒体,可以降低成本,有效地解决了场地窄小,安装费用低的问题,并具有较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 图2是钢烟囱塔架的吊装示意图; 图中1-定滑轮,2-巻扬机,3-第一手拉葫芦,4-第二手拉葫芦,5-第三手拉葫芦,6-第一耳绳,7-主拖拉绳,8-第二耳绳,9-导向滑轮,10-抱杆,11-动滑轮组,12-塔架横杆或塔架支撑,13-定滑轮组,14-第一节塔架,15-吊耳,16-巻扬钢绳;17-钢烟囱塔架,18-钢烟囱筒体,19-烟囱帽子,20-揽风绳。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示,,钢烟囱筒体18的安装分两部分进行(即第一部分筒体、第二部分筒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部分筒体标高为V-4. 5m至V-0. 5m,第一部分筒体以埋设的中心标板作为第一部分筒体中心点用16 25t汽车吊进行安装,并检验第一部分筒体的中心度和椭圆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第一部分筒体的底座法兰分二部分在V-4. 5m处拼装、焊接; 2)第二部分标高为V-0. 5m至V+70m,第二部分筒体采用顺装和倒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安装;第二部分筒体共分三段安装(即第一段筒体、第二段筒体、第三段筒体)第一段筒体的标高为V+36m至V+70m,高为34m ;第二段筒体的标高为V+11. 5m至V+36m,高为24. 5m ;第三段筒体的标高为V-0. 5m至V+11. 5m,高为12m ; ①第一段筒体的安装第一段筒体分成17节筒体(每节筒体倒装,即先装最上一节,最后再装最下一节),每节筒体的高度为2米;在已安装好的钢烟囱塔架17的55米处采用两套IO吨固定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烟囱筒体的安装方法,钢烟囱筒体的安装分两部分进行,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部分筒体标高为▽-4.5m至▽-0.5m,第一部分筒体以埋设的中心标板作为第一部分筒体中心点用16~25t汽车吊进行安装,并检验第一部分筒体的中心度和椭圆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第一部分筒体的底座法兰分二部分在▽-4.5m处拼装、焊接; 2)第二部分标高为▽-0.5m至0+70m;第二部分筒体共分三段安装:第一段筒体的标高为▽+36m至▽+70m,高为34m;第二段筒体的标高为▽+11.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再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依此类推,直到第二段筒体全部安装完毕; 待第二段筒体拼装完毕后再整体提升到第二段筒体的上口位于标高37.0米处,然后将第二段筒体临时固定在钢烟囱塔架上;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两套10吨滑轮组向下移动到标高35米处作为第三段筒体的主吊系统; ③第三段筒体的安装:第三段筒体分成6节筒体,每节钢烟囱筒体的高度为2.0米; 通过主吊系统将第三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送至钢烟囱塔架中心,然后向上提升,留出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下一节筒体至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然后再向上提升,留出再下一节筒体的安装位置,然后水平移动再下一节筒体至上一节筒体底部的同心位置,并在上一节筒体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上一节筒体回落,通过定位卡板准确配合后与再下一节筒体进行拼装、焊接; 依此类推,直到第三段筒体全部安装完毕; 待第三段筒体拼装完毕后再整体提升到第三段筒体的上口位于标高12.0米处, ④在第一部分筒体的上端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第三段筒体回落对位焊接; 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三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两套10吨滑轮组向上移动到标高45米处作为第二段筒体回落的主吊系统;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固定,再将第二段筒体与钢烟囱塔架的临时固定解开;第三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的上端内壁圆周上均匀焊接4~6点定位卡板,然后将第二段筒体回落到第三段筒体上对位焊接; 解开主吊系统的起重钢丝绳与第二段筒体的最上面第一节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