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及液氦传输管路。
技术介绍
1、液氦输液管是低温
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低温装置,通过液氦输液管既可以向液氦低温系统中加注液氦,也可以进行液氦中在不同系统之间的转移。
2、现有技术中,液氦输液管由双层管路构成,主要结构为门型结构,中间为柔性管路,两端为竖直硬管,内管和外管之间有真空夹层,以降低液氦传输过程中的漏热。然而,液氦输液管为全焊接的死真空结构,一旦设计定型,结构无法修改,不具备拓展性。当在实验或工程中,液氦输液管长度无法满足需求时,需重新设计或购买新的液氦输液管,使得液氦输液管的装配过程费时费力且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及液氦传输管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氦输液管不具备拓展性,而为了实验或工程的正常进行,因重新设计或购买导致费时费力且成本增加的缺陷。
2、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包括:
3、外连接组件,包括围成安装空间的转接部件和两个外连接部件,两个外连接部件相对间隔设置,并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液氦传输管,所述外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管和隔热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所述液氦传输管的外管,所述隔热管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内壁,所述隔热管具有供所述液氦传输管的内管穿过的连接孔;所述转接部件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外连接部件的连接管;
4、内连接组件,包括内连接部件和吸附件,所述内连接部件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液氦传输管的内管,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安装空间的杂质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转接部件包括两个压紧端盖和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压紧端盖之间的转接管,两个所述压紧端盖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外连接部件的连接管。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压紧端盖和所述转接管螺纹连接。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压紧端盖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转接管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配合的外螺纹。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转接管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隔热管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隔热管段和至少一个轴向隔热管段,所述径向隔热管段和所述轴向隔热管段交替连接,距离所述连接管最远的所述径向隔热管段或所述轴向隔热管段具有所述连接孔。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内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密封法兰,两个所述密封法兰分别用于连接于两个所述内管。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所述吸附件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内管的活性炭环或分子筛环。
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氦传输管路,包括包括至少两个液氦传输管和任一项上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相邻两个液氦传输管通过所述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连接。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通过两个外连接部件的连接管连接于两个液氦传输管的外管,连接管内壁连接有供液氦传输管的内管穿过的隔热管,隔热管能够密封液氦传输管的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真空夹层,两个外连接部件通过转接部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两个外连接部件的拆装,两个液氦传输管的内管通过内连接部件连接,从而实现两个液氦传输管的拆装,进而实现液氦传输管路长度的改变,可根据实验或工程中液氦传输管长度需求,以拓展液氦传输管路长度,提升实验效率并降低实验成本;并且,在两个液氦传输管的外管通过外连接组件连接,两个液氦传输管的内管通过内连接部件连接时,通过吸附件吸附外连接组件所形成安装空间内的杂质气体,以使安装空间处于真空环境,避免低温液氦在位于安装空间内的内管传输时的液氦损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包括两个压紧端盖和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压紧端盖之间的转接管,两个所述压紧端盖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外连接部件的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盖和所述转接管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盖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转接管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配合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包括至少一个径向隔热管段和至少一个轴向隔热管段,所述径向隔热管段和所述轴向隔热管段交替连接,距离所述连接管最远的所述径向隔热管段或所述轴向隔热管段具有所述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密封法兰,两个所述密封法兰分别用于连接于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内管的活性炭环或分子筛环。
9.一种液氦传输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液氦传输管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相邻两个液氦传输管通过所述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包括两个压紧端盖和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压紧端盖之间的转接管,两个所述压紧端盖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外连接部件的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盖和所述转接管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盖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转接管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配合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氦传输管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氦传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鹏,雷祎琳,李建国,卫铃佼,洪国同,刘彦杰,梁惊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