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及储能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443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及储能逆变器,电感组件连接结构设于储能逆变器上,包括电感盒、第一电路板,电感盒内设有电感组件;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与电感组件的引脚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还与储能逆变器的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通过利用电路板连接的方式取代现有逆变器中通过多个连接线连接的方式,在连接过程中,只需将电感组件的引脚与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储能逆变器的第二电路板对应连接,操作方便、便于降低工作强度、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电路板连接,还可有效减少由于相邻的电感导线距离过近而产生的传导干扰,节约了逆变器箱体的整体空间,降低了线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及储能逆变器


技术介绍

1、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等组成。逆变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现有逆变器中,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多采用导线与逆变器中的电路板进行连接,内部接线较为复杂,多采用接线端子和螺丝锁线,步骤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为了便于组装,逆变器箱体的体积往往设置会比较大,因此产品的材料成本也比较高。而且,电感槽距离接线端子大多较远,为了减少电感导线带来的传导干扰,往往电感导线较长,增加了线材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及储能逆变器。

2、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设于储能逆变器上,包括电感盒、第一电路板。

4、所述电感盒内设有电感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路与所述电感组件的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还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电感组件的一侧。

5、具体而言,储能逆变器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且可以在需要时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进行储存。储能逆变器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储能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能够实现能源的平衡和优化利用。具体而言,储能逆变器是一种电力转换设备,它结合了逆变器和储能技术的特点,能够实现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的相互转换。当外部供电不足或不可用时,储能逆变器可以通过将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来满足用电需求;其中,储能逆变器的逆变器部分主要还是以电感为主,即电感组件是储能逆变器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电感组件与储能逆变器内的其他电路板的可靠连接尤为重要。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感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装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绝缘组件用以将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隔绝。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设在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二绝缘板均采用硬质橡胶材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对的投影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绝缘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的投影面的面积。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感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装设在所述电感盒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母、螺丝,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母、螺丝,所述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连接孔并与所述电感盒上所预设的螺孔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感盒固定连接;所述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设的所述螺母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设的所述螺母为表贴螺母。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感盒的外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加强筋条。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感盒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端面均布有多个条形凸起。

15、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

16、相对于相关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技术提供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通过利用电路板连接的方式取代现有逆变器中通过多个连接线连接的方式,在连接过程中,只需将电感组件的引脚与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储能逆变器的第二电路板对应连接,即可完成电感组件在储能逆变器上的安装,操作方便,便于降低工作强度、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电路板代替多组连接线连接,使电路板内铺设的铜制通路代替连接导线,且由于铜制通路由于固定设在电路板内不会发生相对偏移,可有效减少由于相邻的电感导线距离过近而产生的传导干扰,节约了逆变器箱体的整体空间,降低了线材及箱体耗材成本。

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设于储能逆变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装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绝缘组件用以将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隔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设在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对的投影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绝缘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的投影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装设在所述电感盒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母、螺丝,所述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连接孔并与所述电感盒上所预设的螺孔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感盒固定连接;所述螺丝穿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设的所述螺母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设的所述螺母为表贴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的外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加强筋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远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端面均布有多个条形凸起。

10.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组件连接结构,设于储能逆变器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装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侧,所述绝缘组件用以将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隔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设在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相对的投影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绝缘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对的投影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装设在所述电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吴太秀陈展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格瑞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