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422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其中,通讯系统包括目标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目标通讯模块包括有目标通讯单元,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的一端通过通讯总线与目标通讯单元连接,第二控制单元通过通讯桥接线并联安装在通讯总线上,通讯桥接线上还安装有开关控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开关控制件,设定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的先后通讯顺序,既避免由于RS485的工作电平高于CAN总线,在不规则的通讯过程中损坏通讯总线上的CAN总线器件,又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通讯兼容性、适配性,有效整合并利用CAN总线的先进通讯技术优势,提高系统通讯效率,降低了成本,便于后期维护与升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通讯,尤其是指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储能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通讯架构设计中,通讯方式与接口的选择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可扩展性及维护便捷性。当前,业界广泛采用的通讯技术包括rs232、rs485、can总线、以太网以及无线通讯等多种方案,每种技术均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2、传统上,rs485总线因其长距离通讯能力、支持多节点连接及成本效益显著等特点,在储能系统及其它工业控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技术进步与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控制器间通讯频率与数据量的显著提升,rs485总线相对较低的通讯速率逐渐成为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相比之下,can总线以其更高的通讯速率、良好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以及强大的实时性,逐渐成为替代rs485以实现更高效数据传输的优选方案。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一转型并非毫无挑战。特别是在已部署rs485通讯协议的既有系统中,直接引入can总线通讯方式往往面临兼容性问题,这不仅增加了系统集成的复杂度,还可能对产品的后期维护与升级造成不便。

3、此外,由于rs485的工作电平高于can总线,在不规则的通讯过程中容易损坏通讯总线上的can总线器件。

4、因此,如何保证系统兼容性的同时,充分利用can总线等先进通讯技术的优势,提高系统通讯效率,降低系统集成复杂度,以及保证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can总线器件,成为储能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工程师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其解决传统储能系统兼容性受限,难以有效整合并利用can总线的先进通讯技术优势,系统通讯效率低,集成较为复杂,在不规则的通讯过程中容易损坏通讯总线上的can总线器件,以及不便于后期维护与升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包括:

4、目标通讯模块,所述目标通讯模块包括有目标通讯单元;

5、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一端通过通讯总线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通讯桥接线并联安装在所述通讯总线上,所述通讯桥接线上还安装有开关控制件。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外部状态控制器,所述外部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通断。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讯总线包括h线和l线,所述h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数据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l线的一端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的数据反馈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通讯桥接线包括a线和b线,所述a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数据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h线连接,所述b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数据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线连接,所述a线和所述b线上均安装有所述开关控制件。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为can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rs485控制单元,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为can通讯单元和rs485通讯单元中的任意一种。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发出can数据信号,并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进行基于所述can数据信号的信息交互,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发出rs485数据信号,并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进行基于所述rs485数据信号的信息交互。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合通讯方法,用于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1、s01,驱动所述can控制单元,向所述目标通讯单元发出can数据信号;

12、s02,根据所述can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之间的通讯状态,获得第一通讯结果,若所述第一通讯结果不基于所述can数据信号,则转入步骤s03;

13、s03,关断所述can控制单元,并通过调整所述开关控制件状态的方式,驱动所述rs485控制单元向所述目标通讯单元发出rs485数据信号;

14、s04,根据所述rs485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之间的通讯状态,获得第二通讯结果,若所述第二通讯结果不基于所述rs485数据信号,则转入步骤s05;

15、s05,通讯结束。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基于步骤s02,包括:

17、s201,判断所述can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之间是否存在基于所述can数据信号的信息交互,若存在,转入步骤s202,反之转入步骤s03;

18、s202,判定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为所述can通讯单元,锁定所述can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进行基于所述can数据信号的信息通讯。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基于步骤s04,包括:

20、s401,判断所述rs485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之间是否存在基于所述rs485数据信号的信息交互,若存在,转入步骤s402,反之转入步骤s05;

21、s402,判定所述目标通讯单元为所述rs485通讯单元,锁定所述rs485控制单元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进行基于所述rs485数据信号的信息通讯。

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引入开关控制件,设定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二控制单元的先后通讯顺序,既避免了由于rs485的工作电平高于can总线,在不规则的通讯过程中损坏通讯总线上的can总线器件,又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通讯兼容性、适配性,有效整合并利用can总线的先进通讯技术优势,使系统通讯效率提高,降低了系统集成复杂度,降低了成本,便于后期的维护与升级。

2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还连接有外部状态控制器,所述外部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总线(30)包括H线和L线,所述H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数据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L线的一端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的数据反馈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通讯桥接线(40)包括A线和B线,所述A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数据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H线连接,所述B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数据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线连接,所述A线和所述B线上均安装有所述开关控制件(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为CAN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为RS485控制单元,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为CAN通讯单元和RS485通讯单元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用于发出CAN数据信号,并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进行基于所述CAN数据信号的信息交互,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用于发出RS485数据信号,并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进行基于所述RS485数据信号的信息交互。

6.一种混合通讯方法,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通讯方法,基于步骤S02,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通讯方法,基于步骤S04,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还连接有外部状态控制器,所述外部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型混合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总线(30)包括h线和l线,所述h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数据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l线的一端与所述目标通讯单元(11)的数据反馈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数据接收端连接,所述通讯桥接线(40)包括a线和b线,所述a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数据发送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h线连接,所述b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数据接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线连接,所述a线和所述b线上均安装有所述开关控制件(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兵曾磊龙运涛熊路兵李晓锋喻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伏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