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站烟气脱硫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电站烟气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36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包括:烟气输送管道;第一加热部,第一加热部具有第一热源入口、第一热源腔、第一热源出口、被加热介质入口、被加热介质腔和被加热介质出口;脱硫塔,脱硫塔用于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脱硫塔具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烟气入口与第一热源出口连通,烟气出口通过第一换热管道与被加热介质入口连通;烟囱,烟囱的入口通过第二换热管道与被加热介质出口连通;第二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用于加热通入烟囱内的烟气,第二加热部与第一加热部用于加热通入烟囱内的烟气,且使得烟囱排出的烟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具有可降低地面污染浓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具体涉及一种电站烟气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1、常见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烟系统主要由脱硫风机、气气加热部、吸收塔模块、烟气脱硫旁路烟道、烟气脱硫出口烟道、烟囱入口烟道以及相关的挡板门等组成。如果省去气气加热部,从吸收塔模块排出的经处理的绝热饱和湿烟气则直接经出口烟道和烟囱向大气排放,湿烟气温度通常为45℃至55℃,吸收塔下游侧的烟道和烟囱处于湿状态下运行,故将这种烟气脱硫工艺流程称为湿烟囱工艺。湿烟囱工艺省去气气加热部,简化了系统,缩短了进出口烟道,降低了投资和运行成本,省去了故障率较高的气气加热部带来的大量维修工作,系统总压损降低,设备占地面积也明显减少。湿烟囱工艺在国内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湿烟囱工艺对环境污染较大,且易发生烟羽下洗现象、烟囱“降雨”现象和白色闪蒸蒸汽烟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湿烟气由于温度低,浮力小,垂直扩散速度低,因此湿烟囱排放的低温烟气造成的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地面污染浓度比排放加热烟气的烟囱要大,而且由于更接近烟囱,相当于降低了脱硫效率。靠近烟囱的附近地区发生烟羽下洗现象是因为当风吹过烟囱时,背风侧形成一个低压区,风速加大,低压区的范围扩大,而且低压区的压力下降越多,因为湿烟气离开烟囱后,抬升的浮力不足,会被低压拖入低压区中,发生烟羽下洗。烟羽的下冲气流不仅腐蚀烟囱组件,而且降低了烟羽的扩散程度,在低于0℃气温下还会造成烟囱结冰。烟囱“降雨”,其起因是烟气夹带的液滴和湿烟气离开烟囱后形成的凝结水。湿烟囱造成的降雨通常发生在烟囱下风侧几百米内,污染环境。湿烟囱工艺的降雨概率高于加热烟气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湿烟气温度低,当脱硫烟气从烟囱中排放时将呈现出大量的白色闪蒸蒸汽,形成白色闪蒸蒸汽烟羽。

2、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站烟气脱硫系统。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包括:

4、烟气输送管道,所述烟气输送管道的进口用于通入锅炉排出的烟气;

5、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具有第一热源入口、第一热源腔、第一热源出口、被加热介质入口、被加热介质腔和被加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一热源腔与所述第一热源入口和所述第一热源出口连通,所述被加热介质腔与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和所述被加热介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热源腔与所述被加热介质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热源腔内的热源可对所述被加热介质腔内的被加热介质加热,所述第一热源入口与所述烟气输送管道的出口连通;

6、脱硫塔,所述脱硫塔用于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所述脱硫塔具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第一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第一换热管道与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连通;

7、烟囱,所述烟囱的入口通过第二换热管道与所述被加热介质出口连通;

8、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用于加热通入所述烟囱内的烟气,所述第二加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用于加热通入所述烟囱内的烟气,且使得所述烟囱排出的烟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

9、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具有可降低地面污染浓度的优点。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部具有用于排出闪蒸蒸汽的闪蒸蒸汽出口,所述闪蒸蒸汽出口排出的闪蒸蒸汽用于加热通入所述烟囱内的烟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部为闪蒸罐,所述闪蒸罐具有脱硫浆液入口、冷浆液出口和所述闪蒸蒸汽出口,所述闪蒸罐闪蒸出的闪蒸蒸汽用于作为加热通入所述烟囱内的烟气;

12、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有脱硫浆液出口,所述脱硫浆液出口通过脱硫浆液管道与所述脱硫浆液入口连通,所述脱硫浆液管道上设有浆液泵;

13、所述脱硫塔的上部设有冷浆液入口,所述冷浆液入口与所述冷浆液出口连通。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道上设有第三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部可对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内的烟气进行加热,所述第三换热部的热源入口与所述闪蒸蒸汽出口连通;和/或,

15、所述第二换热管道上设有第四换热部,所述第四换热部可对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内的烟气进行加热,所述第四换热部的热源入口与所述闪蒸蒸汽出口连通。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具有第二热源入口、第二热源腔和第二热源出口,所述第二热源腔与所述第二热源入口和所述第二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热源腔、所述第二热源腔和所述被加热介质腔中的任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腔内的热源可对被加热介质腔内的被加热介质加热。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源入口与所述闪蒸蒸汽出口连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被加热介质腔内的烟气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热源腔位于所述第二热源腔的下游。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为热泵,所述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脱硫风机。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60℃。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囱排出的烟气温度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9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部具有用于排出闪蒸蒸汽的闪蒸蒸汽出口,所述闪蒸蒸汽出口排出的闪蒸蒸汽用于加热通入所述烟囱内的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具有第二热源入口、第二热源腔和第二热源出口,所述第二热源腔与所述第二热源入口和所述第二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热源腔、所述第二热源腔和所述被加热介质腔中的任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腔内的热源可对被加热介质腔内的被加热介质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源入口与所述闪蒸蒸汽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加热介质腔内的烟气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热源腔位于所述第二热源腔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为热泵,所述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脱硫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6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排出的烟气温度大于等于80℃且小于等于9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部具有用于排出闪蒸蒸汽的闪蒸蒸汽出口,所述闪蒸蒸汽出口排出的闪蒸蒸汽用于加热通入所述烟囱内的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站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具有第二热源入口、第二热源腔和第二热源出口,所述第二热源腔与所述第二热源入口和所述第二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热源腔、所述第二热源腔和所述被加热介质腔中的任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热源腔内的热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珺王保民姚国鹏周贤彭烁安航李凌杉张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