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其包含一外壳、容纳在该外壳内的一内磁芯、以及卷绕在该内磁芯外表面且容纳在该外壳内的一线圈;该外壳包含分隔的二侧壁,该内磁芯的二端分别与该外壳二侧壁相对且分隔一间隙,且该内磁芯上设有一槽口部,使得该电感器可便利地调整至所要的饱和特性;该线圈的二线端延伸出该外壳。据此,该电感器可在低负载时具有较高的感值以产生较大的涟波抑制力,使得电源模组的损耗较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尤指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电感器广泛使用在网路、电信、电脑、交流电源和周边设备上用以滤波、抑制杂讯及抗电磁干扰(EMI)。常用的电感器一般包含卷绕成螺旋状的金属线圈,线圈表面披覆有绝 缘膜而形成绝缘线圈(例如漆包线),该线圈的中空内部收纳有由例如铁粉或铁氧体材料 构成的内芯材(core),该线圈与该内芯材收纳在做为屏蔽罩体的一外壳内,该外壳一般亦 由铁氧体材料制成。该外壳与该内芯材之间通常具有气隙用以调整感值。常用电感器在使用上虽然已具有部分成效。然而,当供电电路提供的电流小时,常 无法提供较高的感值来产生较大的涟波抑制力,导致电源模组的损耗高,工作效率低。再 者,在高电流时,小气隙的铁氧体核心仍可能发生饱和且发生过热的现象。本技术人有鉴于此,遂悉心加以研究设计,于今有本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该 电感器利于控制饱和电流曲线的形状,而且量产良率高,此外,在低负载时能有较高的感 值,可产生较大的涟波抑制力,进而可降低电源模组的损耗及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本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中空外壳,其内部界定一收纳空间,该外壳包含有在一长度方向上分隔的二侧 壁;一内磁芯,其具有在该长度方向上分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内磁芯收容在 该外壳的收纳空间内,该内磁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与该外壳的二侧壁相对且分隔一间 隙,该内磁芯上更具有一槽口部;及一线圈,其沿该长度方向围绕该内磁芯的外表面且收容在该外壳的收纳空间内, 该线圈具有一第一线端及一第二线端,该线圈的第一线端与第二线端延伸出该外壳。其中,该内磁芯为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的方柱,该内磁芯更具有在与该长度方向 垂直的一宽度方向上分隔的二侧面,该槽口部包含位于该内磁芯的侧面上的至少一凹槽。其中,该内磁芯更具有与该长度方向及该宽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分隔的顶部 与底部,该槽口部包含有位于该内磁芯侧面中间处的至少一凹槽,该凹槽沿该高度方向延 伸且由该内磁芯的顶部贯穿至该内磁芯底部。其中,该槽口部包含位于该内磁芯二侧面中间处的相对二凹槽,该二凹槽沿该高 度方向延伸且由该内磁芯的顶部贯穿至该内磁芯底部。其中,该内磁芯更具有与该长度方向及该宽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分隔的顶部 与底部,该槽口部包含有位于该内磁芯二侧面中间处的相对二凹槽,各凹槽沿该高度方向 延伸且不贯通该内磁芯顶部与该内磁芯底部。其中,该内磁芯更具有与该长度方向及该宽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上分隔的顶部 与底部,该槽口部包含一环槽,该环槽围绕该内磁芯的二侧面及该内磁芯顶部与该内磁芯 底部的中间处。其中,该外壳为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立方体,该外壳更具有在该高度方向 上分隔的上端及下端,该外壳的上端形成一开口 ;该线圈的第一线端与第二线端延伸出该 外壳的上端开口。其中,该内磁芯为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的圆柱;该槽口部包含围绕该内磁芯外周 围中间处的一环槽。其中,该外壳为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立方体,该外壳更具有在该高度方向 上分隔的上端及下端,该外壳的上端形成一开口 ;该线圈的第一线端与第二线端延伸出该 外壳的上端开口。 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电感器改良结构利于控制饱和电流曲线的形状,而且 量产良率高,此外,在低负载时能有较高的感值,可产生较大的涟波抑制力,进而可降低电 源模组的损耗及提高工作效率。关于本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 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构成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图1的电感器的一横向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4-4线所取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感器的元件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感器的元件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感器的元件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感器的元件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实施例并 参照所附图式就本技术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4,显示依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构成的电感器10,该电感器10 可装设在例如网路、电信、电脑或交流电源上用以滤波、抑制杂讯及抗电磁干扰;在本实施 例中,该电感器10包含一内磁芯12、一线圈14及一中空外壳16。在本实施例中,该内磁芯12由例如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的方柱,其具有在一长度 方向上分隔的第一端18与第二端20,该内磁芯12并具有在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 上分隔的顶部21与底部22。该内磁芯12更具有在与该长度方向及该高度方向垂直的宽度 方向上分隔的二侧面23。再者,该内磁芯12具有一槽口部24,在本实施例中,该槽口部24 包含位在内磁芯12的二侧面23中间处的相对二凹槽,各凹槽沿着该高度方向延伸且由顶 部21贯穿至底部22。再者,该内磁芯12的第一端18与第二端20个别具有一端面25。该线圈14为表面披覆有绝缘膜的螺旋状线圈,其沿着该内磁芯12的长度方向卷 绕在该内磁芯12的外表面上,明确地说,该线圈14沿着该内磁芯12的长度方向且大致呈 矩形状地围绕该内磁芯12的外周围。该线圈14具有一第一线端26及一第二线端27。在 本实施例中,该线圈14在该内磁芯12的外表面上卷绕一圈,但亦可卷绕一圈以上。该外壳16由例如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的屏敝罩体,其内部界定一收纳空间28,在 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6为一中空立方体且包含在该长度方向上分隔的二侧壁29以及在该 宽度方向上分隔的前壁31与后壁33,该外壳16更具有在该高度方向上分隔的上端30及 下端32,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6的上端30形成一开口 36,该外壳16的下端32具有一底 壁38,该内磁芯12与该线圈14由该开口 36置入该收纳空间28内收容,该线圈14的第一 线端26与第二线端27分别由外壳16的上端开口 36延伸出外壳16,以便与电源电路连接; 该线圈14的外表面可通过粘着剂与对应的二端壁31黏接定位,以维持电感的稳定性。再 者,当内磁芯12与线圈14置入外壳16内后,可注入介电封装材料(例如环氧树脂)于收 纳空间28内将内磁芯12与线圈14定位。依据本技术构成的电感器10,当内磁芯12与线圈14置入外壳16的收纳空 间28内后,内磁芯12的第一端18与第二端20分别与外壳16的二侧壁29相对且分隔一 间隙,该间隙约为0. 05-0. 15mm,使得该内磁芯12的第一端18与第二端20的端面25与该 外壳16 二侧壁29之间分别形成有气隙37,该气隙37可用于调整轻负载时的感值。再者, 通过该内磁芯12的槽口部24设计,使得电感器10的饱和电流曲线的形状可控制调整。亦 艮口,在无槽口部24的设置下,当电感器10的内磁芯12在接近饱和时,电感特性会快速转折 下降,而通过该槽口部24的设置可使电感特性在内磁芯12接近饱和时较为缓和,同时,可 通过调整该槽口部24的外型与位置来控制饱和电流曲线的形状。再者,电感器10在小电 流时具有较高的感值以产生较大的涟波抑制力。参阅图5至图8,显示本技术电感器10的多个变化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中空外壳,其内部界定一收纳空间,该外壳包含有在一长度方向上分隔的二侧壁;一内磁芯,其具有在该长度方向上分隔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内磁芯收容在该外壳的收纳空间内,该内磁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与该外壳的二侧壁相对且分隔一间隙,该内磁芯上更具有一槽口部;及一线圈,其沿该长度方向围绕该内磁芯的外表面且收容在该外壳的收纳空间内,该线圈具有一第一线端及一第二线端,该线圈的第一线端与第二线端延伸出该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仁键,
申请(专利权)人:张福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