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调温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在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搭载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广泛使用,另外,电池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储能领域等。
2、电池通常包括电池模组,相关技术中,通过调温板对电池模组进行温度调节,由于电池模组会随温度变化而热胀冷缩变形,电池模组的在膨胀时会挤压其附近的调温板,使得调温板产生变形,从而影响调温板的性能,使得各调温板的调温性能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
2、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温结构,包括调温板和供液组件,调温板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调温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组,其中,至少两个调温板随对应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不同;供液组件分别与至少两个调温板形成供液回路,且至少一个供液回路中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对应供液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
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调温结构包括供液组件和至少两个调温板,供液组件分别与至少两个调温板形成供液回路,从而使得导热介质在供液组件和调温板之间循环流动,以实现电池模组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其中,相邻两个调温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由于电池模组受温度影响会产生变形,电池模组的变形会挤压其附近的调温板,从而带动调温板产生变形,影响调温板内导热介质的流量。在此基础上
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调温板包括第一调温板和第二调温板,第一调温板随对应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小于第二调温板随对应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一调温板对应的供液回路中。这里,第一调温板和第二调温板随对应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不同,调节组件设置在变形程度较小的第一调温板对应的供液回路中,只需通过调节组件将第一调温板对应的供液回路中的导热介质流量调小,即可实现第一调温板和第二调温板的流量均衡,调节简单,易于实现。
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调温板层叠设置,调节组件设置在最外侧调温板对应的供液回路中。这里,由于最外侧的调温板受到电池模组的挤压较小,对应的变形程度也较小,将调节组件设置在变形程度较小的调温板对应的供液回路中,只需通过调节组件调小供液回路的流量,即可实现该供液回路对应的调温板和其余调温板的流量均衡,调节简单,易于实现。
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温板包括连通供液回路的进液口,导热介质由进液口流入对应的调温板,调节组件设置于进液口。这里,将调节组件设置在调温板的进液口,可以方便地控制流入调温板中的导热介质的流量,便于控制,且能达到较好的流量控制效果。
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温板包括连通供液回路的出液口,导热介质由出液口流出对应的调温板,调节组件设置于出液口。这里,将调节组件设置在调温板的出液口,使得调节组件对调温板中导热介质的压力影响较小,使得调温板中导热介质的压力更加稳定。
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温板包括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邻的第二侧,调节组件设置在调温板的第二侧。这里,由于调温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电池模组,调节组件设置在调温板的第一侧容易与电池模组形成干扰,因此将调节组件设置在调温板的第二侧,减小调节组件对容纳空间的占用,更便于电池模组在容纳空间中的布设。
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二侧的中间位置。这里,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二侧的中间位置,距离第二侧的边缘距离较远,以降低调节组件与其他构件产生干涉的可能,更便于调节组件的布设。
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和阀体,壳体连接在对应的调温板上,阀体的一端伸入供液回路中,且阀体与壳体旋转连接,以当阀体相对壳体旋转时,调节对应供液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这里,通过设置壳体和阀体,阀体相对壳体旋转以改变对应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阀体传动连接。这里,通过设置驱动件,由驱动件带动阀体旋转,一方面便于智能化控制,操作精度更高,另一方面,免去了人工调节,节省了人力。
1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阀体连接有传动轴,驱动件的输出端包括传动轮,传动轮的内周侧与传动轴的外周侧相啮合。这里,驱动件上的传动轮和阀体上的传动轴同轴设置,且两者相啮合,连接可靠,传动精度高,且能够减小驱动件和传动轴连接结构沿传动轴径向的空间占用,以节省空间。
1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连接在阀体和壳体之间,和/或,密封件连接在阀体和调温板之间。这里,通过设置密封件,可以提高调节组件的密封性,以降低导热介质从调节组件处泄漏的可能,保证了调温板中的导热介质压力,且便于维护。
1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件上还设置有插接口,插接口设置于驱动件朝向调温板一侧。这里,插接口设置在驱动件朝向调温板的一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降低驱动件占用额外空间的可能,使得调温结构更加紧凑。
16、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调温结构,调温结构设置在箱体内,电池模组一一对应设置在调温结构的容纳空间内。
1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箱体中设置调温结构,调温结构能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调节,而且该调温结构中设置了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对应供液回路及调温板中的导热介质流量,使得各调温板的调温能力更加接近,以提高调温均衡性,进而使得箱体中各处的电池模组温度趋于均衡,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和工作性能。
1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还包括处理器和感应元件,感应元件用于检测调温板的变形量,处理器根据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以调节对应供液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这里,电池中设置处理器和感应元件,通过感应元件检测调温板的变形量,处理器根据变形量控制调节组件进行调节,更加的科学直观,能有效调节以达到均衡调温的目的。
1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还包括处理器和感应元件,感应元件用于检测电池模组的温度参数,处理器根据温度参数控制调节组件,以调节对应供液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这里,电池中设置处理器和感应元件,通过感应元件检测调温板的变形量,处理器根据温度参数控制调节组件进行调节,结构简单,便于检测,能有效调节以达到均衡调温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温板包括第一调温板和第二调温板,所述第一调温板随对应所述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小于所述第二调温板随对应所述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温板对应的所述供液回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温板层叠设置,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最外侧所述调温板对应的所述供液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连通所述供液回路的进液口,所述导热介质由所述进液口流入对应的所述调温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连通所述供液回路的出液口,所述导热介质由所述出液口流出对应的所述调温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邻的第二侧,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调温板的所述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和阀体,所述壳体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调温板上,所述阀体的一端伸入所述供液回路中,且所述阀体与所述壳体旋转连接,以当所述阀体相对所述壳体旋转时,调节对应所述供液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阀体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连接有传动轴,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内周侧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侧相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连接在所述阀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和/或,所述密封件连接在所述阀体和所述调温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还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设置于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调温板一侧。
13.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和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调温板的变形量,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变形量控制所述调节组件,以调节对应所述供液回路中所述导热介质的流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和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参数,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温度参数控制所述调节组件,以调节对应所述供液回路中所述导热介质的流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感应元件分别用于检测不同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参数,所述处理器根据至少两个所述温度参数的差值控制所述调节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堆叠设置的电芯,所述感应元件集成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电芯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电池模组中不同所述电芯的温度参数的差值控制所述调节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调温结构和所述箱体之间。
2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温板包括第一调温板和第二调温板,所述第一调温板随对应所述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小于所述第二调温板随对应所述电池模组的变形程度,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温板对应的所述供液回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温板层叠设置,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最外侧所述调温板对应的所述供液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连通所述供液回路的进液口,所述导热介质由所述进液口流入对应的所述调温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连通所述供液回路的出液口,所述导热介质由所述出液口流出对应的所述调温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包括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一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邻的第二侧,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调温板的所述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和阀体,所述壳体连接在对应的所述调温板上,所述阀体的一端伸入所述供液回路中,且所述阀体与所述壳体旋转连接,以当所述阀体相对所述壳体旋转时,调节对应所述供液回路中导热介质的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阀体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连接有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跃攀,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