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其光源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064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含一支撑座、一光源模块、一散热模块以及一套筒。该光源模块设置于该支撑座上,且包含有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多个红光发光二极管以及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该散热模块包含多个散热鳍片以及穿伸该些散热鳍片的多个导热管。该套筒套设于该散热模块外部。该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混合该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形成一具有低色温且高演色性的光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色温与高演色性的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为一半导体组件,初期主要作为指示 灯、交通号志与招牌广告牌等。随着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开始被应用于照明设备,如手 电筒、车灯,甚至是一般室内外照明的灯泡或灯管。发光二极管主要是通过半导体化合物将 电能转换为光能,达到发光的效果,因此具有寿命长、耗电量低与转换效率高等特性。加上 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壳体是利用环氧树脂(印oxy)或硅胶制作而成,因此具有不易破损的优 点,同时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极小的发光源,所以可配合各种应用设备的小型化。 配合参阅图l,为日亚化学公司(Nichia Chemical)于1997年发表的白光发光 二极管,该图为美国核准专利第5998925号,「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a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and a phosphor containing a garnet fluorescentmaterial」 的指定代表图,图中所示为一引线型发光二极管的剖视图。 该白光发光二极管100包含一黄色荧光粉101、一蓝光发光二极管晶粒102、多个 金属引线103、一环氧树脂(印oxy)壳体104、一支撑座105以及一导线架106。其中该蓝色 发光二极管晶粒102的发光波段介于400nm至530nm,该黄色荧光粉为含有Y与Al的钇铝 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 YAG)荧光粉。 该蓝光发光二极管晶粒102安置于该支撑座105上方的凹槽,且该蓝光发光二极 管晶粒102的电极端(未图示)通过该些金属引线103电连接至该支撑座105与该导线架 106,该黄色荧光粉101完全覆盖于该蓝光发光二极管晶粒102外,外部再以该环氧树脂104 模塑成型。另外,该环氧树脂104亦可使用硅胶取代之。 该白光发光二极管IOO是利用该蓝光发光二体晶粒102激发涂布于上方的该黄色 荧光粉101,使该黄色荧光粉101被激发后产生的黄光与原先用于激发的蓝光进行混光而 产生白光。 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室内或室外需要照明光源时,无不希望获 得近似太阳光的光源照射,因此白光发光二极管亦被要求有类似光谱、演色性(color rendering)与色温(color temperature)来满足日常生活照明需求。 其中色温的定义是以绝对温度K表示,若对黑体(例如铁)加热,当温度升高到某 一程度以上时,其发光颜色是深红色,当温度继续升高,则发光颜色逐渐改变为浅红、橙红、 白、蓝白、蓝等各种光色。某光源与加热黑体的颜色相同时,黑体对应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 源的色温。若以色度坐标(chromaticitycoordinate)系统,如CIE1931来观察,随色温增 加的色度坐标改变会呈现出曲线的轨迹,如图2所示。 一般而言,色温在3000K以下,光色 有偏红的现象,给人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光源;而色温超过5000K时颜色会偏向蓝色,给 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称为冷色光源。 另外,演色性是照明光源展现物体颜色忠实程度的一种特性,演色性高的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表现较为逼真,被照物体对人类眼睛所呈现的颜色也比较接近自然的原色。 然而,利用蓝光发光二极管晶粒102搭配黄色荧光粉101所制成的白光发光二极管,蓝光占发光光谱的大部分,因此会有色温偏高(约6000K)与不均匀的问题,加上发光光谱的红色部分的强度较弱,当照射于物体时无法完全呈现红色,造成演色性较差的现象。 此外,有部分厂商提出在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封装过程中,加入红色或绿色荧光粉以达到降低色温与以及提高演色性,但由于难以控制该些荧光粉均匀度,使得所制得的白光发光二极管不如预期,且大大增加了制作过程的困难度。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具有低色温且演色性高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是目前各发光二极管大厂面临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述,为解决白光发光二极管白光色温偏高与演色性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具有低色温以及良好的光演色性。 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光源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使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搭配黄色荧光粉,以形成一全波段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多个红光发光二极管,该些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85nm至630nm之间; 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该些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15nm至535nm之间; 该光源模块混合该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以形成一具有较低色温且较高演色性的光源。 上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85nm至595nm之间。 上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620nm至630nm之间。 上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大于该白光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大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 上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等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支撑座; —光源模块,设置于该支称座的一侧,该光源模块包含 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使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搭配黄色荧光粉,以形成一全波 段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多个红光发光二极管,该些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85nm至630nm之 间; 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该些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15nm至535nm之 间; —散热模块,设置于该支称座相反于设置该光源模块的另一侧; —套筒,用以套设于该散热模块外部。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还包含一座体、一位于座体下 方的管体,以及位于该座体上表面的一金属基板。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置于该光源模块前方的透光 保护罩。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 585nm至595nm之间。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 620nm至630nm之间。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绿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大于该 白光发光二极管。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大于该 绿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红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等于该 绿光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目。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包含多个散热鳍片,以及穿 伸该些散热鳍片的多个导热管。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基板为铝基板。 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借由提供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利用混光的方式以形成一具有较低色温以及高演色性的光源模块,相较于利用荧光粉的制备方式,不仅制 备简单且具有低成本等优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白光发光二极管,使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搭配黄色荧光粉,以形成一全波段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多个红光发光二极管,该些红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85nm至630nm之间;多个绿光发光二极管,该些绿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段介于515nm至535nm之间;该光源模块混合该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以形成一具有较低色温且较高演色性的光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宗鼎徐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艾笛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