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063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包括三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三个并联电容器,每个并联电容器的一端依次串联对应的串联电抗器和断路器开关后与母线连接,每个并联电容器的另一端共地连接;通过在母线安装并联电容器,并且采用三档调节方法,为配电网增加故障零序电流,在故障发生后便于利用传统稳态或暂态选线方法实现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的快速准确切除,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发生进一步演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配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具体涉及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缆线路的数量和长度逐渐增多,导致配电网电容电流越来越大。一方面,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也会随之增大,导致传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再适用,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电容电流较大的配电网出现高幅值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几率较小,并且其故障零序电流、电压特征明显,有助于采用传统稳态或暂态故障选线装置对故障线路进行快速识别与切除。因此,提出配电网电容电流超标的适应性对策,能切实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保证配电网始终安全稳定地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用电的不利影响。

2、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电容电流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3、第一种: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适用于配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小于10a时。这种接地方式简单、经济,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仍然保持三相对称,此时保护不会动作于跳闸,供电可靠性较高,并且其故障零序电流、电压特征明显,便于实现准确的故障选线。但是当故障点电流大于使电弧自行熄灭的阈值时,配电网容易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并且电容电流越小,产生的弧光过电压幅值越高,如果不能立即切除,可能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故障。

4、第二种: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适用于配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为10a~150a时。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与消弧线圈的接地点形成故障电流通路,消弧线圈上将产生电感电流,与故障点处的电容电流相抵消,从而减少了故障点的电容电流,降低故障相电弧两端的恢复电压速度,达到消弧的目的。这种方式对设备绝缘要求高,并且由于消弧线圈通常工作在过补偿状态,因此不利于使用传统选线方法进行故障线路切除。对于使用多电力电缆出线的大电容电流配电网而言,消弧线圈的容量将面临限制,对电容电流的补偿效果明显下降。

5、第三种:配电网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适用于配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150a时。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给故障点注入阻性电流,使故障电流增大,有利于零序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将故障线路切除,并且该接地方式能够有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但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零序保护装置可能会拒动,此外无论是永久性还是瞬时性故障,故障线路都将立即跳闸,导致该接地方式下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严重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用于解决目前无法全面有效对配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包括三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三个并联电容器,每个并联电容器的一端依次串联对应的串联电抗器和断路器开关后与母线连接,每个并联电容器的另一端共地连接。

4、优选地,并联电容器的三相电容值相同。

5、优选地,串联电抗器三相电抗值相同。

6、优选地,断路器开关为三相联控开关。

7、更优选地,闭合一组断路器联控开关时,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100a的电容电流;闭合两组断路器联控开关,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200a的电容电;闭合三组断路器联控开关,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300a的电容电流。

8、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经多个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与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连接;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用于实现各馈线分支线路的零序电流采集与测量;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用于实现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后的快速选线跳闸。

9、更优选地,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安装在配电网各馈线分支出口端。

10、再优选地,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接触器。

11、更优选地,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与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12、优选地,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的电容电流小于50a。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当配电网系统总电容电流位于50a以下时,通过在母线安装并联电容器,并且采用上述调节方法,为配电网增加故障零序电流,在故障发生后便于利用传统稳态或暂态选线方法实现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的快速准确切除,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发生进一步演变。

15、进一步的,由于电容电流小于50a的配电网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会出现幅值高于3.5p.u.的弧光过电压,因此所述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适用于系统最大电容电流在50a以下的配电网,用于增大配电网电容电流,降低弧光过电压幅值。

16、进一步的,馈线分支出口端设置零序电流测量装置,用于检测配电网的故障状态,获取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数据。

17、进一步的,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与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便于实时分析配电网的故障运行数据,采用稳态或暂态故障选线算法,将故障线路切除。

18、综上所述,本技术适用于系统总电容电流小于50a、配置零序电流测量装置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通过在母线安装并联电容器,采用三档调节方法,为配电网增加故障零序电流,降低产生高幅值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概率,同时在故障发生后利用传统稳态或暂态选线方法实现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的快速准确切除,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发生进一步演变。

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三个并联电容器,每个并联电容器的一端依次串联对应的串联电抗器和断路器开关后与母线连接,每个并联电容器的另一端共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并联电容器的三相电容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串联电抗器三相电抗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开关为三相联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闭合一组断路器联控开关时,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100A的电容电流;闭合两组断路器联控开关,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200A的电容电;闭合三组断路器联控开关,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300A的电容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经多个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与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连接;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用于实现各馈线分支线路的零序电流采集与测量;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用于实现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后的快速选线跳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安装在配电网各馈线分支出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和接触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馈线分支零序电流测量装置与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跳闸装置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的电容电流小于50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电路,每相电路包括三个并联电容器,每个并联电容器的一端依次串联对应的串联电抗器和断路器开关后与母线连接,每个并联电容器的另一端共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并联电容器的三相电容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串联电抗器三相电抗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开关为三相联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用母线并联电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闭合一组断路器联控开关时,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100a的电容电流;闭合两组断路器联控开关,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200a的电容电;闭合三组断路器联控开关,为配电网系统增加至少300a的电容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王云龙张慧央于滢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