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注水开发,是一种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油田大多采用分层注水方式,而分层注水井由于层间、层内物性差异,导致细分层段内吸水不均、层内吸水指进现象普遍存在,造成油井水淹、无效水循环现象。为此通过采用注水井调剖技术进行处理,调剖是通过向地层注入大分子高粘调剖剂、封堵剂封堵高耗水层,改善水驱效果,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2、而随着技术进步,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不断升级,目前已逐步推广智能分层注水工艺,即每个配水层设置一个配水仪,层间用封隔器隔开。现有的分注管柱存在调剖工艺完成之后,由于层段外沉积有调剖剂,导致封隔器解封困难。同时,配水仪调配注水量是通过调整水嘴节流面积大小实现水量调节,一般水嘴出水口较小,无法满足调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分注管柱存在调剖工艺完成之后,由于层段外沉积有调剖剂导致封隔器解封困难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包括采油树、油管、配水器、封隔器、球座、筛管和丝堵,采油树下端设有套设于套管内的油管,油管下端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球座、筛管和丝堵,对应球座上方位置的油管下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封隔器,对应每个封隔器下方位置的油管上均安装有配水器,每两相邻的配水器和封隔器之间,上方的配水器出水口的中心轴线和下方的封隔器上侧之
3、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配水器包括管体、阀套、阀杆和水嘴,管体内有上下贯通的配水通道,配水通道内壁和配水器本体的外壁之间设有轴向设置且封闭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下部设有与配水通道内壁连通的进水口,管体外侧设有与安装通道上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安装通道内密封固定安装有管状的阀套,对应第一出水口位置的阀套外侧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出水口,阀套内密封固定安装有水嘴,对应第二出水口位置的水嘴上部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通且逐渐变宽的的调水段和调剖段,水嘴内密封套装有阀杆,对应阀套上方位置的安装通道内设有能够使得阀杆上下移动后调节第三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面积的驱动机构。
5、作为一种优选,上述调水段的截面可呈长圆形,调剖段的截面呈圆形,调水段的宽度小于调剖段的直径。
6、作为另一种优选,上述调水段的截面可呈长圆形,调剖段的截面呈矩形,调水段的宽度小于调剖段的宽度。
7、上述还可包括地面控制器,采油树内穿设有第一端密封穿过采油树后与地面控制器连接的线缆,线缆的第二端密封穿过封隔器后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
8、上述封隔器可为过电缆封隔器。
9、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丝堵密封套装于油管底部,实现对油管底端的封堵,每两相邻的配水器和封隔器之间,上方的配水器出水口的中心轴线和下方的封隔器上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封隔器上方的调剖剂沉积,减小对封隔器解封功能的影响,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树、油管、配水器、封隔器、球座、筛管和丝堵,采油树下端设有套设于套管内的油管,油管下端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球座、筛管和丝堵,对应球座上方位置的油管下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封隔器,对应每个封隔器下方位置的油管上均安装有配水器,每两相邻的配水器和封隔器之间,上方的配水器出水口的中心轴线和下方的封隔器上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配水器包括管体、阀套、阀杆和水嘴,管体内有上下贯通的配水通道,配水通道内壁和配水器本体的外壁之间设有轴向设置且封闭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下部设有与配水通道内壁连通的进水口,管体外侧设有与安装通道上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安装通道内密封固定安装有管状的阀套,对应第一出水口位置的阀套外侧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出水口,阀套内密封固定安装有水嘴,对应第二出水口位置的水嘴上部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通且逐渐变宽的的调水段和调剖段,水嘴内密封套装有阀杆,对应阀套上方位置的安装通道内设有能够使得阀杆上下移动后调节第三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调水段的截面呈长圆形,调剖段的截面呈圆形,调水段的宽度小于调剖段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调水段的截面呈长圆形,调剖段的截面呈矩形,调水段的宽度小于调剖段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或4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面控制器,采油树内穿设有第一端密封穿过采油树后与地面控制器连接的线缆,线缆的第二端密封穿过封隔器后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或4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封隔器为过电缆封隔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封隔器为过电缆封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树、油管、配水器、封隔器、球座、筛管和丝堵,采油树下端设有套设于套管内的油管,油管下端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球座、筛管和丝堵,对应球座上方位置的油管下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封隔器,对应每个封隔器下方位置的油管上均安装有配水器,每两相邻的配水器和封隔器之间,上方的配水器出水口的中心轴线和下方的封隔器上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调剖一体化智能分注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配水器包括管体、阀套、阀杆和水嘴,管体内有上下贯通的配水通道,配水通道内壁和配水器本体的外壁之间设有轴向设置且封闭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下部设有与配水通道内壁连通的进水口,管体外侧设有与安装通道上部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安装通道内密封固定安装有管状的阀套,对应第一出水口位置的阀套外侧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出水口,阀套内密封固定安装有水嘴,对应第二出水口位置的水嘴上部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三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通且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成,梁成钢,李文波,周其勇,孙海波,于东来,王鹏,买买提依力·阿克木江,郑海宝,秦嘉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