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涉及一种防堵稳流脱硫塔结构。
技术介绍
1、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在气速大于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下进行流化,颗粒被气流带出,把气体与固体分离后,固体又循环回床层中所构成的流化床。它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用途,例如脱硫塔的反应仓、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催化裂化反应器。
2、而在脱硫工艺里,循环硫化床被频繁应用,但目前由于技术瓶颈,频频导致塌床,影响系统稳定性,严重者甚至导致脱硫系统堵塞停运,造成脱硫工艺无法运行,环保排放数据超标;更有甚者,会严重影响到脱硫工艺前端生产,造成较大生产损失。
3、目前而言,控制烟气进入脱硫塔的方式主要是在烟道处设置阀门,进而控制烟气进入的流量和流速,然而,烟气中固态成分并不是均匀的,加之烟道和脱硫塔进气端随使用时间的推移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人为控制和系统判定控制的烟气流速流量的控制逻辑会背离初衷,简而言之,烟路积垢影响了烟气流速流量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堵稳流脱硫塔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延长脱硫塔的维护周期。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堵稳流脱硫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速降仓、缓压管、文丘里管、烟道和排灰管,速降仓位于脱硫塔下方,缓压管连接速降仓的小径端,
3、进一步的,所述烟道在缓压管处的进气方向位于文丘里管外侧。
4、本方案中,在传统的文丘里结构外套设缓压管,该缓压管、文丘里管和烟道三者形成了一个类旋风除尘原理的结构,烟气从烟道进入缓压管后,在缓压管内形成螺旋向下的气流,驱使颗粒物沉底,滤除颗粒后的气流从文丘里管下端向上进入速降仓,进而进入脱硫塔,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速降仓之下的烟气路径可以在螺旋气流的作用下实现自清理,而烟道本身也不需要设置沉灰的结构,直接向缓压管内排放烟气,灰尘在旋风除尘作用下被分离至排灰管内,在输灰螺杆的旋转下,灰尘可以外排;另外,旋风除尘实现了大颗粒的分离,部分颗粒物在进入脱硫塔之前即外排,减小了脱硫塔的作业负荷,降低了成本,延长了脱硫塔的维护周期;最后,由于气流在缓压管内先向下后向上进入脱硫塔,因此,进入脱硫塔的气流强度并不等同于烟气进气强度,而是在被缓和之后进入脱硫塔,相比现有直接进入的方式而言,烟气气流强度的波动并不直接,脱硫塔内脱硫液的控制变得简单,减小了受烟气气流强度波动的干扰。
5、另外,本方案可以通过控制输灰螺杆旋转速度来控制排灰效率,排灰过程中显然存在部分气流的排出,那么,排灰速度过程中的外排气流可以用于调节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气流大小,如此,也可以更好的维持脱硫塔内气流参数的相对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稳流脱硫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1)、速降仓(2)、缓压管(3)、文丘里管(4)、烟道(5)和排灰管(6),速降仓(2)位于脱硫塔(1)下方,缓压管(3)连接速降仓(2)的小径端,文丘里管(4)位于缓压管(3)之内,文丘里管(4)的上端与缓压管(3)的上端之间通过一封板相连,烟道(5)的出口位于文丘里管(4)外的缓压管(3)上,排灰管(6)内转动连接有一输灰螺杆(7),所述排灰管(6)连接缓压管(3)下端,所述输灰螺杆(7)通过一电机(8)驱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种防堵稳流脱硫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5)在缓压管(3)处的进气方向位于文丘里管(4)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稳流脱硫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1)、速降仓(2)、缓压管(3)、文丘里管(4)、烟道(5)和排灰管(6),速降仓(2)位于脱硫塔(1)下方,缓压管(3)连接速降仓(2)的小径端,文丘里管(4)位于缓压管(3)之内,文丘里管(4)的上端与缓压管(3)的上端之间通过一封板相连,烟道(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功,雀秀珍,孙亚明,张江涛,秦华明,谢文彬,王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