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难溶性药物的药用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89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难溶性药物的水包油型药用乳剂,该乳剂含有:(a)0.5-50重量份的活性药物,所述的活性药物含有水难溶性的物质,所述的水难溶性物质在25℃的溶解度为0.001-10000mg/升水;(b)5-300重量份的乳化剂,(c)0.5-200重量份的油脂和(d)500-1500重量份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用乳剂不仅副作用小,而且特别适用于中药提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难溶性药物成分的乳剂、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非肠胃道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是药物进入体内的重要途径之一。水难溶药物(包括脂溶性的生物大分子)的非肠胃道给药一直是药剂学家所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水难溶性药物如紫杉醇、环孢素、可的松、灰黄菌素、布洛芬、安定、白介素-2、依托泊苷等其直接注射有很大的副作用,可能导致溶血、静脉炎、高致敏、器官衰竭乃至死亡。制成乳剂可以消除或减轻这些副作用,并可以明显增加水难溶性药物和脂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强不稳定药物的稳定性,并有可能控制药物的释放。传统乳剂粒径范围在0.25-25μm,从结构上分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两种。近年来,亚微乳和微乳作为一种药物载体的应用,尤其是水难溶性药物在非肠胃道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亚微乳剂介于传统乳剂和微乳剂之间,其粒径范围在100nm-300nm之间,和传统乳剂一样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但与传统乳剂相比,粒径更均匀,系统更稳定,药物的分散度更高。微乳结构于1943年由英国化学家Sculman及其合作者发现,而作为一种给药系统最早由Attwood于1974年提出。微乳作为一种特殊的乳剂,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组成,结构上可分为O/W型、W/O型和双连续相。但是微乳与传统乳剂有很大不同。微乳是热力学稳定体系,且自发形成,粒径均匀一般在10-100nm之间,而传统乳剂则为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粒径不均匀且大于100nm。我国进入90年代后,乳剂作为一种药物载体的应用,尤其是亲脂、水难溶性药物在非肠胃道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方面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中药是祖国的文化瑰宝。中药的疗效明确,药效温和,毒副作用小。但是由于中药中的许多活性成分为水难溶性物质,传统的口服、外敷方式给药,很难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造成了中药服用量大,见效慢等缺点。阻碍了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药注射剂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中药的使用范围。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急危重症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中医治疗急症提供了新的手段,为提高中医整体医疗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中药注射剂既继承了中药疗效全面、毒副作用低的优势,又具备了西药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中药中某些有效成分用其他方式给药难以被吸收的问题,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回顾我国中药注射液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柴胡注射液开始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建国以后,中医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药注射液的研制生产无论在量还是在质的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六十年代研制出了以银黄注射液为代表的20多个品种。七十年代的“大搞中草药运动”使中药注射剂进入了一个急速发展时期,有关资料报道总数达700~1400多种,但由于盲目性大而多数产品技术不太过关、副作用大,文革后渐受冷落,给医生、患者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现在已所剩很少。近二十年来,广大中药科技工作者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出一批中药注射液。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出台以后,中药注射剂又陆续被批准生产。到目前为止,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2个,《国家药品标准总目录》(甘肃省药品检验所,2002年)收载122个,这样目前具有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超过120个。一般来说,中药中活性成分中都含有水溶性的和水难溶性的活性成分。而我国传统中药注射剂多是以水为溶剂的溶液剂,少部分为粉针剂。对于其中的脂溶性、水难溶性活性成分,传统的中药注射剂一般通过添加助溶剂(如吐温等)或通过对有效成分进行化学修饰来增加其溶解度。添加助溶剂(如吐温)时,会有大量的助溶剂注入体内,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化学修饰会改变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降低其稳定性和疗效。此外,传统中药注射剂常出现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溶血现象等副作用。如果制成乳剂特别是微乳和亚微乳则可以改善和消除这些副作用,并提高中药中水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增强不稳定成分的稳定性。专利“一种抗肿瘤的中药乳剂及制备方法”(专利号97118433.9)和专利申请“一种含有薏苡仁油及鸦胆子油复合纳米乳剂的制备工艺及配方”(申请号03111312.5)分别公开了一种含薏苡仁油及鸦胆子油复合物、豆磷脂、甘油、注射用水的注射用乳液制剂及制备方法,而且后者在乳剂中还可添加泊洛沙姆和山梨醇制成微乳制剂。专利申请“姜黄提取物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号02117217.X)、专利申请“温郁金提取物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号02117218.8)、专利申请“榄香烯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号02117219.6)和专利申请“倍半萜烯类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号02117086.X)分别公开了姜黄提取物、温郁金提取物、榄香烯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的新注射剂型,包括乳剂、微乳剂。乳剂、微乳剂由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来自于动植物的油脂和注射用水组成。专利“番荔枝内酯抗癌有效部位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01107594.1)公开了由番荔枝内酯抗癌有效部位药、大豆油、卵磷脂和注射用水组成的乳剂制备方法。专利申请“从植物果仁中提取的果仁油,其提取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应用”(申请号02108864.0)公开了由从酸枣仁、花椒、核桃仁中提取的果仁油、磷脂、大豆(或蛋黄)卵磷脂、甘油组成的乳剂的制备。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抗肿瘤药物毛兰素脂肪乳剂及制备方法”(申请号03117069.2)公开了一种含毛兰素、大豆油、大豆磷脂、甘油和注射用水的脂肪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一支黄花注射用脂肪乳及制备方法”(申请号02136369.2)公开了含一种黄花有效部位的由活性成分、豆油、注射用磷脂和注射用水组成的注射用脂肪乳。专利申请“含油脂的联苯双酯液体药物组合物”(申请号03146030.5),公开了一种含油脂的联苯双酯液体药物组合物,可以被制成乳剂、油剂,其中乳剂由联苯双酯、油脂、乳化剂组成,大大提高了亲脂性、水难溶性联苯双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专利申请“一种抗癌药物新制剂-紫杉醇微乳”(申请号02153674.0)公开了一种含紫杉醇、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蛋黄磷脂酰胆碱的微乳制剂。专利申请“含有蛋白质药物或抗原的亲脂性微粒以及包含该微粒的制剂”(专利号00800043.3)公开了一种含蛋白质或肽类药物或抗原活性成分的乳剂方法。纵观我国现有的静脉注射乳剂,品种较少,或仅适用于单活性成分(如联苯双酯和紫杉醇),或多为单方中药且活性成分或为油如专利97118433.9和专利03111312.5中的薏苡仁油及鸦胆子油;专利02117217.X、02117218.8、02117219.6和02117086.X中的倍半萜烯类挥发油;专利02108864.0中的果仁油;专利02136369.2中的一支黄花油;或酯如专利01107594.1中的番荔枝内酯;或仅溶于有机溶剂的脂溶性物质如专利03117069.2中的毛兰素。而对于复方中药,由于其活性成分很复杂,故其乳剂品种极少。此外,大多数现有乳剂粒径较大,均匀度亦较差,因此副作用较大而且疗效尚难以令人满意。如前所述,中药中的许多活性成分为亲脂的水难溶性物质,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包油型药用乳剂,其特征在于,该乳剂含有以下成分:(a)0.5-50重量份的活性药物,所述的活性药物含有水难溶性的物质,所述的水难溶性物质在25℃的溶解度为0.001-10000mg/升水;(b)5-300重量份的乳化剂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下组:(b1)选自下组的化合物: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聚合物泊洛沙姆、单油酸甘油酯、醋酸甘油酯;(b2)磷脂质;(b3)由(b1)和(b2)中 至少两种乳化剂构成的混合物;(c)0.5-200重量份的油脂,所述的油脂选自下组:(c1)C↓[1]-C↓[7]短链油脂;(c2)C↓[8]-C↓[10]的中链脂肪酸甘油酯;(c3)C↓[11]-C↓[20] 长链脂肪酸甘油酯;(c4)来自(a)活性药物的油脂;(c5)α-生育酚、α-生育酚醋酸酯;(c6)由上述(c1)、(c2)、(c3)、(c4)和(c5)中至少两种油脂构成的混合物;(d)500-1500重量份 的水;并且,乳剂中乳粒的平均粒径在10~1000n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景才袁生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杰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