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及薄膜与壳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841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及薄膜与壳体的制造方法。该薄膜包含承载膜、形成于该承载膜上的结构层、硬化层、形成于硬化层与承载膜之间的离形层及黏着层。结构层具有第一图案,硬化层包含凹陷部,形成第二图案,其与第一图案相同。该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先准备承载膜,接着依序形成结构层于承载膜上、离形层于结构层上以及硬化层于离形层上,最后形成黏着层于硬化层上。该壳体的制造方法将薄膜以黏着层贴附于本体上,若将承载膜、结构层及离形层剥离,即可得到该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薄膜的硬化层除具有保护作用外,亦具有立体结构,可呈现立体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薄膜、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壳体的制造方法,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立体图案的薄膜、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壳 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模内装饰(In-Mold Decoration, IMD)近年来已成表面装饰主要技术之一,其主要 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表面装饰及功能性面板,例如手机窗口镜片及外壳、洗衣机控制面板、冰 箱控制面板、空调控制面板、汽车仪表板、电饭锅控制面板多种领域的面板、标志等外观件 上。模内装饰属转印(transfer printing)技术的一种,其大致包含平面膜内装饰(In-Mold Label, IML)、立体成型膜内转印装饰(In-Mold Roller, IMR)及立体成型膜内装饰(In-Mold Film, MF)。 模内装饰主要将油墨事先印刷于载体上,再将载体连同其上的油墨置于模中,于 塑件射出成型的同时,该油墨(形成的图案)即直接转印于该射出件上,以达到装饰的目 的。然而,一般的油墨印刷仍属平面印刷,纵使多重印刷可因油墨堆栈而带来些许立体视觉 效果,但成效实在有限。因此,就整体而言,欲突显图案仍仅多以色彩对比来达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薄膜、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薄膜的制造方 法及壳体的制造方法,利用于具有保护效果的硬化层上形成凹陷结构,即可产明显的立体 视觉效果,改善现有技术立体视觉效果不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包含承载膜、结构层、硬化层、离形层以及黏着层。该结构层形成于 该承载膜上,且具有第一图案。该硬化层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凹陷部,该凹 陷部形成第二图案,该第二图案与该第一图案相同。该离形层形成于该硬化层与该结构层 之间。该黏着层设置于该硬化层的第二面。当该黏着层黏贴于物体后,可藉由吸气装置吸 住该承载膜,使该结构层及该离形层脱离该硬化层。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包含复数个颗粒,该些颗粒于该凹陷部的表面上形成复数个 微小凹洞。其中,该颗粒的粒径可选用0.5微米至200微米的颗粒。虽然该硬化层形成的 立体结构已具有立体视觉效果,但本专利技术于该硬化层与该黏着层之间形成装饰层(例如印 刷油墨),可更加强整体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的厚度为1微米至50微米。 进一步地,该承载膜的厚度为25微米至200微米。 进一步地,该硬化层具有100% _180%的拉伸率。 进一步地,该薄膜还包含装饰层,形成于该硬化层与该黏着层之间。 进一步地,该薄膜还包含抗静电层,相对于该结构层设置于该承载膜上。 进一步地,该承载膜的材料包含PET、 PC或CPP。4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的材料包含树脂。 进一步地,该硬化层的材料包含树脂。 进一步地,该离形层的材料包含硅利康、美耐皿或氟性树脂。 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包含本体及薄膜。该本体具有表面,该薄膜黏贴于 该表面。该薄膜包含硬化层及黏着层。该硬化层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凹陷 部,该凹陷部形成装饰图案。该黏着层设置于该第二面,用以固定该硬化层于该本体上。于 应用上,该装饰图案即前述第二图案,壳体的薄膜即剥离承载膜、该结构层及该离形层后的 前述薄膜。同样地,该结构层的该些颗粒于该凹陷部的表面上形成复数个微小凹洞,以加强 整体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该硬化层具有100% _180%的拉伸率。 进一步地,该壳体还包含装饰层,形成于该硬化层与该黏着层之间。 进一步地,该硬化层的材料包含树脂。 进一步地,该壳体与该薄膜于模具设备中同时射出成型。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准备承载膜;形成结构层于该承载膜上,该结构层具有第一图案;形成离形层于该结构层上;形成硬化层于该离形层之上,该硬化层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第二图案,且该第二图案与该第一图案大致相同;及形成黏着层于该第二面上。至此,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因此形成。 其中该结构层还具有复数个颗粒并以网版印刷、柔版印刷或凸版印刷形成于该承载膜上,待该硬化层形成于该离形层上后,该结构层中该些颗粒将于该凹陷部的表面上形成复数个微小凹洞。 进一步地,该颗粒的粒径为0. 5微米至200微米。 进一步地,该硬化层的材料包括树脂。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的材料包括树脂。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以网版印刷、柔版印刷或凸版印刷形成于该承载膜上。 进一步地,该硬化层以凹版印刷、微凹版印刷或狭缝式涂布头印刷形成于该结构层之上。 进一步地,该制造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于形成该黏着层之前,形成装饰层于该硬 化层上。 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准备薄膜,该薄膜即前述薄膜,包含该承载膜、该结构层、该硬化层、该离形层及该黏着层;准备本体;及将该薄膜以该黏着层贴附 于该本体上。 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加热该黏着层,以使该薄膜固定 黏着于该本体上;以及可利用吸气装置吸住该承载膜或其它方式抓持该承载膜,使该结构 层及该离形层脱离该硬化层。 进一步地,该制造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藉由该离形层剥离该承载膜及该结构层。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以网版印刷、柔版印刷或凸版印刷形成于该承载膜上。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的材料包括树脂。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包含复数个颗粒,用以于该凹陷部的表面上形成复数个微小 凹洞。 进一步地,该颗粒的粒径为0. 5微米至200微米。 进一步地,该结构层的厚度为1微米至50微米。 进一步地,该本体与该薄膜可于模具设备中同时射出成型。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薄膜的硬化层除具有保护作用外,亦具有立体结构,可呈现立体 视觉效果。该硬化层进一步地于立体结构中利用微小的颗粒形成复数个微小凹洞,以强化 立体视觉效果,确实有效改善现有技术中立体视觉效果不足的问题。 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薄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2绘示结构层形成的第一图案的示意图; 图3绘示承载膜连同结构层、离形层剥离的示意图; 图4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具有装饰图案的壳体的局部剖面示意 图; 图5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薄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壳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绘示薄膜与本体一同射出成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1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薄膜1的剖面示意图。薄膜1包 含承载膜12、结构层14、硬化层16、离形层18、黏着层20、装饰层22及抗静电层24。承载 膜12用以承载多层结构,其材料可选用聚酯(Polyester,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流延聚丙烯(CastedPolypropylene, CPP)或其它可用以制成具有承载多层结构功能 的膜的材料,其厚度可介于25微米至200微米间,较佳的厚度也可约为20微米;但本专利技术 不以此为限。 结构层14形成于承载膜12上且具有第一图案,该结构层14的材料主要包含树脂 142及复数个颗粒144,颗粒144混合于树脂142中。树脂142的材料可选用热固化、紫外 线或电子束快速固化的树脂,颗粒144的材料可选用粒径0. 5微米至200微米的有机或无 机粉体,较佳的粒径约为1微米,颗粒1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包含:承载膜;结构层,形成于该承载膜上,且具有第一图案;硬化层,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形成第二图案,该第二图案与该第一图案相同;离形层,形成于该硬化层与该结构层之间;以及黏着层,设置于该硬化层的该第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