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鞋面,具体涉及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鞋类产品的需求不仅局限于基本的穿着功能,还逐渐追求个性化、美观性和多功能性。鞋子的外观,尤其是鞋面的颜色设计,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传统鞋面材料大多颜色固定,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鞋面外观多样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该鞋子的鞋面可以改变颜色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技术方案一: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包括鞋底,还包括鞋面,其复合于所述鞋底,且所述鞋面设有至少一变色区、与每一变色区对应且围绕于该变色区的拒水区;所述鞋面在所述变色区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变色面层和吸湿里层;所述变色面层由亲水纱线和吸湿变色纱线共同编织而成,所述吸湿里层由亲水纱线编织而成并与变色面层相接;所述拒水区由拒水纱线编织而成并与其对应的变色区的变色面层连接。
4、基于技术方案一的技术方案二:所述吸湿里层具有导湿结构;所述导湿结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接触凸起和导流槽,所述接触凸起朝向鞋面内侧相对所述导流槽呈凸出状,且所述接触凸起和导流槽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5、基于技术方案二的技术方案三:所述鞋面内侧设有多个由亲水纱线编织形成的导湿条;每一所述变色区的吸湿里层至少与一所述导
6、基于技术方案三的技术方案四:所述鞋面内侧设有与所述导湿条一一对应且由亲水纱线编织形成的导湿部,所述导湿部位于其对应的导湿条相对所述变色区的末端,且其具有所述的导湿结构。
7、基于技术方案四的技术方案五:所述变色面层由亲水纱线和吸湿变色纱线以复丝并捻结构并纱编织而成。
8、基于技术方案五的技术方案六:所述变色面层中亲水纱线和吸湿变色纱线的并纱比例为1:1。
9、基于技术方案六的技术方案七:所述鞋面在所述拒水区外采用涤纶、尼龙或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进行编织。
10、基于技术方案一至七任一项的技术方案八:所述吸湿变色纱线为涂覆有有机变色涂层的涤纶纤维,该有机变色涂层在其环境湿度升高时产生可逆的化学变化以改变颜色。
11、基于技术方案一至七任一项的技术方案九:所述拒水纱线采用经过拒水整理剂整理的涤纶纤维。
12、基于技术方案一至七任一项的技术方案十:所述亲水纱线采用含亲水基团且表面具有微槽结构的醋酸纤维。
13、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技术方案一提供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该鞋子的鞋面设有变色区,并在变色区的外侧围绕设有拒水区,在拒水区之外的鞋面可采用常规材质的纱线进行编织。其中,鞋面在变色区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变色面层和吸湿里层,变色变成由亲水纱线和吸湿变色纱线共同编织而成,吸湿变色纱线可以在其周围环境湿度升高至相应的阈值时产生颜色变化,同时亲水纱线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可以快速地吸附周围环境中的水汽从而提升自身的湿度,将吸湿变色纱线与亲水纱线共同编织,利用亲水纱线的快速吸湿性能,使得在周围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令吸湿变色纱线出现颜色变化;此外,在变色区还设置有吸湿里层,吸湿里层由亲水纱线编织而成并与变色面层相接,并且吸湿里层位于鞋面的内侧,可直接接触到鞋面内腔并与人体足部接触,当人体足部排汗时,由于吸湿里层采用亲水纱线编织,亲水纱线利用其快速吸湿性能,可以聚集附近位置的汗液水汽,同时由于吸湿里层与变色面层相接,吸湿里层吸收的水汽会被输送至变色面层,与变色面层中的亲水纱线一同作用,使吸湿变色纱线产生颜色变化;并且,在变色区的外侧围绕设置拒水区,拒水区的作用是阻挡水汽从变色区向拒水区之外的鞋面转移,也就是将水汽集聚在变色区的位置,提高变色区部位的湿度,从而使变色区能够产生颜色变化。通过该技术方案,鞋面的外观颜色可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15、技术方案二中,在吸湿里层还设置有导湿结构,导湿结构包括多个接触凸起和导流槽,接触凸起凸出于导流槽,接触凸起可以更多地接触到足部,而导流槽会在吸湿里层和足部外表之间形成一个导流的空隙,空气可以通过该导流槽流动,从而带动水汽运动,避免水汽停滞,进而提高吸湿里层的吸湿效果。
16、技术方案三中,在鞋面内侧还设置多个导湿条,导湿条可以将位于鞋子其他部位的水汽输送至相应的变色区的吸湿里层,从而在鞋子内的整体湿度较小的情况下,变色区也能够集聚到较多的水汽使吸湿变色纱线产生颜色变化,同时还可以提高鞋子的排湿性能,提高鞋子穿着的舒适度。
17、技术方案四中,在鞋面内侧还设置有导湿部,导湿部设置有导湿结构,利用导湿结构可提高导湿部对鞋子内部不同部位的吸湿效果。
18、技术方案五中,变色面层采用吸湿变色纱线和亲水纱线以复丝并捻结构并纱编织形成,该种编织方式可以让两种纱线均匀紧密地缠绕接触,有利于吸湿变色纱线与亲水纱线紧密结合,使吸湿变色纱线接触到更多的水汽。
19、技术方案六中,变色面层中的吸湿变色纱线和亲水纱线的并纱比例为1:1,二者比例相等,可以在不影响变色区整体外观的情况下,保证变色面层具有较好的吸湿效果。
20、技术方案七中,鞋面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采用涤纶、尼龙或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进行编织,以提供不同的性能。
21、技术方案八中,吸湿变色纱线采用涂覆有有机变色涂层的涤纶纤维,该有机变色涂层可在其环境湿度升高的时候产生可逆的化学变化,从而改变纱线颜色,实现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效果。
22、技术方案九中,拒水纱线采用经过拒水整理剂整理的涤纶纤维,拒水整理剂改变了涤纶纤维表面的湿润性质,使其具有疏水性,从而阻止水分进入里层,或者由里层到达面层。
23、技术方案十中,亲水纱线采用含有亲水基团的醋酸纤维表面具有微槽结构,可以提高亲水纱线的吸湿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包括鞋底,其特征是,还包括鞋面(1),其复合于所述鞋底,且所述鞋面(1)设有至少一变色区(2)、与每一变色区(2)对应且围绕于该变色区(2)的拒水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吸湿里层(5)具有导湿结构(6);所述导湿结构(6)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接触凸起(7)和导流槽(8),所述接触凸起(7)朝向鞋面(1)内侧相对所述导流槽(8)呈凸出状,且所述接触凸起(7)和导流槽(8)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鞋面(1)内侧设有多个由亲水纱线编织形成的导湿条(9);每一所述变色区(2)的吸湿里层(5)至少与一所述导湿条(9)连接,所述导湿条(9)由其对应的变色区(2)的吸湿里层(5)起始,向前延伸至所述鞋面(1)的前掌位置和/或向后延伸至所述鞋面(1)的后跟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鞋面(1)内侧设有与所述导湿条(9)一一对应且由亲水纱线编织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变色面层(4)由亲水纱线和吸湿变色纱线以复丝并捻结构并纱编织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变色面层(4)中亲水纱线和吸湿变色纱线的并纱比例为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鞋面(1)在所述拒水区(3)外采用涤纶、尼龙或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进行编织。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吸湿变色纱线为涂覆有有机变色涂层的涤纶纤维,该有机变色涂层在其环境湿度升高时产生可逆的化学变化以改变颜色。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拒水纱线采用经过拒水整理剂整理的涤纶纤维。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亲水纱线采用含亲水基团且表面具有微槽结构的醋酸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包括鞋底,其特征是,还包括鞋面(1),其复合于所述鞋底,且所述鞋面(1)设有至少一变色区(2)、与每一变色区(2)对应且围绕于该变色区(2)的拒水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吸湿里层(5)具有导湿结构(6);所述导湿结构(6)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接触凸起(7)和导流槽(8),所述接触凸起(7)朝向鞋面(1)内侧相对所述导流槽(8)呈凸出状,且所述接触凸起(7)和导流槽(8)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鞋面(1)内侧设有多个由亲水纱线编织形成的导湿条(9);每一所述变色区(2)的吸湿里层(5)至少与一所述导湿条(9)连接,所述导湿条(9)由其对应的变色区(2)的吸湿里层(5)起始,向前延伸至所述鞋面(1)的前掌位置和/或向后延伸至所述鞋面(1)的后跟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面外观颜色可变的鞋子,其特征是,所述鞋面(1)内侧设有与所述导湿条(9)一一对应且由亲水纱线编织形成的导湿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宸宇,苏加明,蔡俊荣,潘得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