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218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该显示模组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显示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发光层、封装层、第一透光层、像素扩大层、第二透光层和抗眩结构层,其中,像素扩大层具有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第一材料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材料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一折射率与第二折射率的差值为第一折射率差值;像素扩大层的下表面与发光层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一折射率差值的乘积的范围为15μm‑200μm。在本申请中,通过限定第一距离与第一折射率差值的乘积的范围,使得经过像素放大层后的光线,其等效的像素放大效果满足达成低显示闪点的最低需求,能够在实现低闪点的同时达到较高的图像清晰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图像显示,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屏幕作为最主要的终端人机交互硬件,在日常通讯以及办公的场景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今,在愈发增加的显示器使用场景中,消费者开始注重显示器对于视觉健康的影响。降低肉眼观看屏幕时所带来的视觉疲劳成为了先进显示器的主流设计方向之一。这其中包含了如低蓝光、无频闪、低反射、抗眩光等一系列显示器件设计。其中,抗眩光技术专注于减小或者消除屏幕因经过镜面反射环境光而产生的眩目效果。

2、目前,通常会在屏幕上使用抗眩盖板以减小屏幕产生的眩目效果。抗眩盖板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表面微结构散射原理,达成漫反射的目的。然而,抗眩盖板会对发光层所发出的光线造成散射,使得不同子像素之间的光线出现不均匀的光线串扰现象,造成视觉上的闪点问题。

3、若想解决闪点问题,通常会在抗眩盖板的抗眩结构制作过程中,控制其中的雾度参数,这使得从发光层发出的光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均匀的混光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将会严重降低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因此单一抗眩盖板的方案无法同时兼顾低闪点和高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能够在实现低闪点的同时达到较高的图像清晰度。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发光层、封装层、第一透光层、像素扩大层、第二透光层和抗眩结构层,其中,像素扩大层具有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第二材料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二折射率的差值为第一折射率差值;像素扩大层的下表面与发光层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折射率差值的乘积的范围为15μm-200μm。

3、示例性的,像素扩大层具有内部折射率变化,像素扩大层可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形成。例如,像素扩大层包括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第一材料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材料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一折射率与第二折射率的差值为第一折射率差值,例如,第一折射率可以为像素扩大层内的最大折射率,第二折射率可以为像素扩大层内的最小折射率,第一折射率差值可以为像素扩大层内的最大折射率与最小折射率的折射率差值。示例性的,第一折射率差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005-0.4。示例性的,像素扩大层的厚度介于20μm-400μm之间。

4、示例性的,发光层可以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基底、驱动电路(如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阳极层、发光单元和阴极层,若发光层的最上层为阴极层,则像素扩大层的下表面与发光层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可以认为是:像素扩大层的下表面与发光层的阴极层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5、应理解,像素扩大层主要可以起到降低闪点的作用,即通过设置具有像素扩大效果的像素扩大层,使得发光层发出的光线在进入抗眩结构层之前先经过像素扩大层均匀混光,以此达到降低抗眩结构层带来的光线串扰(闪点)问题。

6、如果像素扩大层距离发光层太远,则其带来的等效像素放大效果会使像素成像过大,虽然能够带来更低的闪点,但同时严重影响了画面清晰度。相对应的,如果太近,则起不到像素放大的效果,虽然能够保证清晰度,但无法达成低闪点的效果。因此,需要针对像素放大层的光学效果(主要表现为内部折射率差异δn)和其到达发光层上表面的距离(即第一距离d),规定其特定的最佳摆设位置,以此达到最优化的叠层架构设计。同时,该优化设计也可以根据抗眩结构层的效果,做出相对应的改变,从而可以实现高清低闪点抗眩显示系统设计。为了得到最佳的显示效果,要求发光层和像素放大层之间存在特定的光程,使得在这样的设计下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屏幕清晰度和兼顾的闪点抑制效果。

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增设像素放大层可以降低闪点,通过限定第一距离与第一折射率差值的乘积在预设范围内(即15μm-200μm),使得经过像素放大层后的光线,其等效的像素放大效果满足达成低显示闪点的最低需求,并且不过度牺牲图像显示清晰度,从而能够在实现低闪点的同时达到较高的图像清晰度。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像素扩大层用于放大像素,并且放大后的像素面积为原始像素面积的1.3倍至3倍之间。也就是说,原始像素面积a0与经过像素扩大层放大后的像素(或放大后的像素的外切圆)的面积a1满足以下关系:1.3*a0≤a1≤3*a0。

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扩大层可用于进行像素的放大,即像素扩大层具有像素放大效果,并且放大后的像素面积为原始像素面积的1.3倍至3倍之间,能够达到较高的图像清晰度。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透光层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第一偏光片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像素扩大层之间。其中,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可以采用光学透明胶。

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偏光片架构时,可以在第一透光层中设置偏光片(圆偏光片或线偏光片),偏光片的两侧通过粘接层与其他层实现固定连接。

12、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下,当像素扩大层的第一折射率差值较小时,为了满足第一折射率差值与第一距离的乘积的范围在预设范围内,需要增大像素扩大层的下表面与发光层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也即需要增加封装层和第一透光层的厚度,封装层的厚度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在第一透光层中设置多层结构以增加第一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第一透光层中设置偏光片或者设置多层粘接层或者设置其他透光结构,以满足第一距离的要求。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透光层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三粘接层、第二偏光片和第四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位于所述像素扩大层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所述第四粘接层位于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抗眩结构层之间。其中,第三粘接层和第四粘接层可以采用光学透明胶。

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偏光片架构时,可以在第二透光层中设置偏光片(圆偏光片或线偏光片),偏光片的两侧通过粘接层与其他层实现固定连接。

15、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下,像素扩大层的内部结构例如是光栅结构,这时可以在第二透光层中设置偏光片,即将偏光片设置在像素扩大层的上方,从而可以减小光线经过像素扩大层带来的光栅衍射斑纹。

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电路层,所述触控电路层位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第一透光层之间。

1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偏光片架构中,触控电路层可以设置在封装层与第一透光层之间,或者,触控电路层也可以设置在封装层的内部。通过将触控电路层集成在显示模组或显示面板中,能够实现用户界面的直接交互功能。

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滤光膜片,所述滤光膜片位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第一透光层之间。

1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无偏光片技术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发光层(110)、封装层(120)、第一透光层(130)、像素扩大层(140)、第二透光层(150)和抗眩结构层(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00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扩大层(140)用于放大像素,并且放大后的像素面积为原始像素面积的1.3倍至3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30)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131)、第一偏光片(132)和第二粘接层(13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层(150)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三粘接层(151)、第二偏光片(152)和第四粘接层(15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滤光膜片(200),所述滤光膜片(200)位于所述封装层(120)与所述第一透光层(1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210)和第三透光层(220),所述第三透光层(220)位于所述盖板(210)与所述滤光膜片(200)之间;所述盖板(210)位于所述第三透光层(220)与第一透光层(1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30)和所述第二透光层(150)均为用于粘接上下层的粘接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11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采用串联式设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眩结构层(160)包括抗眩基底(161)和抗眩结构(162),所述抗眩基底(161)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层(150)与所述抗眩结构(16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眩结构层(160)的表面具有凹凸起伏,所述抗眩结构层(160)的粗糙度范围为100nm-350n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眩结构层(160)的表面平整,且所述抗眩结构层(160)的内部参杂粒子,所述抗眩结构层(160)内部的参杂粒子的平均粒径范围为200nm-200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眩结构层(160)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所述抗眩结构层(160)的平均透射雾度范围为5%-35%。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30)和/或所述第二透光层(150)的平均透射雾度小于或等于5%。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发光层(110)、封装层(120)、第一透光层(130)、像素扩大层(140)、第二透光层(150)和抗眩结构层(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差值的取值范围为0.00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扩大层(140)用于放大像素,并且放大后的像素面积为原始像素面积的1.3倍至3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30)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131)、第一偏光片(132)和第二粘接层(13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层(150)包括沿出光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三粘接层(151)、第二偏光片(152)和第四粘接层(15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滤光膜片(200),所述滤光膜片(200)位于所述封装层(120)与所述第一透光层(1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210)和第三透光层(220),所述第三透光层(220)位于所述盖板(210)与所述滤光膜片(200)之间;所述盖板(210)位于所述第三透光层(220)与第一透光层(1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初氜王刚黄阳正梁书海周亿张译文谭纪风董毓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