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768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高分辨率显示产品的周边区域布局难度大,信号线的loading较大的问题。所述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周边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显示区域位于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之间;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一电源支线,第一电源支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域;第一电源总线,第一电源总线包括第一子电源线,第一子电源线位于第一边框区,第一子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部和第二电源部,第一电源部位于显示区域与第二电源部之间,第一电源部与多条第一电源支线分别耦接,第一电源部与第二电源部通过多个第一导电连接部耦接,第一导电连接部的数量小于第一电源支线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产品的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分辨率的显示产品可以应用于3d显示产品,这种3d显示产品是将像素划分为多个视区(view),每个视区显示不同视角的物信息,搭配微透镜,即可实现3d显示功能。对于3d显示,视区内的像素数量越多3d显示效果越好,而视区内的像素数量越多,需要的像素驱动信号线的数量和驱动单元的驱动通道越多,导致显示产品的周边区域的布局难度较大,周边区域的信号线的loading较大。

2、因此,亟需一种布局方式,解决高分辨率显示产品的周边区域布局难度大,信号线的loading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高分辨率显示产品的周边区域布局难度大,信号线的loading较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边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和所述第二边框区之间;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4、多条第一电源支线,所述第一电源支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5、第一电源总线,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包括第一子电源线,所述第一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所述第一子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部和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一电源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电源部之间,所述第一电源部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源支线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电源部与所述第二电源部通过多个第一导电连接部耦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电源支线的数量。

6、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包括第二子电源线;

7、所述第二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二边框区,所述第二子电源线包括第三电源部和第四电源部,所述第三电源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第四电源部之间,所述第三电源部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源支线分别耦接,所述第三电源部与所述第四电源部通过多个第二导电连接部耦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电源支线的数量。

8、可选的,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区和第四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三边框区和所述第四边框区之间;

9、所述第一电源总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三子电源线,所述第三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三边框区和/或所述第四边框区,所述第三子电源线与所述第一电源部,所述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三电源部和所述第四电源部中的至少两个耦接。

10、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1、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12、多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所述多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位于所述第三电源部和所述第四电源部之间,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耦接,用于对所述数据线进行静电释放。

13、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4、第一电平信号线和两条第二电平信号线,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位于所述两条第二电平信号线之间,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线均位于所述第三电源部和所述第四电源部之间;

15、所述多个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划分为两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第一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二电平信号线之间,第二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与另一条第二电平信号线之间;

16、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分别与其相邻的第二电平信号线和第一电平信号线耦接,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线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数据线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线之间的电连接。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耦接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耦接的数据线交替设置。

18、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9、阴极层,所述阴极层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20、第二电源总线,所述第二电源总线包括第四子电源线和第五子电源线;所述第四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所述第四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源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五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二边框区,所述第五子电源线位于所述第四电源部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第四子电源线和所述第五子电源线分别与所述阴极层耦接。

21、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22、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23、至少两条多路复用线,所述至少两条多路复用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源部与所述第二电源部之间;

24、第一多路复用器电路,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电路位于所述第一电源部与所述第二电源部之间,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器电路分别与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至少两条多路复用线耦接。

25、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26、多个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源线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部耦接。

27、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两个第一端口,其中一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源部耦接。

28、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两个第二端口,其中一个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口通过第四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子电源线耦接。

29、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两组第三端口,其中一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每组第三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通过第五导电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多路复用线耦接。

30、可选的,沿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中心部分指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依次排列;所述第四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五导电连接部依次排列。

31、可选的,在相邻的第一驱动单元中,最靠近的两个第三端口与同一条所述多路复用线耦接,最靠近的两个第三端口耦接的所述第五导电连接部相耦接。

32、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33、多个第二驱动单元,所述多个第二驱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五子电源线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四电源部,所述第五子电源线,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和所述两条第二电平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耦接。

34、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栅金属层,第二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和第二源漏金属层;

35、所述第一电源部,所述第二电源部和所述多路复用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边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和所述第二边框区之间;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包括第二子电源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区和第四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三边框区和所述第四边框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耦接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耦接的数据线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两个第一端口,其中一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源部耦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两个第二端口,其中一个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口通过第四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子电源线耦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两组第三端口,其中一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每组第三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通过第五导电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多路复用线耦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中心部分指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依次排列;所述第四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三导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五导电连接部依次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第一驱动单元中,最靠近的两个第三端口与同一条所述多路复用线耦接,最靠近的两个第三端口耦接的所述第五导电连接部相耦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一栅金属层,第二栅金属层,第一源漏金属层和第二源漏金属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电源线采用双层层叠结构,所述双层层叠结构中的第一层与所述第一栅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双层层叠结构中的第二层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源部,所述第四电源部和所述第五子电源线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源部,所述第四电源部和所述第五子电源线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双层层叠结构,所述双层层叠结构中的第一层与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双层层叠结构中的第二层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扇出线,所述扇出线包括第一扇出部分和第二扇出部分,所述第一扇出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电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子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所述第二扇出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子电源线耦接。

2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周边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边框区和所述第二边框区之间;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包括第二子电源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区和第四边框区,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第三边框区和所述第四边框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耦接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排第一静电释放单元耦接的数据线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两个第一端口,其中一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口通过第三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源部耦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两个第二端口,其中一个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口通过第四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子电源线耦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两组第三端口,其中一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端,另一组第三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二端;每组第三端口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通过第五导电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多路复用线耦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中心部分指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依次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影徐攀张星罗程远赵冬辉吕广爽许程张玉欣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