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气止回结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1、涡旋压缩机是一种通过改变容积来实现气体压缩的流体机械,在压缩机工作时,气体从静涡旋盘外周的吸气口进入到由动、静涡旋盘涡旋齿相互啮合而形成压缩腔中,并在动涡旋盘的运动下,压缩腔容积逐渐缩小,同时将腔内气体逐渐压缩到中心的排气腔内并从静涡旋盘排气口排出。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当排气腔与静涡旋盘排气口连通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排气腔内的气体压力一开始会小于排气压力,需要排气腔的容积进一步缩小,才能达到排气压力。此时,静涡旋盘排气口外部的气体压力大于排气腔内的压力,就有可能会倒流回排气腔内引起重复压缩。另一种情况是,当压缩机停机时,与动涡旋盘连接的曲轴没有电机提供单向旋转的动力,由于静涡旋盘排气口外部的气体压力大于压缩腔内的气体压力,因此气体会通过排气腔倒流回压缩腔中,使动涡旋盘发生急速倒转,带来损害压缩机的风险。
2、常见的防止气体倒流回排气腔内的方法是在静涡旋盘排气口处设置排气止回结构,当气体从排气腔流向静涡旋盘排气口外部时,排气止回结构打开,气体可通过;当气体从静涡旋盘排气口外部倒流回排气腔时,排气止回结构关闭,阻止气体继续通过。
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排气阀组件、涡旋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排气阀组件包括:第一阀座11,用于安装在所述涡旋压缩机的静涡盘21的排气侧,所述第一阀座11具有与所述静涡盘21的排气孔211相对的第一阀腔111;以及第一阀
5、同样的,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缓冲阀片组件以及压缩机,如图2所示,缓冲阀片6包括:固定于排气阀座的一第二阀片62和一层叠于第二阀片62之上的挡板61;第二阀片62的两端之间依次形成连接部、可基于连接部弯折的中部以及密封部;挡板61的两端之间依次形成连接部611、中部以及上翘的限制部612,在中部靠近限制部61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向第二阀片凸出的凸起613。这种形式的排气止回结构亦较为常见,利用气体力使第二阀片产生翘曲形变,从而开启排气通道;当气体欲向排气腔倒流时,利用第二阀片的形变回复,及时关闭排气通道。然而这种形式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第二阀片的变形程度不可过大,否则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甚至是疲劳断裂。因此这种形式的第二阀片打开角度一般较小,限制了排气流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止回结构、泵体组件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阀片受到气体力作用时会快速地上升或下降到阀座上的限位结构并与之发生冲击,影响阀片的寿命和产生噪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气止回结构,包括阀座、阀片、调节件、叶轮;其中:
4、所述阀座设置在静涡旋盘的排气口外侧,所述阀座内具有气流通道,该通道所围成的空间为阀腔;
5、所述阀片活动设置在所述阀座顶部,位于所述阀腔远离所述排气口的一端,能将所述排气口和外部环境连通或关闭以进行排气或排气止回;
6、所述调节件螺接在所述阀腔内的横梁上;
7、所述调节件顶部与所述阀片连接,底部与位于所述阀腔内的所述叶轮连接。
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气止回结构,包括阀座、阀片、调节件、叶轮,阀座内设有气体通道,该通道所围成的空间为阀腔,阀腔一端与静涡旋盘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静涡旋盘外部排气空间连通,阀片处于阀腔与静涡旋盘外部排气空间连通一侧,可沿阀腔轴向移动,当其抵接阀座外端面时,可阻隔排气口与外部排气空间,当其远离阀座外端面时,排气口与外部排气空间连通;将阀片与调节件相连,而调节件又与叶轮相连,通过调节件与阀座上的调节螺孔配合连接,实现将叶轮因气流而发生的旋转运动转化成阀片沿轴向的运动,因此阀片的轴向运动速度可以通过调节件上设置的螺纹的相关参数来控制,使得阀片的运动平稳可控,减小阀片与阀座之间的冲击力,保证排气止回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小因阀片冲击阀座而发出的噪声。同时该结构的排气通道开启程度不再受限于阀片可变形的限度,因此可以保证排气流量充足。本专利技术的排气止回结构解决了常见的压差浮动式排气止回结构中阀片容易与阀座发生快速冲击从而发出噪声以及影响阀片寿命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常见的阀片形变式排气止回结构中因阀片变形程度的限制影响排气流量的问题。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阀腔上部,且所述横梁为直条形结构,宽度小于所述阀腔直径;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供所述调节件螺接的调节螺孔。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片为平板结构,外径大于所述阀腔内径;当所述阀片抵接于所述阀腔顶沿时,能实现排气止回,当所述阀片脱离所述阀腔顶沿时,能实现常规排气。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限位螺母;其中:
12、所述调节螺杆螺接在所述调节螺孔上;
13、所述阀片活动穿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
14、所述限位螺母螺接在所述调节螺杆顶端。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杆上依次设置有规格渐增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和第三台阶段;其中:
16、所述限位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一台阶段上,以对所述阀片形成轴向上限位;
17、所述阀片穿设在所述第二台阶段上,并由所述第三台阶段顶部形成轴向下限位;
18、所述第三台阶段外径大于所述调节螺孔直径。
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台阶段高度等于所述横梁到所述阀座顶沿距离。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台阶段高度大于所述阀片厚度。
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螺杆中部对应于所述第三台阶段底部位置设置有螺纹段。
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轮为直板形结构或曲面结构。
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座为圆筒形结构,且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静涡旋盘上。
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泵体组件,包括静涡旋盘、排气口和安装在所述静涡旋盘上,且与所述排气口正对的所述排气止回结构。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包括所述泵体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阀片、调节件、叶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阀腔上部,且所述横梁为直条形结构,宽度小于所述阀腔直径;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供所述调节件螺接的调节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为平板结构,外径大于所述阀腔内径;当所述阀片抵接于所述阀腔顶沿时,能实现排气止回,当所述阀片脱离所述阀腔顶沿时,能实现常规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限位螺母;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上依次设置有规格渐增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和第三台阶段;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台阶段高度等于所述横梁到所述阀座顶沿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段高度大于所述阀片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中部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直板形结构或曲面结构。
10.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涡旋盘、排气口和安装在所述静涡旋盘上,且与所述排气口正对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体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阀片、调节件、叶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阀腔上部,且所述横梁为直条形结构,宽度小于所述阀腔直径;所述横梁中部设置有供所述调节件螺接的调节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为平板结构,外径大于所述阀腔内径;当所述阀片抵接于所述阀腔顶沿时,能实现排气止回,当所述阀片脱离所述阀腔顶沿时,能实现常规排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限位螺母;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止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上依次设置有规格渐增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立,徐嘉,廖熠,刘双来,方琪,郭求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