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座,尤其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
技术介绍
1、本申请中的多功能插孔即为同一组插孔既可以适配两插插头,也可以配适三插插头。墙壁插座底座上的两固定孔8的孔距是标准设计,因此在有限空间的底座内设置四组多功能插孔是目前难以实现的,现有的墙壁插座上多为设置两组多功能插孔,如附图1所示。同时现有的墙壁插座底座内的铜件,一般包括火线铜件、零线铜件和地线铜件,通常的,铜件为了在有限空间的底座内完成排列,每种铜件结构均有不同,因此对应三种铜件需开模三次,每开模一次的费用较高,如此大大增加了墙壁插座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包括底座、面板、接线端子以及设置在底座内的铜件,所述铜件包括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面板上设有四组多功能插孔,所述四组多功能插孔分两排设置,每排多功能插孔包括两组,该两组多功能插孔对向设置;所述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的整体形状呈u型,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对向且交错排列;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上均设有连接接线端子的连接端,排列状态的两连接端平齐。
3、还包括第三铜件,第三铜件整体呈e型,第三铜件两侧均为插接口,且每侧设有两个插接口,第三铜件中间部连接接线端子。
4、所述连接端与铜件垂直设置,且连接端的端部设有折边,连接端的垂直部与接线端子相接触。
5、所述铜件和与之连接
6、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上的插接口由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三个折片的截面从下往上依次为内折--向上---外翻;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相对,第一折片与第二折片及第三折片垂直,第一折片与第二折片相邻处均设有与之呈角度的辅折片。
7、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彼此之间有间距,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与铜件一体成型。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墙壁插座难以设置四组多功能插孔,以及墙壁插座内的多种结构的铜件需单独开模成本高的问题。通过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u型设置,且对向交错(叉)排放,成功在有限尺寸的墙壁插座内排列四组对向设置的多功能插孔,增大了墙壁插座的应用范围;将铜排上的连接端设置在u型铜件的内侧,省去一个铜件的开模费用,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采用同一模具即可,并且使得接线端子整齐排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包括底座、面板、接线端子以及设置在底座内的铜件,所述铜件包括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其特征在于:面板上设有四组多功能插孔,所述四组多功能插孔分两排设置,每排多功能插孔包括两组,该两组多功能插孔对向设置;所述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的整体形状呈U型,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对向且交错排列;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上均设有连接接线端子的连接端,排列状态的两连接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铜件,第三铜件整体呈E型,第三铜件两侧均为插接口,且每侧设有两个插接口,第三铜件中间部连接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与铜件垂直设置,且连接端的端部设有折边,连接端的垂直部与接线端子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件和与之连接的连接端一体成型,两连接端均位于U型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上的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彼此之间有间距,第一折片、第二折片和第三折片与铜件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包括底座、面板、接线端子以及设置在底座内的铜件,所述铜件包括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其特征在于:面板上设有四组多功能插孔,所述四组多功能插孔分两排设置,每排多功能插孔包括两组,该两组多功能插孔对向设置;所述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的整体形状呈u型,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对向且交错排列;第一铜件和第二铜件上均设有连接接线端子的连接端,排列状态的两连接端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铜件,第三铜件整体呈e型,第三铜件两侧均为插接口,且每侧设有两个插接口,第三铜件中间部连接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十二孔墙壁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与铜件垂直设置,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珍,王钰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优上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