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和制冷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606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40
本技术公开一种板式换热器和制冷剂系统,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并行且相换热的冷媒流路和水路,所述冷媒流路包括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水路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水路、及对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水路,所述水路设有进水口、对应所述第一水路的第一出水口、对应所述第二水路的第二出水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制冷剂系统的设备投资成本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和制冷剂系统


技术介绍

1、热泵技术被广泛用于生活热水和采暖,居民或轻商建筑对生活热水和供暖热水有着不同的温度需求,通常生活热水温度设置在55℃,而供暖热水设置在45℃。现有技术中,通常生活热水和供暖热水各自采用一套独立的循环系统进行供应,即一套热水系统和一套供暖系统,但这种方案在设备初期投资及后续维护上需要较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旨在降低制冷剂系统的设备投资成本及维护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板式换热器内设有并行且相换热的冷媒流路和水路,所述冷媒流路包括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水路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水路、及对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水路,所述水路设有进水口、对应所述第一水路的第一出水口、对应所述第二水路的第二出水口。

3、可选地,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均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中流通的冷媒温度不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同。

4、可选地,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且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相串联,以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同。

5、可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板片,所述多个板片包括交替分布的若干水路板和冷媒流路板,所述板片具有供水流通的两个第一流通孔、及供冷媒流通的两个第二流通孔,所述水路板的内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相分隔,所述冷媒流路板的内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分隔;所述板式换热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二端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一个第一流通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对应所述进水口的第一流通孔与第二出水口连通,位于中部的一个板片的对应所述进水口的第一流通孔设有隔板,以使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相串联。

6、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另一个第一流通孔设有隔板,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另一个第一流通孔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7、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另一个第一流通孔与第一出水口连通,位于第二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另一个第一流通孔设有隔板。

8、可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板片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所述隔板与所述板片分体设置并装配为一体。

9、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上设有流量阀,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流量。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所述流量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

1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冷剂系统,包括前述的板式换热器。

12、可选地,所述制冷剂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排气口、及对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的冷媒压强配置为不同。

13、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单一板式换热器系统上同时设置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能够允许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内的水经历不同程度的换热后分别由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输出,从而能够对外提供两种不同水温的热水,以同时满足不同的用热需求。具体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输出的热水中,水温较高的热水可以作为生活热水,水温较低的热水则可以作为供暖热水。如此,通过一套板式换热器就能实现不同出水温度的同时供给,进而降低设备初期的投资成本及后续的维护成本,也即,降低制冷剂系统的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并行且相换热的冷媒流路和水路,所述冷媒流路包括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水路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水路、及对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水路,所述水路设有进水口、对应所述第一水路的第一出水口、对应所述第二水路的第二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均连通,且流入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冷媒压强配置为不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且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相串联,以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板片,所述多个板片包括交替分布的若干水路板和冷媒流路板,所述板片具有供水流通的两个第一流通孔、及供冷媒流通的两个第二流通孔,所述水路板的内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相分隔,所述冷媒流路板的内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分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另一个第一流通孔设有隔板,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最外侧的板片的另一个第一流通孔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板片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所述隔板与所述板片分体设置并装配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或所述第二出水口上设有流量阀,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流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低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所述流量阀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

9.一种制冷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排气口、及对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的冷媒压强配置为不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并行且相换热的冷媒流路和水路,所述冷媒流路包括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水路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第一水路、及对应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第二水路,所述水路设有进水口、对应所述第一水路的第一出水口、对应所述第二水路的第二出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均连通,且流入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冷媒压强配置为不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路连通,且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相串联,以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出水温度不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板片,所述多个板片包括交替分布的若干水路板和冷媒流路板,所述板片具有供水流通的两个第一流通孔、及供冷媒流通的两个第二流通孔,所述水路板的内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相分隔,所述冷媒流路板的内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远陈传虎陶晓磊欧汝浩刘和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