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597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39
本技术公开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固定板底面相连有第一级顶升气缸,第一级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板而与顶板相连,顶板通过若干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下方的底板相连,底板与第二级顶升气缸固定相连,第二级顶升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底板与下支撑板固定相连,下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级刚性导向柱而与上方的上支撑板相连。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使得支撑在上支撑板的工件或者待支撑装置可靠地上升至指定且合适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顶升承力装置通常都会设有若干级顶升机构,通过多级的顶升机构依次伸长作动,以增大顶升承力装置的实际作用长度,然而现有的顶升承力装置的多级顶升机构沿着顶升方向依次设置和相连,也就是分层设置结构,虽然多级顶升机构能够可靠工作,但是也会使得整体装置的尺寸较大以及体积较大。

2、与此同时,多级顶升机构依次相连,当多级顶升机构向外伸出后,相邻两级的顶升机构之间的连接位置将会是整个装置最为薄弱的连接位置,若两者之间的连接位置出现误差或者结构破损,势必会严重影响整个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另外多级顶升机构依次向外伸出,整体装置的实际承载能力也容易受到对应推动元件的能力限制。

3、因此对现有技术的顶升承力装置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能够整体装置更加紧凑、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以及保证顶升承力过程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旨在使得整体装置更加紧凑、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以及保证顶升承力过程的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底面相连有第一级顶升气缸,第一级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板而与顶板相连,顶板通过若干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下方的底板相连,底板与第二级顶升气缸固定相连,第二级顶升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底板与下支撑板固定相连,下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级刚性导向柱而与上方的上支撑板相连。

3、优选地,所述第一级刚性导向柱穿过所述固定板,且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二级刚性导向柱穿过所述固定板,第二级刚性导向柱与固定板滑动相连。

4、优选地,所述顶板、所述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以及所述底板共同组成第一级顶升骨架,所述上支撑板、所述第二级刚性导向柱以及所述下支撑板共同组成第二级顶升骨架。

5、优选地,所述第二级顶升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级顶升骨架内部空间,且第二级顶升骨架在第一级顶升骨架内进行轴向移动。

6、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底面设置有第一上支撑块,所述下支撑板顶面设置有第一下支撑块,通过第一上支撑块和第一下支撑块轴向相互接触并限制下支撑板的移动上限;所述下支撑板底面设置有第二上支撑块,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第二下支撑块,通过第二上支撑块和第二下支撑块相互接触并限制下支撑板的移动下限。

7、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底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可滑动的推动块,固定板设有顶升锁死气缸;当上支撑板向上移动至其极限位置后,顶升锁死气缸的伸缩端推动推动块朝向限位块方向移动,推动块与限位块相互卡合限定。

8、优选地,所述顶板表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所述上支撑板的正上方,待支撑部件部分结构穿过顶板表面的安装孔而与上支撑板相连。

9、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固定板底面相连有第一级顶升气缸,第一级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板而与顶板相连,顶板通过若干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下方的底板相连,底板与第二级顶升气缸固定相连,第二级顶升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底板与下支撑板固定相连,下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级刚性导向柱而与上方的上支撑板相连。通过两级顶升机构,从而使得支撑在上支撑板的工件或者待支撑装置可靠地上升至指定且合适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底面相连有第一级顶升气缸,第一级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板而与顶板相连,顶板通过若干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下方的底板相连,底板与第二级顶升气缸固定相连,第二级顶升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底板与下支撑板固定相连,下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级刚性导向柱而与上方的上支撑板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刚性导向柱穿过所述固定板,且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二级刚性导向柱穿过所述固定板,第二级刚性导向柱与固定板滑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以及所述底板共同组成第一级顶升骨架,所述上支撑板、所述第二级刚性导向柱以及所述下支撑板共同组成第二级顶升骨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顶升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级顶升骨架内部空间,且第二级顶升骨架在第一级顶升骨架内进行轴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底面设置有第一上支撑块,所述下支撑板顶面设置有第一下支撑块,通过第一上支撑块和第一下支撑块轴向相互接触并限制下支撑板的移动上限;所述下支撑板底面设置有第二上支撑块,所述底板顶面设置有第二下支撑块,通过第二上支撑块和第二下支撑块相互接触并限制下支撑板的移动下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底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板顶面设有可滑动的推动块,固定板设有顶升锁死气缸;当上支撑板向上移动至其极限位置后,顶升锁死气缸的伸缩端推动推动块朝向限位块方向移动,推动块与限位块相互卡合限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表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所述上支撑板的正上方,待支撑部件部分结构穿过顶板表面的安装孔而与上支撑板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底面相连有第一级顶升气缸,第一级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板而与顶板相连,顶板通过若干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下方的底板相连,底板与第二级顶升气缸固定相连,第二级顶升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底板与下支撑板固定相连,下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级刚性导向柱而与上方的上支撑板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刚性导向柱穿过所述固定板,且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与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二级刚性导向柱穿过所述固定板,第二级刚性导向柱与固定板滑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级刚性导向柱以及所述底板共同组成第一级顶升骨架,所述上支撑板、所述第二级刚性导向柱以及所述下支撑板共同组成第二级顶升骨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级顶升承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顶升骨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级顶升骨架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安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