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饲养,具体为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
技术介绍
1、林麝是一种生活在亚洲地区的小型偶蹄目动物,属于麝科,在喂养林麝时需要用到饲喂通道,饲喂通道通常是指用来输送饲料到动物饲养区域的通道或管道系统。这些通道可以是固定的管道,也可以是移动的设备,用来方便地将饲料输送到动物的饲养场所。
2、在一些饲养场所中通常会挖一个长长的饲养池进行依次人工放料进行饲喂,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结构固定无法进行改变,其人工放置饲料不能达到平均喂食的效果。
3、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不能进行平均喂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料漏斗,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中间固定连接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内上端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下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下料箱下端设置有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筒,所述传送皮带下端左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筒,所述第一限位筒与第二限位筒内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筒内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第一限位筒与第二限位筒内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从动轮与第二限位筒外均设置有拉绳,所述第一限位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输出端带动驱动轮进行转动,从而拉动拉绳进行移动,以此带动传送皮带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饲料的运输,其坡度可通过调高组件进行调节,以此适应不同坡度的饲道,并通过下料箱的出口大小进行需求调节来改变出料的多少。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板与下料箱内滑动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板与下料箱内滑动连接,从而方便调节下料箱出料的多少。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柱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为支撑柱和存料漏斗提供支撑力。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拉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绳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绳孔和拉绳连接,方便传送皮带移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高组件包括限高螺杆,所述限高螺杆均与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限高螺杆外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高螺杆可以对第一限位筒与第二限位筒进行调高,以此自由调节饲道的坡度满足需求。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套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垫。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垫对螺纹套进行支撑力。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回收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收板对传送皮带上的东西进行遮挡疏导到回收箱,从而对未吃完的饲料进行回收操作。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绳孔均与传送皮带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皮带通过与拉绳固定的绳孔进行拉动移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首先通过第一限位筒与第二限位筒放入饲道内,通过可以调节拉绳在卷绳轮绳的长度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适应饲道长度,并通过传送皮带进行传送,无需人工进行手工依次放料,并通过回收箱进行回收,实现自动化送料。
20、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通过调高组件可以调节传送皮带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此完成饲道的调节满足坡度需求,并通过调节螺杆对其调节板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出料箱出料的多少,以此调节传送带上饲料的高度,灵活多变满足需求,达到平均化喂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之间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料漏斗(2),两个所述支撑柱(1)之间中间固定连接有下料箱(4),所述下料箱(4)内上端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下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下料箱(4)下端设置有传送皮带(8),所述传送皮带(8)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筒(9),所述传送皮带(8)下端左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筒(10),所述第一限位筒(9)与第二限位筒(10)内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11),所述第二限位筒(10)内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13),所述第一限位筒(9)与第二限位筒(10)内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驱动轮(13)、从动轮(14)与第二限位筒(10)外均设置有拉绳(15),所述第一限位筒(9)与第二限位筒(10)下端前后端均设置有调高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筒(9)前端设置回收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筒(10)内壁固定连接有T型杆(23),所述第二限位筒(10)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与下料箱(4)内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绳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组件包括限高螺杆(17),所述限高螺杆(17)均与第一限位筒(9)和第二限位筒(1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限高螺杆(17)外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18)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垫(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回收箱(20),所述回收箱(20)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回收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孔(16)均与传送皮带(8)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度平滑可平均喂食的林麝饲喂通道,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之间上端固定连接有存料漏斗(2),两个所述支撑柱(1)之间中间固定连接有下料箱(4),所述下料箱(4)内上端前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6),所述调节螺杆(6)下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板(7),所述下料箱(4)下端设置有传送皮带(8),所述传送皮带(8)下端右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筒(9),所述传送皮带(8)下端左侧设置有第二限位筒(10),所述第一限位筒(9)与第二限位筒(10)内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11),所述第二限位筒(10)内前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13),所述第一限位筒(9)与第二限位筒(10)内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4),所述驱动轮(13)、从动轮(14)与第二限位筒(10)外均设置有拉绳(15),所述第一限位筒(9)与第二限位筒(10)下端前后端均设置有调高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筒(9)前端设置回收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筒(10)内壁固定连接有t型杆(23),所述第二限位筒(10)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左侧固定连接有转纽(25),所述t型杆(23)前端与连接杆(24)外圈均转动连接有锥齿轮(30),且锥齿轮(30)之间啮合连接,右侧所述锥齿轮(30)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1),所述转杆(31)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7),所述伸缩杆(27)外套设有弹簧(2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辉,王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锦瑞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