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433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塔吊基础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塔吊基础的受力载荷,确定出塔吊基础施工区域上原有地坪预制管桩中能够入岩的管桩位置,然后利用引孔入岩的方法将对应位置处的管桩打入岩层,其他位置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的打桩深度保持不变,管桩施打完成,并根据地层土质间隔休止期后,再对入岩管桩进行高应变检测,合格后进行管桩灌芯施工,最后在管桩上设置塔吊基础,在塔吊基础上安装塔吊,通过对塔吊施工区域的现有管桩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适用于深厚软基地质,避免增加新桩,减少了新桩的制造与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和资源的消耗,符合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塔吊安装,尤其涉及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华南地区溶洞、淤泥地质情况较多,随着物流行业不断发展,智慧仓储园区越来越多,因其储存堆载的功能性要求,一般设计会在仓储区设地坪管桩,保证承载。为保证施工效率及工期,施工时一般会考虑塔吊运输,对于大型仓库,考虑运力等因素往往会将塔吊立于仓库内。

2、目前深厚软基地质上的塔吊基础,一般采用灌注桩基础或管桩基础。灌注桩塔吊基础,一是成本较高;二是塔吊灌注桩与原设计地坪管桩不论先后施工,均会产生挤土效应,对于塔吊安全性或地坪桩位都会产生影响。管桩基础,一是新增管桩与原设计地坪管桩桩位冲突问题;二是需要考虑二者施工先后挤土效应问题;三是塔吊自重较大,管桩基础在溶洞、深厚软基地质下,桩端持力层安全性未知,仅靠桩侧阻力难以满足承载要求,有安全隐患。

3、因此,目前采用灌注桩基础或管桩基础均会存在安全性问题,因此,如何对现有塔吊基础进行设计或改造以使其在深厚软基地质上能够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用以解决溶洞、淤泥软基地质的塔吊基础安全性问题。

2、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s1,对塔吊基础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察;

4、s2,根据塔吊基础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塔吊基础的受力载荷,确定入岩管桩的位置;

5、s3,根据确定的入岩管桩的位置,利用潜孔钻引孔的方法,将塔吊基础施工区域上对应位置处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打入岩层,其他位置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的打桩深度保持不变;

6、s4,对入岩管桩进行高应变检测以评估其桩基的实际承载能力;

7、s5,对塔吊基础施工区域上所有管桩进行灌芯施工,其中,入岩管桩内的第一灌芯的长度不小于2m,其他位置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内的第二灌芯的长度为标准灌芯长度;

8、s6,根据各个管桩桩基的实际承载能力,按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3g409图集要求,在管桩上设置塔吊基础;

9、s7,在塔吊基础周围回填夯实土层,并在夯实土层表面设置地坪板垫层,地坪板垫层与塔吊基础的连接处设置排水沟;

10、s8,在塔吊基础上安装塔吊并进行调试和安全检查。

11、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的上表面为从中间向四周边缘向下倾斜的斜面,其倾斜坡度为3%。

12、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9,定期对塔吊进行维护监测,以确保塔吊长期运行的安全性。

13、优选地,在完成塔吊调试和安全检查的2到3周内,每周至少进行5次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待监测数据稳定后,每周的检测频率不低于2次。

14、优选地,所述塔吊基础施工区域上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呈矩阵式分布,入岩管桩位于四个边角。

15、优选地,步骤s4中,标准灌芯长度为1.5m。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专利技术根据塔吊基础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塔吊基础的受力载荷,确定出塔吊基础施工区域上原有地坪预制管桩中能够入岩的管桩位置,然后利用引孔入岩的方法将对应位置处的管桩打入岩层,其他位置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的打桩深度保持不变,所有管桩施打完成,地层土质休止期结束后,再对入岩管桩进行高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合格后进行管桩灌芯施工,最后在管桩上设置塔吊基础,在塔吊基础上安装塔吊,通过对塔吊施工区域的现有管桩进行改造使其能够适用于深厚软基地质,避免增加新桩,减少了新桩的制造与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和资源的消耗,符合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超前钻探和确保入岩的要求,提高了塔吊基础为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因深厚软基地质问题导致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风险,可以更好的适应复杂地质条件。

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入岩管桩内灌芯长度,确保入岩的桩基要求,提高了塔吊基础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提高了塔吊使用的安全性。

20、4、本专利技术利用高应变检测技术对各个管桩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各自桩基的实际承载能力,大大缩短了施工检测的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21、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预制管桩入岩施工方法和标准化的检测技术,减少了因地质条件和施工误差造成的质量影响,有助于建立标准化施工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3)的上表面为从中间向四周边缘向下倾斜的斜面,其倾斜坡度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9,定期对塔吊进行维护监测,以确保塔吊长期运行的安全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塔吊调试和安全检查的2到3周内,每周至少进行5次监测并记录监测数据,待监测数据稳定后,每周的检测频率不低于2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施工区域上的原有地坪预制管桩呈矩阵式分布,入岩管桩位于四个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标准灌芯长度为1.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3)的上表面为从中间向四周边缘向下倾斜的斜面,其倾斜坡度为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原有预制管桩塔吊基础的改造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9,定期对塔吊进行维护监测,以确保塔吊长期运行的安全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厚软基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云飞张利锋韦世春张文博许荣明胡祖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