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394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属于光伏支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难以保证连接装置处于竖直状态使得上方光伏板安装受限的问题。该装置集成了桩基、桩柱、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调节组件、立柱组件。桩基的顶部安装桩柱。桩柱的上部外侧安装有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并且,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的两侧每侧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用于固定光伏支架的立柱组件。桩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立柱组件起到位置调节和固定作用的调节组件,并且,调节组件的两侧与立柱组件呈固定连接。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和调节组件三者均设有对各自的紧固部件,用于通过紧固作用结合调节组件的位置调节保证立柱组件处于竖直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支架在进行安装时,一般都需要进行水泥桩的提前制作和安装。为保证所有水泥桩处于同一高度,一般先对首尾的水泥桩进行定位,通过首尾的水泥桩之间拉绳进行限定,然后安装中央的水泥桩。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中央的水泥桩一旦朝拉线的方向少量倾斜,此时并不易察觉。

2、现有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大多包括上下卡箍、前后立柱和支撑板,例如中国专利cn218713243u、cn214245799u。在桩基沉桩完成后,将桩基连接套筒套于桩基的桩顶,并固定于桩基上,然后将立柱抱箍放置于桩基连接套筒的顶盖,通过几个第一紧固件临时固定立柱抱箍的底板和桩基连接套筒的顶盖,再安装光伏支架,使光伏支架的各个支架立柱固定在对应的立柱抱箍上。通过立柱抱箍的高度位置调节修正桩基施工高程误差的影响。一旦水泥桩本身存在少量前倾或者后倾,在安装卡箍时,上下卡箍处于无法对齐状态,因此安装立柱时,其立柱无法处理竖直状态,进而有可能影响上方光伏板的安装。

3、中国专利cn117749048a公开的光伏支架连接装置可根据桩基的顶面标高以及桁架的设计标高选择合适厚度的调节板连接于桩基,之后将承插结构插设于桩基的容置槽内,以使连接板与容置槽共同形成浇筑空间。但水泥桩的倾斜度并不容易察觉,使得调节板难以选取。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难以保证连接装置处于竖直状态使得上方光伏板安装受限的问题。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包括桩基、桩柱、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调节组件、立柱组件;其中,

3、桩基的顶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桩柱;所述桩柱的上部外侧安装有呈上下分布的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并且,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的两侧每侧均安装有竖直设置用于固定光伏支架的立柱组件;所述桩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立柱组件起到位置调节和固定作用的调节组件,并且,调节组件的两侧与立柱组件呈固定连接;

4、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和调节组件三者内部均设有对各自紧固程度调节的紧固部件,用于通过三者的所述紧固部件的配合,结合调节组件的位置调节使得在桩柱处于竖直状态或倾斜状态时立柱组件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提供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在使用时,桩柱处于倾斜状态时,通过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和调节组件三者的配合,此时可以保证立柱组件处于竖直状态,并且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可以用于与桩柱顶部接触,起到支撑立柱组件的目的,为下侧卡箍单元和上侧卡箍单元分担压力,保证连接装置的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光伏支架的结构稳定性。

6、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侧卡箍单元包括第一卡箍、第二卡箍、连接板、嵌设板、转动板和第一紧固件;其中,

7、第一卡箍、第二卡箍二者组合匹配使用,以形成圆形卡箍区域;第一卡箍的两侧每侧均固定连接有嵌设板;第二卡箍的两侧每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8、嵌设板设置于连接板上方,并与连接板通过第一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以实现圆形卡箍区域的紧固;连接板的背离第二卡箍的一端与转动板之间呈转动连接;转动板与立柱组件呈固定连接,用于通过其转动带动立柱组件位置调整。

9、进一步,所述立柱组件包括支撑板、转动外筒、转动内筒、第二紧固件;其中,

10、支撑板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动外筒,且转动外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内筒,所述转动内筒与下侧卡箍单元呈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或环形结构,并通过所述通孔或环形结构与上侧卡箍单元固定连接;

11、所述通孔或环形结构上设置有第二紧固件,用于实现立柱组件与上侧卡箍单元的紧固。

12、进一步,所述上侧卡箍单元包括第三卡箍、第四卡箍、对接板、第三紧固件;其中,

13、第一卡箍、第二卡箍二者组合匹配使用,以形成圆形卡箍区域;第三卡箍、第四卡箍的两侧每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

14、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同侧的对接板上贯穿有第三紧固件,以实现上述圆形卡箍区域的紧固。

15、进一步,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板的外侧,并与支撑板呈固定连接;并且,

16、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固定螺钉;其中,连接板和嵌设板的内部均螺旋连接有第一固定螺钉;

17、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固定螺钉;其中,支撑板的环形结构的内部螺旋连接第二固定螺钉;

18、第三紧固件包括第三固定螺钉;其中,对接板的内部螺旋连接有第三固定螺钉。

19、进一步,调节组件包括水平板、螺杆、支撑座、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第四固定螺钉;其中,

20、水平板的内部螺旋连接有多组螺杆;螺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座,其外侧螺旋连接有呈上下分布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21、水平板的两侧每侧均设置有贯穿水平板的第四固定螺钉;所述第四固定螺钉与第三固定螺钉呈螺旋连接。

22、进一步,所述下侧卡箍单元中,连接板数量为两组,连接板呈l型结构,嵌设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设置在连接板的内侧;并且,

23、每组对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两组螺纹孔。

24、进一步,支撑板的上方开设有圆形孔,用于与上侧卡箍单元连接,且第二固定螺钉贯穿所述圆形孔的两侧;并且,

25、转动内筒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且转动内筒通过所述矩形槽安装在嵌设板和连接板的外侧。

26、进一步,所述水平板的两侧每侧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并且,

27、螺杆设置有多组,呈圆形轨迹安装在水平板内部;

28、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块;水平板的底部两侧每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块,并且,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与支撑板呈接触设置。

29、进一步,该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还包括自动调姿控制器;并且,所述自动调姿控制器执行如下程序以完成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自动调姿控制功能:

30、s1.将该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固定于地面;

31、s2.识别立柱组件是否达到竖直状态,若是,结束程序,否则,执行下一步;

32、s3.控制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和调节组件三者的紧固部件同时松开至各自不掉落的限定位移值;

33、s4.控制调节组件进行位置调节,并控制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和调节组件三者紧固部件配合所述位置调节,使得立柱组件在设定时间内快速达到竖直状态;

34、s5.停止调节组件的位置调节,并控制上侧卡箍单元、下侧卡箍单元和调节组件三者的紧固部件同时紧固,以完成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自动调姿控制。

35、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无意标识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桩柱(2)、上侧卡箍单元(5)、下侧卡箍单元(3)、调节组件(6)、立柱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卡箍单元(3)包括第一卡箍(301)、第二卡箍(302)、连接板(303)、嵌设板(304)、转动板(305)和第一紧固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4)包括支撑板(401)、转动外筒(402)、转动内筒(403)、第二紧固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卡箍单元(5)包括第三卡箍(501)、第四卡箍(502)、对接板(503)、第三紧固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6)设置于支撑板(401)的外侧,并与支撑板(401)呈固定连接;并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6)包括水平板(601)、螺杆(602)、支撑座(603)、第一螺母(604)、第二螺母(605)和第四固定螺钉(607);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卡箍单元(3)中,连接板(303)数量为两组,每组连接板(303)均呈L型结构,嵌设板(304)呈矩形板状结构且设置在连接板(303)的内侧;并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401)的上方开设有圆形孔,用于与上侧卡箍单元(5)连接,且第二固定螺钉(404)贯穿所述圆形孔的两侧;并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601)的两侧每侧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401);并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还包括自动调姿控制器;并且,所述自动调姿控制器执行如下程序以完成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的自动调姿控制功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1)、桩柱(2)、上侧卡箍单元(5)、下侧卡箍单元(3)、调节组件(6)、立柱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卡箍单元(3)包括第一卡箍(301)、第二卡箍(302)、连接板(303)、嵌设板(304)、转动板(305)和第一紧固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4)包括支撑板(401)、转动外筒(402)、转动内筒(403)、第二紧固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卡箍单元(5)包括第三卡箍(501)、第四卡箍(502)、对接板(503)、第三紧固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6)设置于支撑板(401)的外侧,并与支撑板(401)呈固定连接;并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与桩基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丽华阳建龙胡楠孙文君詹学涛王旭袁宝义梁勇程博陈松银董浩李科程林马长红胡长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