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EGR混合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EGR混合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368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GR混合结构以及车辆。EGR混合结构包括进气管、废气管以及分隔部。进气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废气入口和第二废气入口,第一废气入口和第二废气入口沿进气管的周向间隔布置;废气管的位置低于进气管;废气管包括主体管段、过渡管段和扁平状的喷流管段,过渡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体管段和喷流管段,喷流管段连接进气管的管壁;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主体管段的内径;分隔部设置于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且与进气管的管壁连接,分隔部将喷流管段内的至少部分空间分隔出两个子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EGR混合结构可以提升新鲜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效果,并有效改善冷凝水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具体涉及一种egr混合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是减少发动机缸内的nox气体产生的有效措施。egr燃烧室中气体组成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空气过滤器引入的新鲜空气,另一部分是从催化器取气并经过egr冷却器冷却的废气,两部分气体在增压器压气机前混合后,经增压器、中冷器和进气歧管后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

2、相关技术中,新鲜空气和废气混合不均匀,其混合气体进入气缸之后会造成局部氧含量少,且容易有冷凝水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对缸内燃烧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egr混合结构,可以提升新鲜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效果,并有效改善冷凝水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egr混合结构,包括:

4、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废气入口和第二废气入口,所述第一废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废气入口沿所述进气管的周向间隔布置;

5、废气管,所述废气管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气管;

6、所述废气管包括主体管段、过渡管段和扁平状的喷流管段,所述过渡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体管段和所述喷流管段,所述喷流管段连接所述进气管的管壁;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主体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喷流管段的厚度方向垂直;

7、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且与所述进气管的管壁连接,分隔部将所述喷流管段内的至少部分空间分隔出两个子流道,两个所述子流道位于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其中一个所述子流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废气入口连接,另一个所述子流道与所述第二废气入口连接。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分隔部的设置使得废气分为两股气流进入进气管中,一方面提升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废气对新鲜空气的冲击或者两股废气之间的冲击,可以提升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的充分性。如此,提升egr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

9、一些实施例中,沿废气流动方向,所述子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对废气的流动起到加速作用,废气从第一废气入口和第二废气入口进入进气管时,对新鲜空气的冲击混合的效果更好。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厚度方向的尺寸为所述主体管段的内径的0.1~0.9倍。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且两者的比值不小于0.8。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流管段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进气管段的内周面,且两者相切。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废气更平滑地进入进气管中,并顺着管壁的内周面运动,提升废气在进气管中的分散度,也能减少气流形成涡流的几率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流管段在垂直于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呈矩形。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锐角为10°~70°。

1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一方面,废气管相对进气管倾斜布置,可以增大喷流管段与进气管的管壁的连接面积,可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废气从喷流管段喷出时,沿该方向与新鲜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合效果的充分性。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喷流管段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区域,且所述第一废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废气入口相对于所述分隔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子流道相对于所述分隔部对称设置。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进气管的管壁的周向延伸,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主体管段的内径。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具有用于与气流接触的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朝向所述主体管段所在一侧凸出的光滑弧面。

2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迎风面既可以促进冷凝水的分离,又难以对废气的流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迎风面的轮廓为椭圆弧段,所述椭圆弧段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周面上。

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所述进气管的内径的0.5~0.9倍;和/或,

24、所述分隔部沿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

25、一种车辆,包括:

26、发动机;

27、以及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egr混合结构,所述进气管用于输送空气,所述废气管用于输送所述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

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29、(1)分隔部的设置使得废气分为两股气流进入进气管中,一方面提升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废气对新鲜空气的冲击或者两股废气之间的冲击,可以提升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的充分性。如此,提升egr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改善发动机的性能。

30、(2)当废气进入喷流管段,废气冲击分隔部表面,温度较高的废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分隔部,容易在分隔部表面形成冷凝水,即有助于将废气中的冷凝水分离出来,冷凝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废气管远离进气管的方向流动,进而通过废气管排出冷凝水,冷凝水不会进入进气管,如此,能够降低冷凝水进入进气管下游的几率,减少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水分,从而减少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废气流动方向,所述子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厚度方向的尺寸为所述主体管段的内径的0.1~0.9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且两者的比值不小于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进气管段的内周面,且两者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在垂直于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锐角为10°~7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喷流管段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间区域,且所述第一废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废气入口相对于所述分隔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子流道相对于所述分隔部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进气管的管壁的周向延伸,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主体管段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具有用于与气流接触的迎风面,所述迎风面呈朝向所述主体管段所在一侧凸出的光滑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的轮廓为椭圆弧段,所述椭圆弧段的长轴的两个端点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为所述进气管的内径的0.5~0.9倍;和/或,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废气流动方向,所述子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厚度方向的尺寸为所述主体管段的内径的0.1~0.9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的内部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且两者的比值不小于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延伸至所述进气管段的内周面,且两者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段在垂直于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气管的延伸方向形成的锐角为10°~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世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