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327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航空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中控制手柄将操作位置信号发送至高升力计算机;高升力计算机根据操作位置信号经过逻辑判断后发送给现场总线;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控制左缝翼、右缝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缝翼、右缝翼进行同步控制;第三控制组件和第四控制组件控制左襟翼、右襟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襟翼、右襟翼进行同步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左右独立式驱动构型,不仅不占用机身空间,而且传动机构简单,效率高,同时在控制上引入交叉同步控制,实现了襟缝翼同步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升力控制系统在不同飞行阶段(起飞、巡航、进近和着陆)通过控制前缘缝翼以及后缘襟翼的位置,实现增升增阻,从而缩短飞机起飞和着陆滑跑的距离,提高经济性。

2、现有技术中,高升力控制系统由高升力计算机驱动安装在机身中央位置的一个动力驱动装置,通过机械传动线系(包括扭力管组件、角齿轮箱和支撑轴承等)将动力同时向左侧和右侧翼面传递,由左、右侧作动器同步驱动襟缝翼下放或收起。

3、然而,对于一些飞机,由于发动机与机身融合等原因,导致机械接口无法满足常规系统的安装要求。因此,需采用两侧分布式的传动构型来适应该安装要求,并且需保证左侧襟缝翼和右侧襟缝翼位置同步性,此外,还应考虑控制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对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实施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动机与机身融合等原因,导致机械接口无法满足常规系统的安装要求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采用左右独立式驱动构型,不仅不占用机身空间,而且传动机构简单,效率高,同时在控制上引入交叉同步控制,实现了襟缝翼同步运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手柄1,高升力计算机2,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缝翼9,以及襟翼15,其中,缝翼9包括左缝翼、右缝翼,襟翼15包括左襟翼、右襟翼;高升力计算机2与控制手柄1、现场总线电连接,现场总线与飞机系统3、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与左缝翼电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右缝翼电连接,第三控制组件与左襟翼电连接,第四控制组件与右襟翼电连接;

3、所述控制手柄1用于将操作位置信号发送至高升力计算机2,所述操作位置信号携带有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

4、所述高升力计算机2用于根据操作位置信号经过逻辑判断后发送给现场总线;

5、所述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

6、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控制左缝翼、右缝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缝翼、右缝翼进行同步控制;

7、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和第四控制组件控制左襟翼、右襟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襟翼、右襟翼进行同步控制。

8、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旋转作动器5、扭力管组件6、齿轮齿条机构8,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旋转作动器5、齿轮齿条机构8连接,齿轮齿条机构8与左缝翼或右缝翼连接,

9、智能控制装置4用于:

10、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

11、通过扭力管组件6将动力传递至旋转作动器5,在齿轮齿条机构8的驱动下,控制左缝翼、右缝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

12、实时采集缝翼位置信息,并将两侧数据进行位置耦合,对左缝翼、右缝翼进行同步控制。

13、可选地,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扭力管组件6、丝杠作动器10,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丝杠作动器10连接,丝杠作动器10与左襟翼或右襟翼连接,

14、智能控制装置4用于:

15、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

16、通过扭力管组件6将动力传递至丝杠作动器10,在丝杠作动器10的驱动下,控制左襟翼、右襟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

17、实时采集襟翼位置信息,并将两侧数据进行位置耦合,对左襟翼、右襟翼进行同步控制。

18、可选地,每个智能控制装置均包括:控制器11、动力驱动装置12、刹车装置pob13、传感器14,其中,控制器11与现场总线、动力驱动装置12、传感器14连接,动力驱动装置12与缝翼9或襟翼15连接,pob13与扭力管组件6连接,

19、控制器11用于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经过信号处理以及控制率运算后对pob13进行解制动,同时驱动动力驱动装置12进行动力输出,动力驱动信号包括速度信号、电流信号;

20、传感器14用于实时采集缝翼位置信息或襟翼位置信息。

21、进一步地,控制器11还用于在发生襟缝翼运动速率异常、不对称、位置超限的故障情况,给动力驱动模块12发送控制指令以锁定故障系统。

22、可选地,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翼尖制动器wtb7,wtb7与扭力管组件6连接,控制器11还用于在扭力管组件6出现卡滞断裂故障时,控制pob13以及wtb7进行故障位置把持。

2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方法,用于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4、控制手柄1将操作位置信号发送至高升力计算机2,所述操作位置信号携带有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

25、高升力计算机2根据操作位置信号经过逻辑判断后发送给现场总线;

26、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

27、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控制左缝翼、右缝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缝翼、右缝翼进行同步控制;

28、第三控制组件和第四控制组件控制左襟翼、右襟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并对左、右襟翼进行同步控制。

29、可选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旋转作动器5、扭力管组件6、齿轮齿条机构8,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旋转作动器5、齿轮齿条机构8连接,齿轮齿条机构8与左缝翼或右缝翼连接,

30、智能控制装置4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通过扭力管组件6将动力传递至旋转作动器5,在齿轮齿条机构8的驱动下,控制左缝翼、右缝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实时采集缝翼位置信息,并将两侧数据进行位置耦合,对左缝翼、右缝翼进行同步控制。

31、可选地,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扭力管组件6、丝杠作动器10,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丝杠作动器10连接,丝杠作动器10与左襟翼或右襟翼连接,

32、智能控制装置4接收现场总线中操作位置信号以及动力驱动信号并进行动力输出;通过扭力管组件6将动力传递至丝杠作动器10,在丝杠作动器10的驱动下,控制左襟翼、右襟翼运动至期望的翼面构型位置;实时采集襟翼位置信息,并将两侧数据进行位置耦合,对左襟翼、右襟翼进行同步控制。

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34、1、采用左右独立式驱动构型,不仅不占用机身空间,而且传动机构简单,效率高,同时在控制上引入交叉同步控制,实现了襟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高升力计算机(2),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缝翼(9),以及襟翼(15),其中,缝翼(9)包括左缝翼、右缝翼,襟翼(15)包括左襟翼、右襟翼;高升力计算机(2)与控制手柄(1)、现场总线电连接,现场总线与飞机系统(3)、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与左缝翼电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右缝翼电连接,第三控制组件与左襟翼电连接,第四控制组件与右襟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旋转作动器(5)、扭力管组件(6)、齿轮齿条机构(8),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旋转作动器(5)、齿轮齿条机构(8)连接,齿轮齿条机构(8)与左缝翼或右缝翼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扭力管组件(6)、丝杠作动器(10),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丝杠作动器(10)连接,丝杠作动器(10)与左襟翼或右襟翼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智能控制装置均包括:控制器(11)、动力驱动装置(12)、刹车装置POB(13)、传感器(14),其中,控制器(11)与现场总线、动力驱动装置(12)、传感器(14)连接,动力驱动装置(12)与缝翼(9)或襟翼(15)连接,POB(13)与扭力管组件(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1)还用于在发生襟缝翼运动速率异常、不对称、位置超限的故障情况,给动力驱动模块(12)发送控制指令以锁定故障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翼尖制动器WTB(7),WTB(7)与扭力管组件(6)连接,控制器(11)还用于在扭力管组件(6)出现卡滞断裂故障时,控制POB(13)以及WTB(7)进行故障位置把持。

7.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旋转作动器(5)、扭力管组件(6)、齿轮齿条机构(8),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旋转作动器(5)、齿轮齿条机构(8)连接,齿轮齿条机构(8)与左缝翼或右缝翼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扭力管组件(6)、丝杠作动器(10),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丝杠作动器(10)连接,丝杠作动器(10)与左襟翼或右襟翼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的高升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手柄(1),高升力计算机(2),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缝翼(9),以及襟翼(15),其中,缝翼(9)包括左缝翼、右缝翼,襟翼(15)包括左襟翼、右襟翼;高升力计算机(2)与控制手柄(1)、现场总线电连接,现场总线与飞机系统(3)、第一至第四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控制组件与左缝翼电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右缝翼电连接,第三控制组件与左襟翼电连接,第四控制组件与右襟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旋转作动器(5)、扭力管组件(6)、齿轮齿条机构(8),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旋转作动器(5)、齿轮齿条机构(8)连接,齿轮齿条机构(8)与左缝翼或右缝翼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控制组件、第四控制组件均包括:智能控制装置(4)、扭力管组件(6)、丝杠作动器(10),其中,智能控制装置(4)与现场总线、扭力管组件(6)连接,扭力管组件(6)与丝杠作动器(10)连接,丝杠作动器(10)与左襟翼或右襟翼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智能控制装置均包括:控制器(11)、动力驱动装置(12)、刹车装置pob(13)、传感器(14),其中,控制器(11)与现场总线、动力驱动装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高杰王雷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