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238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5
本公开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对石墨进行造粒,粒度D50控制在8‑10um之间;通过对硅碳进行造粒,粒度D50控制在3‑5um之间;将造粒后的石墨和硅碳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得到硅碳与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绿色无害的制备出高容量、低膨胀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从而提升硅碳与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容量和循环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高容量、低膨胀原理在于:现石墨负极容量已接近其理论容量372mAh/g,而硅碳负极材料理论容量4200mAh/g,但硅碳存在高膨胀的缺陷,通过石墨和硅碳混合得到硅碳与石墨复和负极材料。从而得到了具有高容量、低膨胀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池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现在是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的主要电池技术。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对电池整体的各项指标有重要影响。现在石墨在负极行业使用率达到90%以上,但石墨负极容量已接近其理论容量372mah/g,石墨负极已经没有上升空间,而硅碳负极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已知比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随着新能源车对续航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硅基复合材料(si/c、si0/c)能较好结合碳材料高电导率、稳定性及硅材料高容量优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引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新方向。现阶段研发的新型硅碳在体积膨胀上有重大突破,将纳米硅气相沉积入碳骨架中可有效缓解硅在锂离子电池循环中的体积膨胀带来的极大应力,从而保护负极粉末化和脱落,使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极大提升,如能让两种材料在粒度搭配上能有进一步的提升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异性能。因此研究出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粒度分布及其制备方法,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想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通过对石墨进行造粒,粒度d50控制在8-10um之间;

3、s2,通过对硅碳进行造粒,粒度d50控制在3-5um之间;

4、s3,将造粒后的石墨和硅碳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得到硅碳与石墨复合负极材料。

5、优选地,所述s1中石墨粒度d50控制为8um、9um或10um。

6、优选地,所述s1具体包括:将石墨通过气碎、分级的方式进行造粒。

7、优选地,所述s2中硅碳粒度d50控制为3um、4um或5um。

8、优选地,所述s2具体包括:将硅碳通过气碎、分级的方式进行造粒。

9、优选地,所述s3具体包括:将石墨和硅碳按照不同质量比例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比例为5:1、7:1或10:1。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所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为通过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制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石墨粒度D50控制为8um、9um或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将石墨通过气碎、分级的方式进行造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硅碳粒度D50控制为3um、4um或5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包括:将硅碳通过气碎、分级的方式进行造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将石墨和硅碳按照不同质量比例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比例为5:1、7:1或10:1。

7.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为通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石墨粒度d50控制为8um、9um或1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包括:将石墨通过气碎、分级的方式进行造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硅碳粒度d50控制为3um、4um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丛李仕琦熊美钗王晓亮晏榕李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匠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