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23665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4
本技术公开了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包括支撑立杆、移动轮和扶手,还包括喷淋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支撑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定量喷洒的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喷洒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固定座、调节杆、喷淋组件、供给组件和定量组件。本技术提供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通过设置了喷淋机构,当对实验的水稻进行喷菌时,通过将菌液添加至储液箱的中部使浮板上浮,当浮板上浮至相对应的刻度线后停止添加,之后开启增压泵通过分流管和喷头将菌液喷出,推动扶手使移动轮转动,从而可实现定量的对菌液喷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特别是涉及了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


技术介绍

1、稻瘟病是水稻上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它能够在水稻的叶片、茎、穗等部位形成黑色斑点,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防治,将会导致产量下降以及水稻质量下降,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为了有效防治稻瘟病,农民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选择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秸秆等杂物,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另外,农民还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病害防治,避免水稻受到严重的破坏。

3、现有技术中抗病鉴定一般只用喷壶装入菌液,再喷淋到水稻苗上,但是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该种方式会导致菌体喷洒量和喷的范围都不确定,进而会容易引起实验误差,从而导致实验和记录的数据与真实数据产生较大的误差,为此,需要提出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为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通过设置了喷淋机构,当对实验的水稻进行喷菌时,通过将菌液添加至储液箱的中部使浮板上浮,当浮板上浮至相对应的刻度线后停止添加,之后开启增压泵通过分流管和喷头将菌液喷出,推动扶手使移动轮转动,从而可实现定量的对菌液喷淋。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应用于水稻种植喷菌实验。

4、所述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具体包括支撑立杆、移动轮和扶手,还包括喷淋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支撑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定量喷洒的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喷洒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5、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固定座、调节杆、喷淋组件、供给组件和定量组件,所述支撑立杆远离移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对称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固定座中部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杆。

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分流管和喷头,所述调节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分流管连通设置。

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供给组件包括供水软管、三通管、供水管、增压泵和进水管,所述支撑立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软管,所述供水软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喷头的表面,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

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定量组件包括储液箱、顶盖、进水口、观察窗、导向杆和浮板,所述进水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储液箱的输出端,所述储液箱固定连接于支撑立杆的表面,所述储液箱的顶面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储液箱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储液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浮板。

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固定座中部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座中部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座中部转杆的表面,两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通过设置了喷淋机构,当对实验的水稻进行喷菌时,通过将菌液添加至储液箱的中部使浮板上浮,当浮板上浮至相对应的刻度线后停止添加,之后开启增压泵通过分流管和喷头将菌液喷出,推动扶手使移动轮转动,从而可实现定量的对菌液喷淋。

13、本技术提供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通过设置了喷淋机构,通过转动一侧的调节杆进而可通过;两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铰接实现两侧调节杆的同时转动,调节杆转动后带动分流管一同转动,从而可实现对喷淋面积调节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包括支撑立杆(1)、移动轮(2)和扶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机构(4)和调节机构(5),所述支撑立杆(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支撑立杆(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3),所述支撑立杆(1)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定量喷洒的喷淋机构(4),所述喷淋机构(4)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喷洒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分流管(8)和喷头(9),所述调节杆(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8),所述分流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9),所述喷头(9)与分流管(8)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组件包括供水软管(10)、三通管(11)、供水管(12)、增压泵(13)和进水管(14),所述支撑立杆(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压泵(13),所述增压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2),所述供水管(12)远离增压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11),所述三通管(11)的两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软管(10),所述供水软管(10)远离三通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喷头(9)的表面,所述增压泵(1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组件包括储液箱(15)、顶盖(16)、进水口(17)、观察窗(18)、导向杆(19)和浮板(20),所述进水管(14)远离增压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储液箱(15)的输出端,所述储液箱(15)固定连接于支撑立杆(1)的表面,所述储液箱(15)的顶面螺纹连接有顶盖(16),所述顶盖(16)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口(17),所述储液箱(15)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18),所述储液箱(1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浮板(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所述固定座(6)中部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所述固定座(6)中部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座(6)中部转杆的表面,两组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相互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包括支撑立杆(1)、移动轮(2)和扶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机构(4)和调节机构(5),所述支撑立杆(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支撑立杆(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3),所述支撑立杆(1)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定量喷洒的喷淋机构(4),所述喷淋机构(4)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对菌液喷洒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分流管(8)和喷头(9),所述调节杆(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管(8),所述分流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头(9),所述喷头(9)与分流管(8)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抗稻瘟病喷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组件包括供水软管(10)、三通管(11)、供水管(12)、增压泵(13)和进水管(14),所述支撑立杆(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压泵(13),所述增压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管(12),所述供水管(12)远离增压泵(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11),所述三通管(11)的两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水软管(10),所述供水软管(10)远离三通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喷头(9)的表面,所述增压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拓杜琪耿雷跃张薇王硕孟令启张启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