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2218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步骤为S1:通过传感器监测车内外的环境参数,输出实时的环境数据;S2:处理和分析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模式识别和趋势预测;S3: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制定智能控制策略;S4:进行集成优化和协同控制,提升整体车辆性能和能效;S5:提供用户界面,驾驶者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车内温度环境设置;S6: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持续学习和优化控制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精准适配车内外温度环境变化,与其他车内部件实现紧密协作,优化整体车辆性能和能效,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内温度环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汽车内的温度环境通常只能提供固定的温度控制,无法智能地根据实际需求和外部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导致了在不同驾驶条件下的舒适性差异,具有以下缺点:

2、1、能耗较高:在温度调节和能耗之间的平衡上效率较低,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导致车辆燃油效率下降,增加燃料成本。

3、2、响应速度慢: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快速适应温度变化,导致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用户舒适性受到影响。

4、3、与其他控制脱节:通常与车辆的其他控制部件脱节,导致在优化整体车辆性能和效率方面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

2、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3、s1:通过传感器监测车内外的环境参数,输出实时的环境数据;

4、s2:处理和分析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模式识别和趋势预测;

5、s3: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制定智能控制策略;

6、s4:进行集成优化和协同控制,提升整体车辆性能和能效;

7、s5:提供用户界面,驾驶者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车内温度环境设置;

8、s6: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持续学习和优化控制策略。

9、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10、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车内外的温度参数,输出实时的车内外温度差;

11、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湿度参数,输出实时的车内湿度;

12、通过光照传感器感知外部光照强度,输出实时的车内外光照强度差。

13、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14、s21:通过线性回归计算车内温度环境的舒适度评分或能效指标,公式为:

15、y=β0+β1x1+β2x2+…βnxn+ε

16、其中,y代表目标变量,用于描述舒适度评分或能效指标,β0、β1...βn代表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x1、x2...xn代表特征变量,用于描述车内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ε代表误差项;

17、s22:通过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创建预测模型。

18、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19、s31:利用模型的深度q学习算法学习车内温度环境控制策略,更新规则为:

20、q(s,a)←q(s,a)+α(r+γmaxaq(s′,a)-q(s,a))

21、其中,q(s,a)代表状态s下采取动作a的预期回报值,r代表环境给出的即时奖励,s′代表执行动作a后的下一个状态,α代表学习率,γ代表折扣因子,maxaq(s′,a)代表折扣因子q(s′,a)的最大值;

22、s32:根据预测结果调节车内温度环境,根据驾驶者驾驶时间选择是否调整车内温度,根据驾驶者的习惯选择音乐类型。

23、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24、s41:协同车载娱乐工作,根据驾驶者的情绪和偏好播放音乐:

25、s42: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同时优化车内温度环境舒适性和能效;

26、s43:定义moga的适应度函数为舒适性指标f1和能效指标f2的加权和,使用非支配排序和拥挤度保持种群的多样性。

27、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28、s5:驾驶员通过界面反馈感受,选择疲劳、兴奋、舒适选项,界面根据选择反馈调整车内温度环境和音乐设置:

29、s52:根据用户交互和反馈机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来分析驾驶者的反馈情绪,根据情绪调整车内温度环境和音乐设置;

30、s53:使用循环神经网络或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分类,实现情感分析。

31、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子步骤:

32、s61:根据驾驶者的反馈和行为模式不断调整控制策略,改善驾驶体验;

33、s62: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来实现模型参数的在线更新,进行模型的持续学习和优化,更新规则为:

34、

35、其中,θ代表模型参数,j(θ)代表损失函数,代表损失函数对参数的梯度,η代表学习率。

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7、1、智能化控制:交叉学科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使汽车的温度环境具备智能化控制能力,能够根据驾驶条件、外部温度、车内人数等因素自适应地调节温度参数,提供更为智能、个性化的温度控制;

38、2、精准适配:更精准地预测和适配车辆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更准确的温度控制和舒适度管理,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39、3、能效优化:通过温度与其他部件集成算法,实现紧密协作,优化整体车辆性能和能效;

40、4、快速响应:实现更快速的温度调节响应,使车内温度环境能够更快地适应温度变化,提高用户的舒适感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子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以下子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子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子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叉学科的车内温度环境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斌唐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