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流伺服电机,尤其涉及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1、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是一种电动机,它采用全数字化控制系统来实现精确的位置、速度和力控制,这种电机通常配有编码器或传感器,以便实时监控电机的位置和速度,并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进行精确的运动控制。
2、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接线口和电源线的连接稳定,稳定的连接对于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控制至关重要,现有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的接线口与电源线连接后没有一个防护结构进行保护,往往裸露在外,容易受到外界因素造成撞击或有杂质液体进入,从而影响正常时间,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的接线口与电源线连接后没有一个防护结构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包括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和防护装置,所述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包括输出端、机体、后座、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所述机体的左侧与输出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后座的左侧与机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的底部分别与后座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横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分别固定于后座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横板的相对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的底部与左侧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底部与右侧侧板
3、所述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用于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速度调节;
4、所述防护装置用于对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进行保护。
5、为了能够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固定或分离,优选地,两个所述横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定位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盖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盖板内部右侧的前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二盖板左侧的前侧和后侧插接连接,通过定位组件在空腔内部的使用,使第一盖板的右侧与第二盖板的左侧插接连接后进行固定,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均可连接电源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相对端均与电源线的表面插接连接且紧密接触,通过移动组件在空腔的内部使用,能够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脱离接触。
6、为了使固定块与凸块能够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滑块、复位弹簧、连接块和圆柱,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与滑块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连接块和圆柱的表面均可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与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的后侧与连接块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底部与凸块的内部插接连接,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块的底部能够移动至凸块的内部,复位弹簧起到固定和回弹作用,使定位块、滑块、连接块和圆柱移动后能够自动回弹至原位。
7、为了可以使固定块与凸块能够分离,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杆、弹力弹簧、活动块、支撑柱和传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左侧与弹力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弹簧的左侧与空腔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左侧与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内部的左侧与活动块前侧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前侧与传动杆内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后侧与空腔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顶部与圆柱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移动组件,能够使定位块从凸块的内部移出,弹力弹簧起到固定和回弹作用,使移动杆、活动块和传动杆移动后可以自动回弹至原位。
8、为了使第二盖板的移动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均与两个横板的内部滑动连接,通过两个限位块,使第二盖板只能够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使移动效果更好。
9、为了使滑块、定位块、连接块和圆柱更好的移动,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长杆,两个所述长杆的底部均与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两个长杆,使滑块、定位块、连接块和圆柱在空腔的内部,只能向上或向下方向移动,能够控制移动范围。
10、为了使移动杆带动活动块和传动杆只能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移动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开设于空腔内壁底部的左侧,通过控制槽,限制移动杆的移动范围,避免移动杆出现倾斜,保持使用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技术通过设置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输出端、机体、后座、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防护装置和侧板等结构部件,通过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速度调节,通过防护装置可以对连接线路后的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进行保护,通过定位组件,能够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后进行固定,通过移动组件能够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进行脱离接触,达到了可以对连接线路后的第一接线口和第二接线口进行保护,避免接线处受到碰撞或进入杂物液体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包括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1)和防护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1)包括输出端(1a)、机体(1b)、后座(1c)、第一接线口(1d)和第二接线口(1e),所述机体(1b)的左侧与输出端(1a)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后座(1c)的左侧与机体(1b)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口(1d)和第二接线口(1e)的底部分别与后座(1c)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两个侧板(2a)、两个横板(2b)、第一盖板(2c)和第二盖板(2d),两个所述侧板(2a)的底部分别固定于后座(1c)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横板(2b)的相对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侧板(2a)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c)的底部与左侧侧板(2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2d)底部与右侧侧板(2a)的顶部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2b)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盖板(2c)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第二盖板(2d)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5),所述固定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块(701)、滑块(702)、复位弹簧(703)、连接块(704)和圆柱(705),所述定位块(701)的顶部与滑块(70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02)、连接块(704)和圆柱(705)的表面均可与空腔(6)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702)的底部与复位弹簧(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703)的底部与空腔(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704)的底部与滑块(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705)的后侧与连接块(704)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701)的底部与凸块(5)的内部插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8)包括移动杆(801)、弹力弹簧(802)、活动块(803)、支撑柱(804)和传动杆(805),所述移动杆(801)的表面与空腔(6)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801)的左侧与弹力弹簧(80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弹簧(802)的左侧与空腔(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803)的左侧与移动杆(80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805)内部的左侧与活动块(803)前侧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804)的前侧与传动杆(805)内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804)的后侧与空腔(6)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805)的顶部与圆柱(705)的表面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2d)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所述限位块(10)的表面均与两个横板(2b)的内部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0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长杆(11),两个所述长杆(11)的底部均与空腔(6)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包括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1)和防护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1)包括输出端(1a)、机体(1b)、后座(1c)、第一接线口(1d)和第二接线口(1e),所述机体(1b)的左侧与输出端(1a)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后座(1c)的左侧与机体(1b)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线口(1d)和第二接线口(1e)的底部分别与后座(1c)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两个侧板(2a)、两个横板(2b)、第一盖板(2c)和第二盖板(2d),两个所述侧板(2a)的底部分别固定于后座(1c)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横板(2b)的相对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侧板(2a)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c)的底部与左侧侧板(2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2d)底部与右侧侧板(2a)的顶部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板(2b)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盖板(2c)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第二盖板(2d)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5),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开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定位组件(7)和移动组件(8),所述第二盖板(2d)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第一盖板(2c)内部右侧的前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二盖板(2d)左侧的前侧和后侧插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块(701)、滑块(702)、复位弹簧(703)、连接块(704)和圆柱(705),所述定位块(701)的顶部与滑块(7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灏,肖理叨,黄凯,郑钊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诺伟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