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120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用于起到阻水作用的阻水板,且阻水板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还包括:壳体开设的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套设有顶块,并且螺纹杆右顶端嵌套连接有蜗轮,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且壳体底端活动安装有定位锚,该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阻水板收纳进壳体内部,便于携带,同时可以对阻水板进行防护,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同时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快速拼装,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保证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提高装置密封性,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止水挡板,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挖凿大量的深基坑,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2、公告号“cn216475076u”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技术的基坑支护挡水结构,其通过拉动插杆使插杆的端部与插块相脱离,之后通过将插块插入到第二挡水板一侧开设的插槽内,松开插杆通过弹簧使插杆插入到插孔内,将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连接在一起,本技术通过转动转盘使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板向上移动,通过滑动块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调节升降板的高度,方便根据水位进行调节,但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3、上述装置虽然可以进行拼接,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水会通过连接处的缝隙渗透出来,进而造成积水和渗水的现象,挡水效果欠佳,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插地杆裸露在外,进而存在安全隐患,不便于携带,使得该挡水装置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在实际使用中,水会通过连接处的缝隙渗透出来,进而造成积水和渗水的现象,挡水效果欠佳,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插地杆裸露在外,进而存在安全隐患,不便于携带,使得该挡水装置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用于起到阻水作用的阻水板,且阻水板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3、还包括:

4、壳体开设的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套设有顶块,并且螺纹杆右顶端嵌套连接有蜗轮,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且壳体底端活动安装有定位锚,并且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螺纹连接有螺丝;

5、阻水板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阻水板上转动安装有支撑板,并且阻水板中部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贯穿伸入阻水板开设的槽内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且阻水板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左端固定连接有齿条;

6、阻水板左端侧壁开设的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通过管道与第二气囊连通。

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关于壳体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螺纹杆与顶块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顶块为梯形结构设置,且顶块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并且顶块等距离设置有四组。

9、优选的,所述蜗杆关于壳体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并且蜗杆远离蜗轮的一端开设有与滑块相吻合的开槽,所述滑块与壳体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定位锚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定位锚与壳体之间通过压缩弹簧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定位锚等距离设置有四组,且定位锚顶端与顶块底端贴合。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固定块均关于阻水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固定块内开设有与支撑板的尾端外壁贴合的开槽,所述支撑板尾端顶部开设有与螺丝相对的开孔,且开孔大小与螺丝直径相等。

12、优选的,所述齿条滑动设置于阻水板开设的槽内,且齿条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均关于阻水板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且第一气囊固定设置于壳体左端开槽的上下两端,并且开槽的大小与连接板相等。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快速的进行收纳,便于携带,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同时可以在使用时进行快速拼装,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保证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提高装置密封性,进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内容如下:

15、1、设置有壳体和滑块,在不使用时,通过把手水平推动阻水板,使得阻水板带动滑块沿着壳体的内壁滑动,进而将阻水板收纳进壳体内部,便于携带,同时可以对阻水板进行防护,提高使用寿命。

16、2、设置有顶块和定位锚,在使用时,通过把手将阻水板拉出,此时滑块沿着壳体内壁滑动,当阻水板被完全抽出时,此时滑块移动至蜗杆上的开槽内,进而转动阻水板,使其带动蜗杆同步转动,紧接着通过蜗杆与蜗轮啮合,带动螺纹杆旋转,使得顶块移动,对定位锚进行挤压,从而使定位锚滑动伸出壳体,插入到地下,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7、3、设置有螺丝和固定块,当阻水板打开时,此时转动支撑板,使其尾端滑动插入到固定块开设的槽内,此时支撑板尾端顶部的开孔与螺丝对齐,紧接着转动螺丝,使其插入到开孔中,从而完成对支撑板进行固定,使其对阻水板进行支撑,进而使整个装置可靠、牢固地工作。

18、4、设置有驱动齿轮和齿条,通过转动转杆,使其带动驱动齿轮同步旋转,此时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进而推动连接板滑动伸出阻水板,使其滑动插入到另一个阻水板的左端开槽内,紧接着通过插销对连接板进行固定,从而完成两个阻水板之间快速的安装,同时提高了阻水板的稳定性。

19、5、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当连接板滑动插入到阻水板的左端开槽内时,此时连接板会先与第一气囊接触,进而挤压第一气囊,使得第一气囊内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到第二气囊内,此时第二气囊膨胀,并与连接板的侧壁相抵,进而对连接处起到密封的效果,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起到阻水作用的阻水板(2),且阻水板(2)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关于壳体(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螺纹杆(5)与顶块(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6)为梯形结构设置,且顶块(6)与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并且顶块(6)等距离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关于壳体(1)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蜗杆(8)与蜗轮(7)相啮合,并且蜗杆(8)远离蜗轮(7)的一端开设有与滑块(4)相吻合的开槽,所述滑块(4)与壳体(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锚(9)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10),且定位锚(9)与壳体(1)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0)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定位锚(9)等距离设置有四组,且定位锚(9)顶端与顶块(6)底端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和固定块(18)均关于阻水板(2)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固定块(18)内开设有与支撑板(3)的尾端外壁贴合的开槽,所述支撑板(3)尾端顶部开设有与螺丝(11)相对的开孔,且开孔大小与螺丝(11)直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4)滑动设置于阻水板(2)开设的槽内,且齿条(14)与驱动齿轮(13)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6)与第二气囊(17)均关于阻水板(2)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且第一气囊(16)固定设置于壳体(1)左端开槽的上下两端,并且开槽的大小与连接板(15)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用于起到阻水作用的阻水板(2),且阻水板(2)远离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关于壳体(1)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螺纹杆(5)与顶块(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6)为梯形结构设置,且顶块(6)与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并且顶块(6)等距离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关于壳体(1)对称设置有两组,且蜗杆(8)与蜗轮(7)相啮合,并且蜗杆(8)远离蜗轮(7)的一端开设有与滑块(4)相吻合的开槽,所述滑块(4)与壳体(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用顶部止水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锚(9)与壳体(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汉军刘建莉吕章章杨军强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工交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