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流量阀,尤其涉及一种注浆流量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注浆的应用领域已不断的拓展,尤其是应用于不入楼注浆顶升纠偏建筑物的施工,通过在建筑物外围设置水平和倾斜抬升注浆管向其地基内目标区域注浆,径向挤密加固地基土体,使得竖向作用力成为最大主应力并对土体产生向上的力,这其中注浆管在目标区域注浆过程中,需用到多根注浆管同时注浆,按现有的注浆技术,一般一个注浆泵连接一根注浆管进行注浆,当注浆管较多时,所需的注浆泵自然而然也就多,会存在多系统误差难以协调且能耗高,而且各注浆管的注浆压力、流量不容易同时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同时出浆并注浆压力、流量可控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包括分流仓管,所述分流仓管的管壁上设有四个出浆孔和一个进浆孔,四个所述出浆孔均连接有出浆管路单元,所述出浆管路单元与注浆管相连接,一个所述进浆孔连接有进浆管路单元,所述进浆管路单元与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相连接;四个所述出浆孔的总和等效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的等效直径的1/2,且所述进浆孔的等效直径大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的等效直径,所述出浆孔的等效直径小于所述出浆管路单元的出浆管的等效直径。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双液压注浆泵并与其配套的一进四出式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且进浆孔与四个出浆孔之间的等效直径差,使
4、作为优选,所述出浆管路单元包括第一出浆管、第二出浆管、第一闸阀、流量计和压力表,所述第一出浆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出浆孔上,所述第一闸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浆管相连接,所述第一闸阀的出口与所述流量计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流量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浆管相连接,且所述压力表连接在所述第二出浆管上,所述第二出浆管通过管接件与所述注浆管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出浆过程中的压力及流量得到可控,能进一步提升出浆的效率及出浆的稳定性;便于计量各路的注浆量,并通过监测分析反馈进行各路注浆量的计划、实施。
5、作为优选,所述进浆管路单元包括进浆管和第二闸阀,所述进浆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进浆孔上,所述第二闸阀连接在所述进浆管上,所述进浆管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进浆过程中的流量控制,且能及时通过第二闸阀切断或开启,防止进浆过程中的意外发生。
6、作为优选,四个所述出浆孔沿所述分流仓管的长度方向上呈等间距分布,所述进浆孔位于四个所述出浆孔所在直线的中心位置上,且所述进浆孔与四个所述出浆孔沿所述分流浆管的中心呈对称分布;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出浆孔与进浆孔之间的浆液流动更为均匀化,从而使得出浆压力更为均匀且同步性更好。
7、作为优选,所述分流浆管的两端为封闭式或设有法兰盘,当设有法兰盘时,相邻的所述分流仓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注浆管设置数量较多时,可通过一台相配套的双液压注浆泵能同时满足若干根注浆管,结构更为紧凑,拆装更为方便,成本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包括分流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仓管(1)的管壁上设有四个出浆孔(11)和一个进浆孔(12),四个所述出浆孔(11)均连接有出浆管路单元(2),所述出浆管路单元(2)与注浆管相连接,一个所述进浆孔(12)连接有进浆管路单元(3),所述进浆管路单元(3)与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相连接;四个所述出浆孔(11)的总和等效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的等效直径的1/2,且所述进浆孔(12)的等效直径大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的等效直径,所述出浆孔(11)的等效直径小于所述出浆管路单元(2)的出浆管的等效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管路单元(2)包括第一出浆管(21)、第二出浆管(22)、第一闸阀(23)、流量计(24)和压力表(25),所述第一出浆管(2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出浆孔(11)上,所述第一闸阀(23)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浆管(21)相连接,所述第一闸阀(23)的出口与所述流量计(2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流量计(2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浆管(22)相连接,且所述压力表(2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管路单元(3)包括进浆管(31)和第二闸阀(32),所述进浆管(3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进浆孔(12)上,所述第二闸阀(32)连接在所述进浆管(31)上,所述进浆管(31)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出浆孔(11)沿所述分流仓管(1)的长度方向上呈等间距分布,所述进浆孔(12)位于四个所述出浆孔(11)所在直线的中心位置上,且所述进浆孔(12)与四个所述出浆孔(11)沿所述分流仓管(1)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仓管(1)的两端为封闭式或设有法兰盘(13),当设有法兰盘(13)时,相邻的所述分流仓管(1)之间通过法兰盘(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包括分流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仓管(1)的管壁上设有四个出浆孔(11)和一个进浆孔(12),四个所述出浆孔(11)均连接有出浆管路单元(2),所述出浆管路单元(2)与注浆管相连接,一个所述进浆孔(12)连接有进浆管路单元(3),所述进浆管路单元(3)与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相连接;四个所述出浆孔(11)的总和等效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的等效直径的1/2,且所述进浆孔(12)的等效直径大于所述双液压注浆泵的排浆口的等效直径,所述出浆孔(11)的等效直径小于所述出浆管路单元(2)的出浆管的等效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流量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管路单元(2)包括第一出浆管(21)、第二出浆管(22)、第一闸阀(23)、流量计(24)和压力表(25),所述第一出浆管(2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出浆孔(11)上,所述第一闸阀(23)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浆管(21)相连接,所述第一闸阀(23)的出口与所述流量计(24)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流量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四明,卞士海,万艺,黄旭辉,江嘉伦,武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固邦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