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924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该抗滑桩包括:桩体;内侧垫板,所述内侧垫板设置在所述桩体面对斜坡土体的一侧上;外侧盖板,所述外侧盖板环向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柔性垫体,所述柔性垫体设置在所述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与所述外侧盖板之间,所述柔性垫体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垫体间隔设置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根据所述柔性垫体的埋设深度依次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根据埋设深度逐渐增加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使得抗滑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压力,够缓冲不同深度斜坡土体的阶段性压力,使得桩体受力均匀,减少了抗滑桩在斜坡土体压力影响下发生的变形和倾斜,提高强夯处理场地的工程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滑桩加固,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人工填方场地常形成高边坡,为保障场地安全,常采用抗滑桩进行边坡加固。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地底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减小场地工后沉降,常采用强夯对场地填方土体进行分层压力。在强夯处理过程中,场地土体产生竖向压密的同时,将产生显著的冲击动力和水平向扩展变形,对场地边缘处的抗滑桩形成挤压,导致抗滑桩变形过大甚至倾覆破坏。

2、现有主要解决方法为提高抗滑桩刚度和柔性支护抗滑桩,提高抗滑桩刚度的方法是需要提高配筋率以及桩身尺寸,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增加了施工难度。现有柔性支护方法是采用锚索与抗滑桩的结合,这种工程方案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作用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抗滑桩方案,且大幅度降低了大型滑坡或者边坡的施工难度,但是由于锚索的加入使得抗滑桩结构从原本的静定悬臂结构变为了一次超静定结构,虽然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案,但是简化计算方法在计算上仍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锚索被安装到岩土层中,未经防腐及防腐不当的锚索容易发生腐蚀,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由于抗滑桩埋设在斜坡土体深度不同,抗滑桩越深度的位置受到的土体压力也越大,柔性支护效果难以缓冲不同深度斜坡土体的阶段性压力,导致抗滑桩容易发生变形或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难以缓冲不同深度斜坡土体的阶段性压力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滑桩,包括:桩体;内侧垫板,所述内侧垫板设置在所述桩体面对斜坡土体的一侧上;外侧盖板,所述外侧盖板环向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柔性垫体,所述柔性垫体设置在所述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与所述外侧盖板之间,所述柔性垫体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垫体间隔设置所述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根据所述柔性垫体的埋设深度依次增加。

3、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体包括盒体、缓冲材料和隔板,所述柔性垫体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隔板内侧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隔板外侧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缓冲材料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

4、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公式为:

5、

6、其中,h为所述桩体埋设在土体的最大深度,h为所述柔性垫体埋设在土体的深度,α为斜坡土体的坡角,d为所述桩体的宽度,d为所述柔性垫体的宽度。

7、更进一步地,所述外侧盖板包括第一槽型钢板、第二槽型钢板和连接件,所述外侧盖板由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对接拼接而成,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夹紧设置在所述桩体上。

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的连接方式为伸缩式滑动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垫体的外侧面为多孔结构,所述柔性垫体采用横向与纵向交叉布置。

10、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l型支撑件,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均设置在所述外侧盖板上,所述l型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上方,所述下盖板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下方,所述l型支撑件与所述下盖板相抵。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垫板为冲孔钢板。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垫板和所述外侧盖板均设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沿钢板边缘间隔等距设置。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滑桩施工工艺,用于施工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抗滑桩,包括:场地挖方整平确定桩位,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筑所述桩体,沿所述桩体正对斜坡土体侧安装所述内侧垫板,将所述柔性垫体焊接到所述内侧垫板上,根据刚度需求和埋设深度得出所述柔性垫体的焊接数量;所述外侧盖板贴合在所述桩体和所述内侧垫板表面后,在所述外侧盖板的拼接部位通过连接件形成伸缩式滑动连接;在所述外侧盖板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内侧垫板之间设置预设距离,并在所述桩体表面安装l型支撑件,所述l型支撑件与所述外侧盖板的下端相抵。

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抗滑桩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柔性垫体埋设在桩体面对斜坡土体的一侧上,可以有效减缓斜坡土体施加在抗滑桩上的压力,从而减少了对桩体的直接影响,延长了抗滑桩的使用寿命。柔性垫体根据埋设深度逐渐增加的设置数量,使得抗滑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压力变化,能够缓冲不同深度斜坡土体的阶段性压力,实现更加均匀的受力分布,有效减少了抗滑桩在斜坡土体压力影响下发生的变形和倾斜,提高了抗滑桩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体包括盒体、缓冲材料和隔板,所述柔性垫体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隔板内侧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隔板外侧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缓冲材料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盖板包括第一槽型钢板、第二槽型钢板和连接件,所述外侧盖板由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对接拼接而成,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夹紧设置在所述桩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的连接方式为伸缩式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体的外侧面为多孔结构,所述柔性垫体采用横向与纵向交叉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L型支撑件,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均设置在所述外侧盖板上,所述L型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所述上盖板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上方,所述下盖板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下方,所述L型支撑件与所述下盖板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垫板为冲孔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垫板和所述外侧盖板均设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沿钢板边缘间隔等距设置。

10.一种抗滑桩施工工艺,用于施工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体包括盒体、缓冲材料和隔板,所述柔性垫体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隔板内侧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隔板外侧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缓冲材料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盖板包括第一槽型钢板、第二槽型钢板和连接件,所述外侧盖板由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对接拼接而成,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述第二槽型钢板夹紧设置在所述桩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型钢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咸傅旭华方瑜于明胡宇鹏吕庆于洋马伟明陈贝吴婷余守赟杨浩浩钱俊杰金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