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耕种,特别是涉及一种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1、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在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在人工培育植物时,需要借助播种机将植物种子种植在土地中;
2、以玉米播种为例:玉米播种前先利用开沟器开种沟,然后排种管将种子排入种沟内,最后利用覆土盘覆土,覆土盘覆土是将种沟两侧的土向中间挤压合并;现有的玉米种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3、1、在使用过程中,种植机种植间距固定,不便于对玉米种子种植间距进行调节,难以使装置满足不同种植需求的情况下去调节玉米种子间的间距需求;
4、2、在使用过程中,覆土盘覆土是将土壤向中间挤压合并,会出现土壤流动不充分,覆土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出现,导致在覆土后土壤密度大或者小,不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种植装置种植间距固定以及种子覆土过多或过少不利于种子发芽生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包括:
3、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对称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支撑架向上抬升或者向下下降;
4、调距机构,所述调距机构包括第一飞轮、第二飞
5、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底部且靠近所述支撑架后方,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分别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固定配合,所述第一链轮通过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二链轮活动连接,所述覆土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6、可选地,所述覆土组件包括滚筒和正反螺旋组,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同轴固定配合,所述正反螺旋组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上,所述正反螺旋组包括正螺旋板、反螺旋板、正螺旋覆土板和反螺旋覆土板,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相对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周向上,所述正螺旋覆土板和所述反螺旋覆土板分别与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垂直固定连接。
7、可选地,所述正反螺旋组在所述滚筒周向上至少两组,所述正反螺旋组在所述滚筒轴向上至少一组。
8、可选地,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分别与所述正螺旋覆土板和所述反螺旋覆土板的横截面均为l型。
9、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沿自身横向均具有滑动槽。
10、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四支臂、伸缩组件、第一弹性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拱形架,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臂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臂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第三支臂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支臂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第一支臂第二端、所述拱形架一侧的下端和所述第一侧板下端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臂第二端、所述拱形架一侧的上端和所述第一侧板上端的所述滑动槽三者铰接,所述第三支臂第二端、所述拱形架另一侧下端和所述第二侧板下端三者铰接,所述第四支臂第二端、所述拱形架另一侧上端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端的所述滑动槽三者铰接;所述伸缩组件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板上,所述伸缩组件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拱形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将所述支撑架向所述拱形架方向复位。
11、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为液压杆或者气压杆或者电动推杆。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所述拱形架下端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连杆、遮挡盘、导料管、存料箱和载物盒,所述载物盒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存料箱固定安装在所述载物盒上方,所述存料箱上设置有料口,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同轴固定配合,所述第一转盘侧壁上具有一个第一齿,所述连杆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载物盒内,所述第二转盘和所述第三转盘相邻且均与所述连杆同轴固定配合,所述第二转盘靠近所述连杆第一端,所述第二转盘侧壁周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齿相匹配的通槽,所述第三转盘侧壁周向上具有存料孔,所述第三转盘套在所述遮挡盘内且接触配合,所述遮挡盘上具有与所述存料箱连通的第一通道以及与固接在所述载物盒底部的所述导料管一端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导料管另一端连接至犁刀背面。
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滚筒滚动带动第三转动轴旋转,正螺旋板、反螺旋板、正螺旋覆土板和反螺旋覆土板相互配合使得犁刀开沟后的两侧土壤向中间均匀靠拢形成垄及垄沟,从而实现种子的覆土以及解决土壤透气性差、覆土不均匀,覆土密度的问题,利于种子生长发芽。通过正螺旋板和反螺旋板分别与正螺旋覆土板和反螺旋覆土板固定连接且横截面均为l型,可有效使土壤向中间均匀靠拢形成垄沟及垄,避免土壤流动不充分。通过覆土组件带动第三转动轴旋转,继而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链轮旋转,通过第二链条带动第二链轮旋转,继而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飞轮旋转,通过第一链条带动第一飞轮旋转,继而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旋转,通过第一调速器和第二调速器调节第一链条在第一飞轮和第二链轮上的齿数比实现播种间距的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组件包括滚筒和正反螺旋组,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同轴固定配合,所述正反螺旋组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上,所述正反螺旋组包括正螺旋板、反螺旋板、正螺旋覆土板和反螺旋覆土板,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相对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周向上,所述正螺旋覆土板和所述反螺旋覆土板分别与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垂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螺旋组在所述滚筒周向上至少两组,所述正反螺旋组在所述滚筒轴向上至少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分别与所述正螺旋覆土板和所述反螺旋覆土板的横截面均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沿自身横向均具有滑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为液压杆或者气压杆或者电动推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另一端与所述拱形架下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连杆、遮挡盘、导料管、存料箱和载物盒,所述载物盒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存料箱固定安装在所述载物盒上方,所述存料箱上设置有料口,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同轴固定配合,所述第一转盘侧壁上具有一个第一齿,所述连杆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载物盒内,所述第二转盘和所述第三转盘相邻且均与所述连杆同轴固定配合,所述第二转盘靠近所述连杆第一端,所述第二转盘侧壁周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齿相匹配的通槽,所述第三转盘侧壁周向上具有存料孔,所述第三转盘套在所述遮挡盘内且接触配合,所述遮挡盘上具有与所述存料箱连通的第一通道以及与固接在所述载物盒底部的所述导料管一端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导料管另一端连接至犁刀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组件包括滚筒和正反螺旋组,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三转动轴同轴固定配合,所述正反螺旋组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上,所述正反螺旋组包括正螺旋板、反螺旋板、正螺旋覆土板和反螺旋覆土板,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相对设置且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滚筒周向上,所述正螺旋覆土板和所述反螺旋覆土板分别与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垂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螺旋组在所述滚筒周向上至少两组,所述正反螺旋组在所述滚筒轴向上至少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螺旋板和所述反螺旋板分别与所述正螺旋覆土板和所述反螺旋覆土板的横截面均为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沿自身横向均具有滑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播种间距可调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四支臂、伸缩组件、第一弹性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拱形架,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臂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臂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第三支臂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支臂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第一支臂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小明,周晓晖,唐兴隆,任桂英,李磊,张涛,代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