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66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9
本技术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包括方位结构、支撑架、横滚结构、反馈结构、俯仰结构和天馈结构,方位结构包括下底座和上顶座,上顶座转动连接于下底座,并能够以Z轴为轴线进行转动,支撑架垂直连接于上顶座,横滚结构设置于支撑架远离上顶座的一端,并能够以X轴为轴线进行转动,反馈结构和俯仰结构均能够与横滚结构同步转动,且反馈机构用于检测是否与海平面平行,天馈结构连接于俯仰结构,并能够以Y轴为轴线进行转动。本技术通过方位结构、横滚结构和俯仰结构以在Z轴、X轴和Y轴上对装置进行角度调整,以对目标卫星进行快速捕捉,同时利用反馈结构检测是否与海平面平行,以提高跟踪目标卫星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星通信,尤其涉及一种三轴跟踪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卫星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可以在运动的载体上实现卫星实时的数据交换。具体地,实现运动中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在于利用数字罗盘和陀螺等姿态测量控制元件隔离载体本身及其运动带来的对天线姿态的影响,进而实现天线精确地对准卫星方向,以保证与卫星之间连续通线效果。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卫星通讯的需求越来越大,如卫星电视、卫星上网、视频通话等相关民用系统的发展,导致我们对于载体移动通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示例性地,船载卫星通信天线能够满足海上对于宽带卫星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并能够做到接入卫星互联网收发一体天线。与陆地终端天线不同的是,船载卫星通信天线通常采用伺服跟踪结构,以保证船舶在运动状态下还能够实时跟踪并指向目标宽带通信卫星。但是,现有的船载卫星电视天线仍存在跟踪不稳定、准确度不高等的问题,并导致追星丢失的现象。同时船载卫星天线产品复杂度较高,后期维护难度较大,对于备件的获取和更换存在地理位置的限制。由此,如何对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结构进行简易化便于维护,并提高其跟踪稳定性、准确度是目前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轴跟踪平台结构,以对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结构进行简易化便于维护,同时提高其跟踪稳定性、准确度。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中,包括:

4、方位结构,该方位结构包括下底座和上顶座,该上顶座转动连接于该下底座,并能够以z轴为轴线进行转动;

5、支撑架,该支撑架垂直连接于该上顶座;

6、横滚结构,该横滚结构设置于该支撑架远离该上顶座的一端,并能够以x轴为轴线进行转动;

7、反馈结构和俯仰结构,该反馈结构和该俯仰结构均能够与该横滚结构同步转动,且该反馈结构用于检测是否与海平面平行;

8、天馈结构,该天馈结构连接于该俯仰结构,并能够以y轴为轴线进行转动。

9、作为可选地,其中该上顶座设置有上顶板、第一主动轮、第一皮带和第一从动轮,该第一主动轮和该第一从动轮均转动连接于该上顶板,且该下底座连接于该第一从动轮,该第一皮带啮合于该第一主动轮和该第一从动轮的外侧。

10、作为可选地,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架,该横滚结构、该反馈结构和该俯仰结构均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架上,且该横滚结构能够带动该第一连接架以该x轴为轴线进行转动,该俯仰结构转动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架,并能够以该y轴为轴线进行转动。

11、作为可选地,其中该横滚结构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皮带和第二从动轮,该第二主动轮和该第二从动轮均转动连接于该支撑架,该第一连接架连接于该第二从动轮,该第二皮带啮合于该第二主动轮和该第二从动轮的外侧。

12、作为可选地,其中该第一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连接臂,该第一连接臂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该第二连接臂,该第二连接臂背离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有该第三连接臂,该横滚结构设置于该第一连接臂上,该反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连接臂上,该俯仰结构设置于该第三连接臂上。

13、作为可选地,其中还包括第二连接架,该第二连接架连接于该俯仰结构的输出端,且该天馈结构设置于该第二连接架上。

14、作为可选地,其中该第二连接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板组和围护板,且该连接板组和该围护板围设形成防护空间,该天馈结构的一端穿设该连接板组并限位于该防护空间中。

15、作为可选地,其中该连接板组包括长板和短板,该长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该短板,该围护板连接于该长板且该天馈结构穿设于该长板,该俯仰结构连接于该短板。

16、作为可选地,其中该俯仰结构包括第三主动轮、第三皮带和第三从动轮,该第三主动轮和该第三从动轮均转动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架上,且该天馈结构连接于该第三从动轮,该第三皮带啮合于该第三主动轮和该第三从动轮的外侧。

17、作为可选地,其中该天馈结构包括天馈主体和连接轴,该连接轴连接于该俯仰结构,该天馈主体连接于该连接轴,用于跟踪目标卫星。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9、本技术中分别设置有方位结构、横滚结构和俯仰结构以在z轴、x轴和y轴上对装置进行角度调整,以此能够对目标卫星进行快速捕捉,并有效保证海上跟踪卫星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本技术还设置有反馈结构,并能够检测是否与海平面平行,以此提高数据捕捉的准确性,进而提高装置跟踪目标卫星的精确度。同样地,本技术中设置天馈结构能够对目标卫星及时捕捉进行信息反馈,以此保证信号的稳定传递。示例性地,本技术中仅通过三轴调整即可实现海上对卫星的稳定跟踪,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的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结构,以此大大降低了后续的维护周期,并利于用户自行进行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座(12)设置有上顶板、第一主动轮(121)、第一皮带(122)和第一从动轮(123),所述第一主动轮(12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3)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顶板,且所述下底座(11)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23),所述第一皮带(122)啮合于所述第一主动轮(12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架(40),所述横滚结构(30)、所述反馈结构(50)和所述俯仰结构(6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上,且所述横滚结构(3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架(40)以所述X轴为轴线进行转动,所述俯仰结构(6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并能够以所述Y轴为轴线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滚结构(30)包括第二主动轮(31)、第二皮带(32)和第二从动轮(33),所述第二主动轮(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0),所述第一连接架(40)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33),所述第二皮带(32)啮合于所述第二主动轮(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包括第一连接臂(41)、第二连接臂(42)和第三连接臂(43),所述第一连接臂(41)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臂(42),所述第二连接臂(4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臂(41)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臂(43),所述横滚结构(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41)上,所述反馈结构(5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臂(42)上,所述俯仰结构(60)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臂(4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架(70),所述第二连接架(70)连接于所述俯仰结构(60)的输出端,且所述天馈结构(8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架(7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架(7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板组(71)和围护板(72),且所述连接板组(71)和所述围护板(72)围设形成防护空间,所述天馈结构(80)的一端穿设所述连接板组(71)并限位于所述防护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71)包括长板(711)和短板(712),所述长板(7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短板(712),所述围护板(72)连接于所述长板(711)且所述天馈结构(80)穿设于所述长板(711),所述俯仰结构(60)连接于所述短板(71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结构(60)包括第三主动轮(61)、第三皮带(62)和第三从动轮(63),所述第三主动轮(61)和所述第三从动轮(63)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上,且所述天馈结构(80)连接于所述第三从动轮(63),所述第三皮带(62)啮合于所述第三主动轮(61)和所述第三从动轮(63)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馈结构(80)包括天馈主体(81)和连接轴(82),所述连接轴(82)连接于所述俯仰结构(60),所述天馈主体(81)连接于所述连接轴(82),用于跟踪目标卫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座(12)设置有上顶板、第一主动轮(121)、第一皮带(122)和第一从动轮(123),所述第一主动轮(12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3)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顶板,且所述下底座(11)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23),所述第一皮带(122)啮合于所述第一主动轮(12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12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架(40),所述横滚结构(30)、所述反馈结构(50)和所述俯仰结构(6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上,且所述横滚结构(3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架(40)以所述x轴为轴线进行转动,所述俯仰结构(6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并能够以所述y轴为轴线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滚结构(30)包括第二主动轮(31)、第二皮带(32)和第二从动轮(33),所述第二主动轮(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0),所述第一连接架(40)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33),所述第二皮带(32)啮合于所述第二主动轮(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跟踪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40)包括第一连接臂(41)、第二连接臂(42)和第三连接臂(43),所述第一连接臂(41)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臂(42),所述第二连接臂(42)背离所述第一连接臂(41)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三连接臂(43),所述横滚结构(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41)上,所述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毅李锦灵宁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肯赛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